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九章 驱逐鞑虏(十一),汉元1836,舟至九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在许州城下的这场大战只持续了一个晚上,就直接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速度结束了。</p>
</p>
九月二十七,武昌街头。</p>
</p>
“卖报,卖报,我汉军大将军、河南方面军都督穆敬难、魏敬国带领十万大军于九月二十四晚一夜间消灭满清阿济格麾下二十七万兵马。”</p>
</p>
“此役阵斩阿济格、豪格等贼酋,二十七万满清兵马损失十五万人,其余人等尽数被俘。”</p>
</p>
“哗”</p>
</p>
随着中原报的售卖,整个武昌城,很快整个湖广,乃至整个汉军麾下的江南、四川等地全都陷入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当中。</p>
</p>
我汉军,强悍若斯。</p>
</p>
如果说刘锡命的诸多新政正在帮助大汉渐渐取代人们心中的大明,那么汉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灭多铎,杀阿济格,更是让全天下的汉人将大汉政权视为正统。</p>
</p>
毕竟,武德才是真正的德行啊。</p>
</p>
武昌城中,已经辞官不做的刘宗周拿着中原报颤抖不已。</p>
</p>
他虽然不再反对刘锡命称王,但是心中的枷锁也让他无法安心在大汉任官。</p>
</p>
好在刘锡命也算是体谅他和黄道周的大儒,便专门请他们在武昌住下,准许他们评议朝政。</p>
</p>
甚至刘锡命还提出,大汉正是称帝建国之后的集议院可以考虑将这些人也纳入其中。</p>
</p>
“自三皇五帝至今,何曾有这样的大胜,那可是二三十万人啊,没想到汉军竟然如土鸡瓦狗一般将其击溃,我华夏文化总算保住了。”</p>
</p>
刘宗周拿住中原报喜极而泣。</p>
</p>
~~~</p>
</p>
甘肃平凉。</p>
</p>
被灰溜溜赶出山西的李自成先后转战蒙古、宁夏等地,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处落脚的地方。</p>
</p>
不过见识了汉军的凶猛,又接二连三经受败绩的大顺军此时也早已不复当初从陕西起兵的气势。</p>
</p>
现在李自成的麾下只剩下了六、七万人马,可以说惨的不能再惨了。</p>
</p>
拿到辗转送回平凉的中原报,李自成仰天长叹,心中一股酸楚猛地涌起。</p>
</p>
既生自成,何生锡命。</p>
</p>
大顺军残余的一众文武更是心中惶惶。</p>
</p>
这汉军如中天,我军该何去何从。</p>
</p>
“我军该何去何从?”</p>
</p>
李自成也向自已的手下问出了这个</p>
</p>
牛金星、宋献策等人对视一眼,全都叹了口气。</p>
</p>
牛金星有些弱弱地低声道:“不如向汉王请降?我等造的是明国的反,想来汉王不会追究。”</p>
</p>
“臣以为牛丞相这话说的有道理。”</p>
</p>
宋献策也早已不复此前那般傲气,只是低眉顺眼地附和道。</p>
</p>
李自成看了看帐中大将刘宗敏、李来亨等人的脸色,见他们神色闪躲,知道这帮人恐怕也是这么想的。</p>
</p>
“罢了……”</p>
</p>
“陛下不可!”</p>
</p>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李自成猛地抬头一看,发现竟然是霍兆伟和李岩两人。</p>
</p>
“霍卿,你以为如何?”</p>
</p>
霍兆伟拱手道:“臣以为我等可向汉军请降,大王却不一定可以。”</p>
</p>
李自成眉头一挑,“这是何意?”</p>
</p>
“陛下请想,汉王刘锡命虽然是自号建国,但是他毕竟曾在崇祯手下干过啊,陛下不记得了吗,刘锡命亲自在称王诏书中称,念及明贞宗勤于政务,奈何无识人之方,以致坐失江山,因此便不灭明之嗣,特准朱慈烺削去帝号称臣。”</p>
</p>
“这话显然是还念着崇祯的旧呢,再加上如今华夏之所以被建虏入侵,要说和我军没有关系那是胡说,如果汉王为了平息众怒,非要那陛下开刀怎么办?”</p>
</p>
李自成闻言手上一抖,端起的美酒也觉得不香了。</p>
</p>
“还请先生教朕。”</p>
</p>
霍兆伟长而立,“现在只能做两件事,削去帝号,大军向西攻取西域为王。”</p>
</p>
“啊?”</p>
</p>
大顺君臣上下皆惊。</p>
</p>
李自成有些不满道:“朕好不容易称了帝,现在又要削去帝号,那岂不是自已打自已脸?还有,你既然说了向西去,那还管他汉国干什么。况且那西域荒无人烟,我等去了不是找死吗?”</p>
</p>
霍兆伟苦笑道:</p>
</p>
“陛下,削去帝号,代表我大顺无意与大汉争夺中原正统,如此一来,汉王说不定会将在我等上的注意力转移一些。”</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