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九章量入为出,汉末之并州匪政,杨氏良家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无论水排、水碓还是曲辕犁,这都是提高产能的家国重器。</p>
</p>
张瑞毫不吝啬,对身旁的太原太守盖勋说道:“某稍后会下令河东府库调拨两千万钱入太原,请盖府君广发徭役,配合科学院建设水碓、水排等利国重器,造福于民。”</p>
</p>
盖勋颔首,说道:“此乃利国利民之事,某义不容辞。”</p>
</p>
水排、水碓需要兴师动众,但曲辕犁跟各种农具,则只需要扩充工匠队伍即可。</p>
</p>
张瑞便问道:“如今两郡铁徒总计多少人?”</p>
</p>
这方面鹰扬将军府早有统计,负责军政、后勤的审配出声,说道:“两郡铁官徒总计七千三百余人,其中太原四千余人,河东三千余人。”</p>
</p>
“薪酬何算?”</p>
</p>
“普通铁官徒年百石粮食。技艺高超者翻倍,二百石。技艺通神者年六百石,再赐油两瓮,肉十斤,黄金十镒。”</p>
</p>
“铁官由两郡太守直接任命,位比曹掾。麾下小吏与各曹有司胥吏相同。”</p>
</p>
普通铁官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部分胥吏,技艺高超的已经堪比各位曹掾。而技艺通神者,薪资远远的将各县县令甩在身后。</p>
</p>
太原、河东两郡只有区区两三名治下百姓超过万户的县令,其他大部分都是俸禄四百石的县长。</p>
</p>
跟最高级的铁官徒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可谓望尘莫及。</p>
</p>
也就是太原、河东有盐引开中法才养得起这么多铁官徒。</p>
</p>
每年仅发俸禄都七十多万石。</p>
</p>
加上官员的俸禄,每年仅固定支出就有上百万石。</p>
</p>
这时候就展现府兵制优越的一面了。三万余大军自备武器从军,无需发放俸禄。</p>
</p>
否则又是数百万石的俸禄支出,刚刚稳定的河东、太原搬空府库也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来。</p>
</p>
这笔省下的物资,张瑞决定投给铁官和科学院。</p>
</p>
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p>
</p>
钱堆在府库里不会生钱。但投资到内政和科技上却会!</p>
</p>
于是张瑞说道:“再招募五千名铁官徒,扩充铁官队伍。不要只着眼于铠甲、兵器,亦要以民生为重。多造农具,低价售与百姓。”</p>
</p>
“从河东府库再调拨五千万钱给科学院,令其招募墨家、农家学</p>
</p>
话音落下,却没有回答,这还是张瑞第一次见到审配面露难色。</p>
</p>
要知道这位审长史一向是慷慨雄烈,走路带风,自信洋溢。面对吩咐从来都是信誓旦旦的保证完成。</p>
</p>
有时候张瑞都觉得两郡政务只要审配出马绝对手到擒来,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振臂一呼,大军景从。</p>
</p>
自已只要考虑将剑锋指向何处,而后便有无数忠诚将士浴血于剑锋所指,将敌众乱刀砍成碎片。</p>
</p>
这还是第一次遇到政务上的困难,审配皱着眉头说道:“主公,再调拨五千万钱给科学院,恐怕两郡存钱就不足为用了。”</p>
</p>
张瑞惊奇,说道:“鹰扬将军府自行铸币,有河东缴获,又收民间五铢钱,不缺铸币材料,怎会缺钱?”</p>
</p>
审配哭笑不得。</p>
</p>
怎么会缺钱?</p>
</p>
鹰扬将军府上下谁都有资格问这句话,怕就主公您不太合适吧。</p>
</p>
征募三河骑士,您一口气发放补贴一亿五千万钱。</p>
</p>
奖赏铸币技术改革,赏千金。</p>
</p>
平定大阳,一诺千金,赏赐千金。</p>
</p>
征召能工巧匠,每人补贴十万钱,技艺通神者补贴百万钱,数月发放上亿钱。</p>
</p>
编撰《武经总要》,一次性赏五百万钱。</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