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一章积极防御,汉末之并州匪政,杨氏良家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显然晋阳诸公还是太天真,太单纯。从未听说过有种名为“积极防御”的作战理念。</p>
</p>
高堂满座,无数郡望都惊掉了整个下巴,听着孟县使节义正言辞的宣告。</p>
</p>
“由于尔等拒绝我方合理要求。故我方决议诉诸武力解决!”</p>
</p>
酒杯跌落在地,满堂诸公尽是目瞪口呆。</p>
</p>
这……这……这是何等诡辩!这要求怎就合理公正了?</p>
</p>
由于担忧尔等或有可能进攻我方,故我军决议先行进攻尔等!</p>
</p>
强权霸道!</p>
</p>
简直霸道至极!</p>
</p>
“告辞!”</p>
</p>
看着气势昂扬离去的使节,无数晋阳官僚将校都仿佛看到了冉冉升起的骄阳,而自已却仿佛那垂垂老矣的朽木。</p>
</p>
还未开战,气势上便已输了大半。</p>
</p>
宣战之后,晋阳诸公以为无论如何孟县亦需熬过秋收,才会出动。</p>
</p>
然则就在次日,孟县大军便已开至城下,惊得无数人措手不及。</p>
</p>
这实在是乌龟撞蜗牛的一幕场景。</p>
</p>
孟县的行政效率或许远不及后世,但却甩开了太原一大段距离。</p>
</p>
在太原诸公以为对方会跟自已一样忙于秋收时,孟县已经收完粮食,甚至征完赋税。</p>
</p>
三千五百大军自孟县开拔已算不上是偷袭。但攻至晋阳时,大出意外的晋阳将校士卒还是未完成集结。</p>
</p>
守军匆忙中只来得及关上城门,收起吊桥。</p>
</p>
晋阳乃是坚城,城墙高达三丈,护</p>
</p>
孟县大军便没有蚁附强攻,锋芒直指城外军营。</p>
</p>
战斗过程不值一提,但影响却极为深远。</p>
</p>
无数郡兵就是站在城墙上眼睁睁的目睹了孟县大军一次冲击就攻破营门,随后四面夹击,几个时辰内砍碎了一切胆敢反抗的豪强部曲。</p>
</p>
鲜血染红了整座大营。</p>
</p>
当着无数郡兵的面,孟县将士押着密密麻麻如蚂蚁般的俘虏从容离去。</p>
</p>
这一切就发生在数百米外。而被吓破胆的郡兵自始至终没敢出城门半步,全程坐视友军从顽固抵抗,到被砍得溃不成军,及至最后泣不成声的跪地求饶。</p>
</p>
这一战彻底让郡兵胆寒,再不思出城迎战之事。</p>
</p>
而为了加深此战对郡兵的印象,打击郡兵士气。孟县大军离开前,割大营内死者首级数百于晋阳城外建筑一座京观。</p>
</p>
有铁骑日夜巡视,郡兵竟不敢出城毁之。</p>
</p>
以晋阳城防之坚固,孟县大军亦不愿派士卒强攻。便在晋阳四面设营,将城池围的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p>
</p>
张瑞的战略很简单,就是拼自已兵精粮多。既可围而不攻,困死敌城。又能围城打援,消耗太原敌军。</p>
</p>
不过关于后者,孟县上下都认为恐怕难以奏效。因为,整个太原郡县兵卒都被困死在晋阳城中了,哪还有什么援军。</p>
</p>
这个时代攻城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动辄经年。</p>
</p>
以孙策小霸王之勇围攻庐江尚需两年方克。</p>
</p>
对晋阳张瑞已经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p>
</p>
在克晋阳之前,张瑞决定先抽调步骑千人攻克周围郡县,涤荡全郡豪强坞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