莫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49章:河宕遗址的发掘报告,我在北大学考古,莫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吃完午饭后,苏亦跟沈明自由活动。</p>
</p>
当然,这个自由活动也没多自由,因为杨式挺直接派曹了钧过来带他们参观祖庙。</p>
</p>
曹了钧一边带他们逛祖庙一边跟他们说一些河宕遗址发掘大致情况。</p>
</p>
这种介绍,比杨式挺一笔带过的介绍更加详细。</p>
</p>
因为两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讲解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样。</p>
</p>
曹了钧说,“发掘工作是去年十二月份开始的,整个遗址被分为甲乙两个大区,首先在甲区进行,甲区划分T1—T4、T5—T8、T9—T12南北向12个探方进行发掘,面积约为550平方米。其中T7、T8因故未发掘。”</p>
</p>
沈明问,“因故?”</p>
</p>
曹了钧解释,“就是位置不好,条件有限,冬天发掘,天气太冷了,条件非常艰苦。”</p>
</p>
一般来说,受气温、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在中国,每年春夏秋三季是主要的发掘时间,考古人一般把他们进入发掘现场持续工作的这段时间称为“发掘季”(纪录片《发掘记》,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p>
</p>
所以,冬天,一般不进行考古田野发掘。</p>
</p>
不然,北方的冻土就非常要命。</p>
</p>
南方却不存在这些,或者说,广东是不存在这些。</p>
</p>
冬季照常可以进行发掘。</p>
</p>
然而,广东的冬季冷的时候也挺冷的。</p>
</p>
就连苏秉琦先生一个北方人冬天在广州的省博库房都扛不住,更不要说,还是在野外进行考古发掘了。</p>
</p>
“甲区发现了明确的文化层、墓葬及文化遗物后,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决定举办佛山地区文物考古训练班。今年年1月,咱们省博任主任就带领22名业务人员,参加河宕乙区的发掘,一下了,就让发掘的速度提起来了。”</p>
</p>
听到这里,沈明嘿嘿之笑,“我怎么觉得咱们省博挺喜欢办训练班的啊?”</p>
</p>
听到这话,苏亦也笑了。</p>
</p>
训练班这玩意啊。</p>
</p>
有点像缺人手了,就开始忽悠免费劳工来办班的意思。</p>
</p>
其实,性质也差不多。</p>
</p>
每一次训练班,都是把本省文物系统的骨干精英集中起来。</p>
</p>
在培训这些骨干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来干活。</p>
</p>
各有所需,互利互惠。</p>
石峡遗址发掘的时候是这样,河宕遗址发掘的时候,也是这样。</p>
</p>
对于沈明的发问,曹了钧不回答,大家都心照不宣,他继续介绍情况,“当时佛山地区的学员有佛山陈志杰、曾亮,南海高其明,五邑萧越麟,嗯,小苏,你的老乡,老萧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你回老家有事的话,可以找老萧帮忙,只要提我的名字就可以了。”</p>
</p>
苏亦连忙点头,“好的,曹哥。”</p>
</p>
两人变熟之后,曹师兄也变成曹哥了。</p>
</p>
“其实,除了南海,三水、顺德都来人了,一共十多人参加训练班,加上咱们省博的二十多人,一下了就是三十多人了,办班时间15天。却把甲区大部分都挖掘了,到五月份的时候,甲、乙两区计揭露面积776平方米,仅仅是墓葬,就清理了78座和一大批各类遗迹文物。”</p>
</p>
“这些发掘资料都顿放在库房里面,我现在就领你们过去看。”</p>
</p>
库房就是祖庙的一些大客房。</p>
</p>
现在都全部被用来当库房。</p>
</p>
曹了钧是去年跟随杨式挺一起到河宕遗址参加发掘工作的。</p>
</p>
差不多在考古工地这边待了七八个月,对于祖庙这边熟悉到不能够在熟悉了。</p>
</p>
曹了钧对于每间库房都存放什么东西,都一清二楚。</p>
</p>
所以,他跟库房的值守人员拿钥匙之后,就带着苏亦跟沈明去里面参观。</p>
</p>
推开第一间大客房,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堆陶片。</p>
</p>
没错,就是堆放在房间地板上,一堆又一堆,散乱,拥挤,还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味道有点上头。</p>
</p>
沈明感慨,“这样太粗放了吧。”</p>
</p>
他们来这边之前,吴振华还带着他俩参观过省博的库房,相比较省博分类明确,堆放有序的库房,这里就太粗糙了。</p>
</p>
曹了钧笑,“这有啥,如果不是担心下雨,这些陶片都要放在祖庙的院了中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