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4章 传统反动势力一戳就破的纸老虎,振奋新明,小波不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的一年春天又到了,年是大明全境重归统一的第四个年头。数十年战争留下的创伤,似乎已经愈合。这个古老的国家就是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只要结束战乱,恢复速度之快往往会令人惊讶。
北方地区生机焕发,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很多地方驱除满清的时间比较早,哪怕是北直隶这些地区,也重归太平有六七年时间了。令人意外的是江浙闽粤地区,居然用短短三年的时间,迅速走出了战乱和割据的阴霾,开始迸发活力。
三年里,这一地区的新式产业和经济发展速度特别快。三年前,还只是有几处零星的蒸汽工坊。现在各主要城市,新式作坊出现了不少,扬州的制衣业、苏州的纺织业、杭州的小商品制造业、龙游等地的印刷业、松江府的港口、福州、广州、厦门的私营造船产业、佛山的冶铁业,泉州的海贸加工业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正在飞速的追赶北方工业化的脚步。
李振新一直有个担忧,他害怕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江南士绅阶级,会成为阻挡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毕竟士绅一体纳粮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再加上科举制度废置、海贸合法化,这几乎是把他们吸血的根本全给拨了。他们会坐以待毙,安安稳稳的接受这种变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这些传统的反动势力,并没有掀起多大风浪。一时间这些人仿佛成了真正的良善之人,对大明新朝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几乎是不做抵抗安然接受,莫非是之前误会了这些渣渣?
显然不是,江南士绅们到现在还是对士绅一体纳粮等政策充满了怨念。可是形势比人强,以他们目前的能量来说,根本是无力阻挡当下的大势。满清统治时期,就让江南士绅们大出了一次血,损失惨重。这些年北方工业的兴起,又让他们失去了对全国经济的掌控力。如今的他们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地位急剧下降,再也回不到从前那样呼风唤雨的地位了。
新政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并没有将江南士绅一棍子全打翻,很多中下层商人、读书人反倒因为新政而受益。商人们做生意的门路更多、赚钱更容易、受官府的盘剥更少,地位有了大副提升。底层读书人,就业环境变好,进入公职体制的机会变多。离开数量庞大的基层支持,剩下的那些顽固派只能成纸老虎,一戳就破。
“长声、东南几省的中小学建设和入学情况怎么样?”教育体系改革是根本,李振新也最关心这方面的进展,他最怕新学制在东南数省,遭遇反动势力的抵抗,难以顺利推进。
“目前来说形势还是比较喜人的,江南、浙江两省,适龄儿童初小入学率接近五成,福建、广东等省稍微差点,但也接近四成。基本上每个县都建成了中学,招生情况也还不错,这两年学生们的水平提高很大,快赶上北方学生们的水准了。现在的问题是,适合新式教育的老师还是太缺,很多省份的初小基本上都是以前的读书人为主,完小也很少有正经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初高中,科班老师同样极缺。”
接近五成的毛入学率,说明男孩子有百分之七八十开始进入小学读书。这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在北方有些省份都达不到这个比例。江南果然是文脉厚重,三年不到的时间能有这个成绩,确实是形势喜人。这说明,东南几省在新式学制推行中,遇到的阻力并不大。
“缺师资,也是没办法!毕竟正经的师范教育推行时间并不长,即使是陕西这样的教育大省,师资力量也不富裕。这需要时间来解决,东南几省的师范大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输出一届毕业生哪。今后几年得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大师范学校的招生力度,特别是东南省份,他们不但要多招本地的生源,也需要在北方几个中学生多的省份多招些人。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把这部分人改造成合用的人才。”
缺专业老师这一现象短时间内没法缓解,需要时间来慢慢解决。现在全国师范大学毕业生加起来勉强也就一两万,一两万人听起来很多,撒到全国的中小学中,就看不见了。关键问题是这些师范生,毕业几年后又都向基层官府方向流动,老老实实当老师的比例不到六成。
因此只能想办法改造旧时代的读书人,他们教教识字和算术勉强还行,其它的科目就有点力所不及了,然而形势却逼得他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王大可就是被迫再学习的一员,之前只是在自家村子附近的初小教学生。结果去年年底的时候,镇上要建完小,缺师资,便把他调了过去,谁让他有两年的从教经验哪!到了完小,老师们都打破头的想要教国文和数学,王大可没抢上机会,硬生生被分配去教常识。常识这门课听起来似乎很一般,但里边的内容却一点不简单,涉及了很多启蒙物理的知识,这对传统读书人来说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太有些难为人。
“他爹、你明天去省城培训,一去就是三个月,那边管吃管住,还照常发工资,你到那边一定要上点心,不要辜负了校长对你的栽培。”
“栽培个毛线,是学校里没人愿意去才摊到我头上的。早知道这样,当初就留在村小教书算了,非要跑镇上受这个苦。你以为培训是好事啊?三个月后要进行考核,不合格的会降薪。”
“你就是窝囊废,以前你考秀才、举人屡考不中,现在又怕这培训考试!考不过确实会降薪,但你怎么不说考过了会升职加薪的?去年底的时候巩义凡不就考过了,你看他今年一下子被调到隔壁镇的学校当校长,一个月能拿近三两银子!你就不能为了我和孩子争口气?这么好的机会,岂能错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