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7章 洪承畴登场,大周内卫,一人魂,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在结果不错,顺义皇庄既有大周朝的科学家,也有西洋的传教士,尤其是像修士马丁那样的钟表匠,在过程中出力不小。
这也是马丁犯了那么大的错误,公孙剑却不杀他,宁愿让他带着伽锁工作,也不愿取了他性命的原因。
“飞梭”只是个开始,它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而且,织布机只是在工作效率上有所提升,公孙剑还要寻求动力方面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借助水力、风力,或者将来用上蒸汽机,用机器来代替人人工,那便意味着工业革命出现了端假。
刘太妃的长孙说,祖母得到飞梭后非常高兴,虽然还没有从顺义得到足够的东西,现在这些已经极大的提升织布效率。
同时,祖母提出了自己的忧虑,等飞梭大批量供应后,纺纱车间好不容易生产的棉纱,织布车间很快就用完了,织布工人只能等着,没有事情可做,难道要给她们安排别的活吗?
公孙剑听后很高兴,刘太妃想的太对了,这便是纺纱与织布的相互作用。飞梭的发明吹响了技术革新的号角,客观上提出人们对纺纱技术更高的要求。
新研制的“纺织机”应该已经运达了吧?
刘太妃的长孙回答,宝物刚到货两三天,祖母还没想清楚怎么用。此刻在车间内,应该正在琢磨吧!公孙剑来了,越过那道门,就能看到他朝思暮想的祖母。
刘太妃在那架纺纱机前,亲自用手摇动,测试机器纺纱的效果。
在她身边,一群女工围绕着她,帮着她完成基础的工作。
这些人至少有一半是宫里出来的,离开了紫禁城,她们成了江南纺织厂的工人,每月到时领俸禄。有人已经嫁人,仍然选择在这里工作,因为这里的俸禄高。
直到公孙剑到了近前,刘太妃才发现他,眨巴眨巴眼睛,用干枯的手揉了揉,真的是皇帝,她的乖孙儿。
两人虽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切的不得了,刘太妃瞬间泪流满面,搂住皇帝哭了。
公孙剑安慰她,太妃看起来身体挺好,孙儿也挺好的。
看到刘太妃回乡后与家人团聚,同时还能有一份了不起的事业,当地的官员和士绅三天两头上门拜见,公孙剑很欣慰,这是一个老年人能够得到的一切,刘太妃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哭完了,刘太妃抚摸着皇帝的脸,不敢相信祖孙俩还能见面。
当初在北京城外,皇帝领着嫔妃和朝廷重臣为她送行,说等到有空会来松江府看她。
刘太妃不怀疑皇帝的真诚,但这很可能会成为一句客气的套话。
大周朝的皇帝怎能说出门就出门,何况是远行两千里之外。
不曾想,公孙剑做到了,只是隔了几个月,在江南雨水纷纷的季节,来到松江府,事先没有任何通知,突然间出现在她的面前。
公孙剑拉着她的手,指着纺纱机对她说:“这机器的图纸是孙儿在顺义皇庄时亲自画的,一开始画得不怎么样,是徐先生和几位西洋人帮忙,最后制成这样一台机器,具体的使用在皇庄时已经反复测试,肯定比以前的纺纱机要好一些,但还是没有太大的进步,需要太妃和纺织厂的工匠使用时再琢磨,提出需求和设想后继续改进。”
公孙剑当然知道“珍妮纺织机”,知道它是工业革命开端时的标志性发明,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原理。但公孙剑毕竟能力有限,画图纸也是在原有纺纱机的基础上,大概的提了一些想法。
是徐光启和众人在后面帮忙,一起琢磨纺纱机的改进思路,最后造成的这台机器最多是半成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如此,通过测试显示,新纺纱机的工作效率比以前提升了三四成。
不要小看这三四成,至少代表一个崭新的开始,公孙剑已经知会徐光启,一定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针对江南纺织厂的机器做更深层次的研究,机器的工作效率提升几倍,他们的薪资待遇便提升几倍。
刘太妃已经测试过了,的确如同皇帝所说,只要操作熟练,新机器干活更快,运行的更平稳。但是,与织布车间的“飞梭”相比,纺纱机的进步还是慢了,仍然存在这边拖拖拉拉的纺纱,那边一会就织成了布,两者在速度上差别太大。
公孙剑挽着刘太妃的手,告诉她:“以后会一致的,甚至可能纺纱太快了,太多的纱堆积,需要再提升织布的速度。两者互相促进,江南纺织厂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布匹的制造成本会越来越低,便能靠价格抢占更大份额的市场,甚至是海外市场。”
刘太妃听皇帝提起很多次“海外”,来到松江后去过新建的海运码头,看起来皇帝的决心不小,江南纺
织厂不止是国内纺织领域的龙头老大,还会走向世界。
祖孙俩到了休息的房间,7_k果和茶水早有人准备好,他俩处于最中心,周婉言等人稍稍靠外,其余人在门口候着。
刘太妃虽年纪不小,头脑仍旧清醒,她知道公孙剑辞行江南的主要目的。
“事情如此的棘手,陛下却有时间先来松江,恐怕又让那些官员猜不透了。”
公孙剑回答:“那是他们没有好好猜,如果认真点,肯定知道孙儿首先来的是松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