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9、39,将军就吃回头草,微小的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近京都挺乱,听说督察府又抓了几名大臣。
赵元嵩喝过每日一药,到校场去找他家将军,桑赞此时也在,他说了句“赵元嵩”,然后见他过来,就住了嘴。
赵元嵩奇怪,“你们在说我么?”
“不是,在说另一个赵元淞,长乐侯府那个小神童。”
“他回来了?”想他赵元嵩的名字,还是侯爷爹按他名字音给取的,这位三少爷,侯府真正的嫡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就在他想从风敬德处询问更多有关赵元淞的消息时,风敬严突然从外面冲过来,“二哥,有急报!匈奴扣关,玉屏失守,再过三日,抵达长阳!”
“什么?”风敬德很震惊,前世可没这事,现在公主已经顺利外嫁,慕容图应该不会再将达奚部匈奴赶离属地,这种超出他掌控的事,让他很不安,他要亲自去边关看一看。“八百里快马,皇上明早就能得到消息。走,随我去见父亲,明日我要与他一起上朝请战。”
还没回过神的赵元嵩,紧紧跟着风敬德的脚步,他焦急问道:“将军,将军,是要打仗了么?”
风敬德停下急行的脚步,回身看他,“对,要打仗了,元嵩在家等我回来。”他们刚成亲不久,风敬德本想留京,好好照看着赵元嵩,可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有些事他必须去做。
风敬德去见定国公,两人在书房里聊了很久,第二日一早,他们又一起进了宫。
风敬德请战,当然会有人跳出来反对,由其是丞相一派的文官,他们又拿上次长阳关战事出来说。
他们暗指风敬德指挥不利,才导致军队损失过重,边关百姓流离失所,也因风长缨上次带敢死军突袭敌军粮仓,才使得匈奴生了报复之心,短短三个月,又一次进攻北轩。解决此事,应以安抚之道。
文官们以为皇帝陛下定会趁这个机会,削弱风敬德军权,控制定国公府势力,顺便打压打压武将地位。可谁知,等他们引经据典贬损完武将们鲁莽,说他们不重大国之风与蛮夷斤斤计较之后,皇帝陛下竟一改往常态度,只是静静看着他们,没发表任何意见。
军权不能丢,蒋丞相马上给心腹使眼色,有位王姓老大人立刻出列,用一篇洋洋洒洒的八股文,滔滔不绝地阐述起做人要知礼,要有君子之风,身为大国,不应该与匈奴蛮夷弹丸之国太过计较。生搬硬套地拿前朝之事来举例,说前朝就是对蛮夷太过狠辣,不讲包容,不讲情面,才会惹来几族联合大军。
又有位钱大人跟着出列道:“皇上,自古君王治天下,圣人以德教化四方,以文来安邦,以武来固土。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然,匈奴人,狼子野心,报复成性,风将军还要与之再战,未见其功前,却让数万民众从此生活在心忧之中。上国也,有容乃大;忍为贵,无欲则刚。风将军不能只顾一己之私,而枉顾他人性命。老臣德正钱氏子弟,说话向来公道,风将军上次火烧匈奴粮草一事,做的太过鲁莽,这才引来匈奴报复,老臣以为,因重罚风将军,才能抚番夷之怒。”
御史大夫李大人听了,气得想打人。武将们用血肉捍卫国家尊严,这帮子扯后腿的,竟想对一群恶狼,讲大国,讲忍让,讲包容!他们怎不直接开门,将匈奴人请到家中做客呢!
御史大夫刚要跳出来骂人,只见刚还岿然不动的风敬德,撩起软甲单膝跪于堂上,双目清正,神情沉静如水。他道:“臣启陛下,兵法有云‘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取长利而弃小利,故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臣以为,君王治天下,圣人教化四方,都应取长利而弃小利,不要假圣人之名胡言乱语,最后不仅害国害民,还败坏了圣人清誉。”
“好你个武夫,治国不是打仗,你说什么兵法!”钱大人气的跺脚,暗骂这小子竟拿他刚才的话来怼他,还暗喻他想败坏圣人清誉。好气哦!“不过是蛮夷藩属,他们因贫寒而抢劫,并无大志,何足为虑!”
风敬德嗤笑道:“好一个‘不过是蛮夷藩属’!七百年前,犬戎称霸中原半壁江山,三百年前,敕勒军南下,横扫蓟水郡、濮阳郡,如果这些蛮夷藩属不足为虑的话,想必大晋与北梁当时也有像您老这样的贤臣如是说。”
“你!”钱大人气红了脸,“你这是强词夺理,犬戎与敕勒在中原统治不过短短百年,中原之地,最终还是回到我们汉人手中。”
“哦,‘不过短短百年’,可这短短百年,却是三五代人的事啊!”风敬德叹息,“犬戎、敕勒溃散分裂,如今关外匈奴兴盛,这些蛮夷与之前的蛮夷又有什么不同?”
“不能这样说,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北轩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有陛下仁政在前,百姓安居乐业。而匈奴人,生于苦寒,以游牧为生,精通骑射。北轩则以农耕为主,虽人口较多,但与蛮夷直面较量,仍是不智之举。”蒋丞相忍不住也跟着站出来,他侃侃道:“北轩只要保持下去,不生内乱,便可以一军阻蛮夷入关。”
风敬德点头:“对,现在北轩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丞相大人可否听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北轩是有陛下仁政在前,但去年多地可是天灾不断,今年又是早冬大雪,来年怜江是否还有春汛?眼看匈奴人又一次逼近长阳关,尔等却还要说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