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了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佳节,将军不是高岭花,一笑了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这其中,也是一段故事。
十三年前,镇国公腿伤回京,而后母亲合离病归公主府,他年少为帅奔赴疆场,一时间谣言四起。皇帝并无任何说明,只是将长公主仪仗升作九盛,顿时谣言散尽。
公主府离皇宫路途不近,登上车来,方嬷嬷服侍公主又躺下睡个回笼觉。
车驾缓缓行进,路过镇国公府时,顾之时掀开窗帘,远远的看着镇国公的车驾等在门前。
顾之时轻轻掩住帘布,嘴角勾起一个讽刺的弧度,转过头看着熟睡的母亲,漫不经心的问道:“方嬷嬷,镇国公府还是这样?”说完眼角往外挑了挑。
方嬷嬷冷漠的回道:“向来如此。但凡遇上,都是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
顾之时冷哼一声,说道:“母亲知道吗?”
方嬷嬷摇摇头,说:“公主仪仗盛大。再者,这点小事儿,如您所说,不必惊动公主。”
顾之时点点头,夸赞道:“正是如此。”
一路摇摇晃晃,卯时将末,长公主仪仗浩浩荡荡通过皇城正阳门,再由御前大总管朱本的干儿子吉祥带着一队御前仪仗引领,穿宫过殿,径直抵达帝后所居的乾坤宫。
要说这乾坤宫,还是圣上登基后,把皇后所居的长坤宫修改了匾额才这么叫的。
历代圣上所居承乾宫,偏偏本朝帝王嫌自己住清冷,再者皇后身体向来不康健,帝后少年夫妻,相互扶持走到今日感情甚佳,圣上大多数时间都同皇后居于一处,所以天子大手一挥,将长坤宫改成了乾坤宫。帝后相合,也是民间佳话。
又行进半个时辰,天光明亮,长公主的仪仗也来到宫殿门前。宫人早早报了进去,公主从銮驾上下来,帝后二人居然已经在殿门口等候。
顾之时扶着母亲进到大殿之内,先行国礼再行家礼,一套规矩下来,圣上居然没挡着。
皇后和公主在旁边心照不宣的笑眯眯看着,待礼仪完毕,众人落座。二人相视一笑,皇后终于忍不住的跟皇上打趣道:“之时如今也是堂堂大将军,哪有你这样当舅舅的?”
圣上捻着胡须,笑着摇摇头说:“这你们就不懂了,我这是为他好。”
皇后和公主似有不解,圣上神秘兮兮的说道:“今日除夕,他跪君王有赐,跪娘舅有赏,一个人拿了两份,岂不是他更得了乖?何况,今年我正打算给这小子保一桩大媒呢!”
众人看着一脸端方正在喝水的顾之时“噗”的喷出一口茶水,顿时大笑不已。顾之时没想到皇帝居然亲自催婚,正当他思索其中缘由的时候,门外宫人高声唱和:“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到!”
少时,太子夫妇觐见。
太子夫妇过来,一来给长公主请安,二来太子稍后将同圣上接见邦国属国使者,封赏百官。此时先行去往国宴堂,辰时开始邦国使者将陆续朝拜。而太子妃也将留在皇后身边,协理杂务。
看着圣上等人离开,皇后并没有留太子妃,而是令身边得力女官同她一起前去掌眼国宴情况。
等人都离去,皇后携着长公主坐到西花厅的软榻上,在午时大宴开始之前,二人漫话家常。看着暖洋洋的日光照进来,皇后心情欢愉但是仍然难掩面容憔悴,是久病带来的厌仄模样。
二人边吃着果茶,长公主羡慕的对皇后说道:“看你家太子妃西凝多能干,同太子成婚后,国宴家宴,就没让你操心过。你说我呀,多想像你一样享清福!”
皇后舒心的笑容荡漾开来,笑着回道:“长姐取笑我。您也别着急,今年或是明年,之时定然能给您娶一个能干的儿媳。”
长公主无可奈何的感慨道:“他要是能,那感情好。多大人了也不知道收心,真是愁。”
话虽这么说,可皇后瞧着长公主不见丝毫愁意,便揶揄道:“这江陵城中的贵女,之时想娶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您可别挑花了眼。”
像是想到什么,长公主噗嗤笑了,她凑到皇后跟前,小声说道:“我倒是个个儿都可心,他一个都没看上。”
皇后微微挡住嘴巴,惊讶的问道:“咱们挑的那些贵女,一个都不行吗?”
长公主坐回去,百无聊赖的说:“可不嘛!不是嫌人家胖就是嫌人家瘦,说什么长途跋涉骑马打猎,你听听,说娶媳妇没人信,说招新兵倒是能唬住几个。”
皇后被逗得笑的前仰后合,边笑边摆手说:“只怕京城中,还真没有这样的女儿家。”
长公主白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就他,哼,将来娶个猴儿我都不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