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寸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章 移师香港,邮海沉浮,吞寸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国国际文交所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国际文交所得收藏品作为资产配置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时之便,在中国富人激增、投资需求迫切、但投资种类选择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在税务信息互换全面推行的当下,富人们急需大量不在税务信息互换范围内的实物资产作为合法的藏富用途。而在众多实物资产类别中,邮票钱币等收藏品金融产品化最具投资前景,但全球缺乏可信任的收藏品交易平台。中国国际文交所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邮票钱币交易所,其大发展真是天赐良机。
中国国际文交所还得地利之佑,具有香港区位优势。香港地位独特,既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受“一国两制”的国策保护,又是世界公认的金融中心,这是中国国际文交所T+0交易模式得以继续运行的重要保障。
中国国际文交所更得人和的优势。除了南京三大庄入驻显示的人和优势之外,在中国内地收藏品交易平台因鱼龙混杂、诚信缺失、事故频发而遭致政府大力整顿并关停了所有电子盘的情况下,重建后的电子盘只能实行T+5交易。失去应有交易功能的平台将形同虚设,势必会使中国国际文交所成为投资者首选的交易平台,这将给中国国际文交所带来更多的人气。
继中国国际文交所入驻香港以后,先后移师香港的电子盘有“大公”“环球”“华夏”等多达十几个电子盘。在这些电子盘中,有些电子盘从不涉足邮票,如“大公”,是纯粹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也有一些电子盘是到后来才开始涉足邮票的,如“华夏”,开始时只经营文化艺术品,直到2020年底,才开始陆续上了一些邮币品种,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是王国强的“02足球小全张”,一口气涨了150多倍,让获得原始票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溢。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在中国国际文交所成立以后,围绕着其合法性和能否生存,以及投资者货物和资金的安全性问题,在邮市电子盘投资者中展开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不断有邮市着名评论者在《邮币资讯》等邮市宣传媒体上发表长篇大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鲜有真知灼见的文章,这些文章几乎千篇一律地告诫投资者,不要涉足中国国际文交所,充斥着非法论,危险论,关门论。连当时影响颇大的一位邮评家都对投资者连连发出警告,规劝大家不要去中国国际文交所投资,并说,投资港盘,就必定会鸡飞蛋打。
但只有一个邮评家是例外,这就是张大杰。针对投资者对港盘的恐惧心理,张大杰先后发表多篇文章,明确表示,港盘是安全的,最起码中国国际文交所是安全的,所据理由除了“一国两制”以外,还有化解老平台的风险这条带有根本性且谁也不能回避的理由。由于港盘,特别是中国国际文交所的存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老平台藏品可以提货、平移、出金,以及交易的通道。不管在中国国际文交所赚不赚到钱,最起码给投资者提供了希望寄托之所,也给极度无聊中的投资者提供了打发时间、安慰情绪的地方。因此,政府就是出于维稳的需要,也不会关闭港盘。
张大杰虽然是文人一个,但在沪江大学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个人最大的毛病是性格太直率,直率的甚至不知变通。与他交往,大凡只要有一点点恩惠施舍于他,他总是念念不忘,牢记于心,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直被张大杰视为座有铭。
襟怀坦白和知恩图报都是美德,但这两种品格集中于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对沈毓,对杨柳,对小方,对苏小蔓,对欧阳春,甚至对车记者,张大杰都是怀着深深的内疚,面对这些面容娇好,让人一见倾心的美女们,张大杰的内心也十分激动,也想与她们耳鬓厮磨。但他不能够,除了淋浴房的噩梦般的记忆外,主要还是他的直率性格阻碍了他的行为表达。
张大杰不是什么圣人,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其实张大杰也好色,也喜欢漂亮的女人,但由于他是大学老师,加上其含蓄内敛的性格,从而有效地掩盖了其好色的本性。
夜深人静之时,张大杰也会思念这些美女,但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能越雷池一步,他知道,如果跨出这一步,自己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张大杰并不成功,职业仅是他的谋生手段,因而在职业上没有什么建树。作为一个邮市投资者,到目前为止,也根本谈不上成功,甚至连小小的成功都没有,电子盘投资被套,眼睁睁地让一千多万元的财富化为乌有。但作为邮市评论家,张大杰是非常成功的,他常常对邮市有独到的见解和领悟,并且以率真的性格直言不讳。在邮评文章中能够做到不隐瞒,不矫情,不随流,讲实话,不给别人留情面,不给自己留后路。因此,喜欢他文章的人是几十年一贯地追随他,把他视为邮界大佬,良师益友;痛恨他文章的人将他贬得一钱不值,说他的文章都是狗屁。
可不,在港盘是否安全的问题上,在中国国际文交所是否合法,是否有前途上,张大杰又与绝大多数的邮市投资者和评论者较上了劲,形成了对立的观点。这种对立的观点的形成,以及张大杰在对待港盘问题上的观点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在新平台出现以前,以中国国际文交所为首的港盘是安全的,所据理由是化解风险,以及维稳的需要。
第二阶段,认为新平台已经胎死腹中,今后邮市网络化平台的主要交易模式一是商城,二是港盘。港盘由于完全复制和照搬过去电子盘的交易模式,而这种交易模式恰恰又是投资者习惯的交易模式,因而得到了投资者最大程度的参与。但港盘的缺陷仍然在地缘方面,港盘因地缘而生,而兴,也有可能因地缘而死,而衰。这不是政策的原因,与某些邮评家所说的政策没有关系,而完全是投资者的一种选择。
当内地邮币商城迅速发展,且除了摘牌和点选落后于港盘的连续竞价外,其他都可以做得与港盘一模一样,甚至会超过港盘。只有到这个时候,港盘就有点岌岌可危了,毕竟内地投资者习惯于在内地投资,港盘投资人数的减少必将危及港盘的生存。此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换一句话说,今后港盘要有问题,并不是政策导致的,而是投资者因地缘所做出的投资选择。
后来的事实证明,张大杰关于港盘的第一阶段的预测是正确的,第二阶段的预测是否正确,还需要时间的验证。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