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三章抗旱除蝗,汉末之并州匪政,杨氏良家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长安城。
七月的燥热,令张瑞一次次的扯开衣领,扇着羽扇。
蔡琰、甄宓皆被张瑞留在了庄园避暑,导致张瑞身边并无亲腻之人照顾。
男人,大多是这样,将惬意与舒适留给家人,自己默默承受苦难。
在张瑞面前的是新任长安令张既与新任京兆尹司马朗。
这个秋天完美符合汉末的特点,一切事情都多灾多难。
这时候才显现出一个有担当官府的重要性。
面对旱灾,仅官府便筹集了两百多万石粮食,参与赈灾。
汉军一名士卒一月耗粮一石八斗,灾民显然没有这么高的消耗量。用粥做赈济,男女老少平均每人消耗不足一石。
两百万石粮食,足以支撑百万灾民顺利渡过两月。
被召集的京兆尹司马朗便是过来谈论灾民与灾情之事。
张瑞说道“从冀州流往并州之灾民,数量不过十余万。以河内、河东、上党、太原等郡平均安置,每郡得灾民仅六千余户。无需孤过问,郡县便能妥善安置。京兆尹境内却有灾民无数,尔有何统筹规划?”
司马朗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册文,详细为张瑞讲解道“关西大旱,从凉州、左冯翊、右扶风流落至京兆尹境内之灾民已多达四十三万余人。此外董卓残虐,未曾赈济百姓,西逃百姓亦有五十七万人。”
“其中弘农郡安置十三万人。如今在京兆尹境内之灾民总数为八十八万。京兆尹境内百姓亦受旱灾影响,故需赈济之灾民总计约一百一十万。”
“典农都尉袁涣领十万百姓北渡渭水,垦田开荒,修缮郑国渠。以屯田管理,如今种秋豆二十余万亩,《神农书》言,大豆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待到十月,屯田所部便可获得收成。”
“京兆尹境内亦然,百姓种豆一百二十万亩,十月之后,粮食紧缺将略有缓解。”
“因而某所行规划多着眼于渡过眼前数月。首要在于稳定京兆尹百姓,鼓励百姓养鸡鸭,官府提供幼苗,谷物。明年春官府收禽肉,而百姓得禽子。”
张瑞扇风的右手一顿,问道“谷物本就不多,再养鸡鸭岂不是徒增消耗?”
司马朗面色凝重,说道“今年旱情严重,蝗虫幼崽六月破土,七月成型。不得不提前预防。”
旱灾还没过去,就得应付蝗灾,张瑞压力颇大,问道“如今境内有鸡鸭多少?”
“赖主公之仁政,治下郡县皆蓄垦殖。京兆尹境内百姓每户皆养有鸡鸭六七只,官府又广发鸡苗。京兆尹境内如今鸡鸭至少百余万只。”
一次蝗灾,蝗虫动辄过亿,仅靠百余万只鸡鸭果真能预防蝗灾吗?
张瑞不得不怀疑,问道“足见成效?”
司马朗郑重点头,说道“一只鸡每日能捕食蝗虫七十,而一只鸭则轻松捕食蝗虫过百。京兆尹境内家禽百万,一日便可捕食蝗虫近千万。只要蝗灾非一日骤成,则鸡鸭有预防、治理之效。”
这还是张瑞第一次知晓鸭子的灭蝗能力竟然尚在鸡类之上,可见京兆尹官员的确是在用心防治了。
百万家禽一日能捕捉蝗虫近千万,十日便已过亿。蝗灾想蔓延,也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家禽能捕捉蝗虫,人当然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