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出城剿了田召南,蓉大爷的逆袭,玉洞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田召南?”

“对,田召南。”

“那么这个田召南,是跟我们有关系呢?还是跟钱有关系?”

“都有关系。”

“哦?莫非他在宣恩城?”

“在。”覃禹鼎顿了顿。

“也不在。”

“覃大人这话,还挺有玄机啊”苏月娥笑了笑。

“嗯这田召南到底在哪呢?听覃大人给咱们聊聊?”

“聊聊。”

“此人盘踞宣恩城周边交通要道,明白吗?”

“不明白。”

“我是做什么生意的,明白吗?”

“不明白。”苏月娥摇了摇头。

“小半个施南地界的粮饷(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粮食和钱),都是覃大人在帮着贩卖。”

粮饷制度随商品交换与货币流通的发展而变化。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各代粮饷均较简单,一般是以粮代饷或以绢资粮。

如西汉边塞戍卒,每人每月给谷2石6斗有余;东汉戍卒人日支廪米5升。

隋唐时期,粮饷虽仍以实物供给,但口粮和衣服分别定额。

如唐代口粮标准为人日支米2升,盐半合;衣服标准为人年支布、绢各6匹。

宋以后,部分给实物,部分给钱,且各项供给标准都分等级,不同部队、不同地区和平战时之间都有差别。

明代,各卫所军士按月给米,称为月粮。

按洪武(1368~1398)年间的数据,京外卫马军月支米2石,步军总旗1石5斗,小旗1石2斗,军士1石。

守城者如数给,屯田者半之。恩军家四口以上月饷1石,三口以下6斗,无家口者4斗。

军士月盐,有家口者2斤,无者1斤;在外卫所军士以钞准(发钱)。衣服则岁给冬衣棉布棉花、夏衣夏布,出征时发给胖袄、鞋裤。

清代,清军平时按岁给米,按月给银。康熙(1662~1722)年间,八旗兵饷: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月给银4两,骁骑、铜匠、弓匠月给银3两,皆岁支米48斛;步军领催月给银2两,步军1两5钱,皆岁支米24斛;炮手月给银2两,岁支米36斛(由觉罗补前锋、亲军、护军者月加银1两)。教育兵月给银如步兵数,不给米。绿营兵平时的粮饷只及上述八旗兵平时粮饷的13。

八旗兵、绿营兵奉命出征时,增加给出征行粮,包括出征行装银、出征盐菜银和出征口粮。

但是其中的黑手还是很多的,由于粮食必须给实物,副食按实物定量折款发给,饷项发现金。

历代粮饷,一般是先由官吏统一领取或接收,然后逐级下发,直至每个官兵。发放过程中,各级官吏往往要层层克扣,官兵所得实际总是远远少于定额的。

喝兵血,吃空饷,这可都是传统艺能了。

“错,我不过是给川督当跑腿的,而且只是其中一条腿。”

“那么川督到底有几条腿呢?”苏月娥适时发问。

“三条呗,覃大人还是其中一条大腿。”

“对,大腿!”覃禹鼎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可是我这条腿断了!”

“断了?”

“怎么断的?”

“我负责押送的粮饷,十回有八回,让这个田召南给劫走了,你们想想,他能挣多少钱?亏他还是我亲家的遗孤,没想到却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唉!”覃禹鼎“痛心疾首”地叹息一声。

“那这个田召南很富有啊,还有这种事?”苏月娥挑眉。

“我本是顾念旧情,看他从小寄人篱下,怪可怜的,却不想他竟然带头断我的财路偏偏我还不好对他动手,土民们若是知道了,只怕是要戳我脊梁骨的。”覃禹鼎有点无奈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时空小说相关阅读More+

超乖人形自走挂[末世]

江为竭

[七五]医者

郭芍药

江应鹤仙君座下尽邪修全文免费阅读

江应鹤

诱她入局

何遇欢

炮灰"攻"系统

十三眼黑猫

套路,都是套路![穿书]

三两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