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兽本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5.不拘一格姜太公,我在西周当国君,呆呆兽本呆,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吴和虞,这两个字其实是同源的。吴的甲骨文就是一个人欢快地扭着秧歌,意为“娱”。而“虞”则是指一行人在打完老虎之后扭着打虎时候的舞蹈,回家庆祝,其侧重点则是放在了“打虎”和“武力”上。
在姜太公看来,蛮荒之地的蛮夷闲着没事扭扭秧歌很正常,但是打虎就不正常了,因为老虎不是一般的小国能够对付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听到沃操的话之后姜太公才会将宜国的国号认定成了“吴”。
而也正是从他这里开始,中原人也便统一将宜国记载成了“吴”。
“是,宜国。”
此时的沃操还没意识到姜太公口中所说的那个“吴”和自己口中所说的“宜”压根不是一个字,因此在听到姜太公的话之后他非但没有纠正,反而点了点头加深了姜太公对“吴国”这个说法的印象。
“汉口向东三千里,差不多便是从成周到营丘的距离了。所以说,只要我从营丘向南,就能直抵你口中的那个吴国了?”
姜太公一边在心中估算着距离,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
“确……确实如此……”
沃操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此事不妥。”
这时候,场内最后一位大佬召公奭发言了
“从营丘向南固然可以缩短前往吴国的路程,但是这条路上不仅林沼密布,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非常多的淮夷部落。大军走那条路过,不仅要忍受瘴气的侵蚀,还需要时刻提防躲在山林中的淮夷人的偷袭。为了些许食物就将大军置于此种险境之中,实在是有些不妥。”
“不错,我也是这个意思。”
一旁的周公旦也点头附和道。
他哪里不清楚从营丘直接南下可以缩短路程的道理?只是相较于走水路,走陆路遇到的阻力明显要更多一些。毕竟那些淮夷人可是常年经受东夷人毒打的,战斗力远远不是江汉之间的楚蛮所能比拟的。与其图省事走陆路缩短路程,还不如直接走水路呢——至少那么做要更加安全一些,不是吗?
“二位不必担忧,老夫还没有昏聩到那种地步。”
姜太公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道
“老夫的意思是,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这种蔗糖是由一种植物制作而成的,那么咱们为何不直接派出斥候去吴国探查具体是哪种植物呢?似这等能够制作成蔗糖的植物,想必那个吴国是一定会大规模种植的吧?而种植的规模一旦大到一定程度,那个吴国就必然无法对其进行遮掩。”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的斥候想要找到那种植物,不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吗?之后只要咱们再让那些斥候将这些植物的种子偷一些回来,咱们不就也能自己种植且生产蔗糖了吗?”
不同于周公旦和召公奭,姜太公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能型人才。当初为了营救被囚禁起来的周文王,姜太公可是亲自前往朝歌城,伪装成各种身份,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收集情报,以此来明确赎出文王的代价。
而在明确赎出文王的代价之后,姜太公更是游走在商朝的各大贵族之间,不断地给他们送礼,让他们能够为文王说好话,这才成功地救出了周文王。
也正是因为这样,因此姜太公的行事方式不像周公旦和召公奭那般“正道”。在他看来,只要是能够达成自己目的的方法,那就是好方法。至于这个方法道德与否,那压根就不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
就好像现在,在听到无法从宜国的手中购买蔗糖的制作方式,且大军还无法抵达宜国之后,姜太公立马就转变了思维方式,打算用偷的方式从宜国的手中获取这样的制作方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