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五章毒士初露面目,汉末之并州匪政,杨氏良家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关于张燕跟张瑞的矛盾,其实双方都义愤填膺。
这也是张燕死活不肯向孟朝投降的原因。
张燕本姓褚。当年合聚少年为群盗,转战四方,聚众万余,自称为将军。后与张牛角合兵,推张牛角为首领。
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部下“必以燕为帅。”
张燕也就在此时改褚姓为张姓。其一是为了方便安抚张牛角部众,其二也是真的想报答张牛角情义。视其为义父。否则何至于改姓?
在张燕看来,自己与张瑞同尊张牛角为父,勉强也能算是义兄弟。
但张瑞却毫不顾兄弟之情,称帝之后不封自己为王就罢了。反倒从起兵开始,就一直不掩饰对自己的仇恨。因此黑山军中不知多少渠帅暗中耻笑自己这个名义上的领袖。连自家兄弟都不能和睦。
黑山军亦因此而分裂,完全无力参与逐鹿中原。
朝廷公卿也比较在意张瑞与张燕的义兄弟身份,比较倾向于给张燕一个封赏,令其率部投降,一举解决黑山军盘踞山林的问题。
但经过张瑞绵里藏针的一通警告,这些公卿们都默契的闭上了嘴。
张瑞对张燕怎么可能不恨?
不论是不是义兄弟,也不论那些刺客是否出自张燕指示。
张瑞都记得,自己穿越而来,身受重创,全身染血跪在张燕面前,声音如杜鹃啼血,哀求他张燕给自己一条活路。
但张燕任自己跪在地上,亦不轻易开口应允,百般推脱。
要知道当时张瑞可是刚从刺杀昏迷中苏醒,若有一丝兄弟怜悯之情,张燕也不至于如此决绝。
等后面张瑞提出要一万石粮食时,张燕更是直接翻脸,杀意凛然。
是张瑞顶着千夫所指,用一千匹战马换了一千名妇人,尽显胸无大志,才令张燕放下屠刀。
至于后面的是是非非,张燕派李大目来取张瑞首级,屡次劫掠河内、上党。张瑞支持黑山校尉杨凤,削弱张燕权威。这些双方谁也别怨谁。既然互为敌对,各种手段见生死而已。
双方结怨如此之深,若是张燕一统了全国,张瑞不信他会高抬贵手放过自己。
同样,如今张瑞抚临率土,也别指望张瑞尽释前嫌。
在私德方面,张瑞从来没彪炳过自己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但如何报仇也是讲究手段的,这也是为什么张瑞一直在等待这个搜山检海的时机。
就算张瑞不在乎史书如何记载,总要考虑一下对世风民俗的影响。
李世民创玄武门之变,后世大唐的帝位交接便总是充满了血雨腥风。
张瑞无缘无故逼死张燕,总会有好事者妄加议论。
这些跳梁小丑,历朝历代都有不少。以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的标准,去评价别人做的每一件事情。他们越是恶心,张瑞越要中门对狙,让他们无话可说。
如今天下既平,搜山检海,剿灭山贼水匪,成为国策。那张燕的死,就完全是因为其与整个国家社稷、时代天下为敌了。任谁也赖不到张瑞头上。
张瑞火力全开,给自己刷满了大义,就看向一众公卿。张燕必须死,这些公卿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定下一个出色的剿匪策略。
众人思索间,贾诩开口说道“伏惟圣朝以敬德保民治天下。百姓落草为寇,多为时局所迫。圣朝有宽仁体谅之念,宜允其改过自新,重新为民。宜诏令四方,所获山贼水匪,皆重登户籍,令其更名易姓。”
“嘶。”话音刚落,高官满堂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纷纷侧目望向贾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