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4、纠结,五零重生日常,海棠无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稻改?
如果是别人问,袁映真肯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知道”。
以前打天下的时候,军政不分家,袁映真都没有过问过太多部队之外的事情,更别说现在的情况了。
一个肩负京城卫戍责任的将领,不适合对地方政事感兴趣。
但是现在问他的是他唯一的女儿,袁映真当然是要毫无保留,尽量多把自己的认知、阅历和经验都传授给女儿,希望她能走得更远。
“这几年稻改旱、旱改水、单改双不是挺热闹的吗?我平时也听了一耳朵。”袁映真示意女儿坐下,“有什么事儿都不要急,坐下来慢慢说。”
说实话,姚软枝这样为了什么事情发愁的模样,才像是一个真正的二十来岁的姑娘,平时她太稳了。
袁映真每次看见稳重懂事的女儿,都觉得自责。
如果当初不是他思虑不周,丢下妻女外出,那么他们一家应该还是团团圆圆的。在他和妻子膝下成长的女儿,肯定也是聪明善良的,但是也一定会像她的同龄人那样张扬明艳,带着天之骄女特有的傲然之气。
平时姚软枝的情绪都太过内敛,平和得不符合她的年龄。
肯定是土改时候差点被打成富农坏分子的经历吓坏了她,让她飞速成长。
家长总是这样,当孩子天真无邪的时候,担心她出去被人欺负;当孩子沉稳成熟时,又心疼她承受太多。
袁映真也不例外,一边自豪于女儿比其他领导家的孩子聪明懂事有能耐,一边心疼女儿太懂事对工作太认真,明明年纪还小,却仿佛扛着整个国家的责任一样,对自己要求太严。
现在难得女儿有发愁的事情,他立刻精神大振,准备给女儿全部的指导和支持。
袁映真虽然不是非常关注政事,但是如今国家正在推行的某些重大政策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就如姚软枝刚才提到的稻改,他去紫禁城颐年堂开会的时候,时不时地会听到几次,也就留下了一些印象。
“一号首长对旱改水非常赞同。”袁映真在这方面有着别人比不上的优势,因为身份的缘故,他见一号首长非常方便,对一号首长也很熟悉。
“我听他说过,正在让人草拟一份全国农业发展纲要,里面就提到支持北方利用水利建设成果去发展旱改水,争取多种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中央对各地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一直非常重视,经常召集农业专家开会讨论,想要找到解决方案,就像稻改这种事情,已经在京郊试点过了,效果很不错,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认可。
“没错,这几年中央很重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姚软枝坐了下来,就是因为这个,她才有些发愁的。
如果让她跟某个人对着干,指出其错误,她根本不会怕,哪怕这个人是什么名人大官都没关系。
但是如果是跟政府的全国性或者准全国性政策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姚软枝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因为谁也不知道,她提出某些和政策相反的观点会有什么后果,毕竟大跃。进和之后的大革命里,太多因言获罪的例子。
可是如果让她就这么看着,看着历史上某些悲剧惨剧再次上演,她也做不到。
她当初在兴化县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良农机,筹办农场,选育良种,推广水电……
而现在,她到了农垦总局,能够接触的层面更高了,能够施加的影响更大了,力所能及的范围也就随之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她要是眼睁睁看着淮省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的农民遭受苦难,她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也不符合她重生回来就是改变世界、造福人民的信念。
所谓稻改、旱改水,其实都是指的一件事,那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在符合条件的某些地区进行的一种农业技术改革,在一些水利条件允许的地区,把原来只能种植旱作物的农田,改造成为能够种植高产作物的水田。
而这种高产作物,基本上就是水稻,所以这种改革也被称为“稻改”。
和小麦、玉米、高粱这些旱作物相比,水稻确实是高产作物。同样面积的农田,如果经过水利改造之后,从旱田变成水田,从种植低产旱作物改成种植高产水稻,亩产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原来亩产一百多斤甚至不到一百斤的旱田,改成水田种植水稻之后,亩产就能达到四百多斤,这样巨大的差距,怎么不让人产生改变种植结构、耕作制度的想法?
要是稻改能推广开来,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活,也会大大缓解新中国目前粮食紧张的困境。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改革措施的出发点绝对是很好的,而且也是很有创新和魄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