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南原陷落(十)
神秘的行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南原陷落(十),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神秘的行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心中怒骂了朝鲜王一通。
杨镐心情稍稍好转。
舆图上,标注着明军的兵力布防图,他这个经略,麾下仅有千余人,就在南山,而不远处的水原,是提督麻贵以及他账下的两千兵卒。
朝鲜军所谓的精锐,加起来不超过一万人,实际战斗力远不如一千明军。
并且,如果他们被混编进来,大明士卒非但无法获得任何加持,还要反过来分心照顾他们。
正因为如此,麻贵和杨镐都不敢把这群家伙派往前线,人数越多,越能坏事,只能将其分成两部。
一部前往鸟岭,靠近清州地区,护卫汉城侧翼,另一部分把守水道,也就是汉城附近的关隘津口与汉江上游。
说直白点,其实是打下手——
禁止他们做重要的、关乎大局的事,却又担心人多生事,索性随便找个任务给打发了。
主攻任务,明军只相信自己。
李朝那群人也用事实证明,他们烂泥扶不上墙,确实靠不住。
除此之外。
整张舆图上,还有三支军队没有调动到汉城附近。
第一支军队在南原。
时至今日,杨镐都没能搞清楚,总兵陆离麾下还剩多少人,凭什么能守这么久,是否可以带领一部分兵卒杀出重围,参与接下来的行动。
另外,那些或真或假的战绩,到底哪些为真,哪些是假?
岛津家和小西家全军覆没了吗?
相比于大同出身,与辽东军团存有竞争关系的麻贵,杨镐其实跟辽东李家关系很好,相应的,他跟宣大系的麻家军就不对付了——
上次征伐倭人,并取得胜利的提督李如松,有一个弟弟,名为李如梅,杨镐跟他是把兄弟,在辽东一起并肩战斗过,那是过命的交情!
刚好取代杨元的陆离,就是辽东军团的一面旗帜。
所以,先前听闻李朝文武,以及提督麻贵有心避战退让,杨镐旋即在第一时间单骑入汉城,用言语敲打、申饬麻贵,迫使他敦促全州守将陈愚衷前去支援。
最终,陆离见到了杜克,还有那一千已经战死沙场的骑兵。
第二支军队刚跨过鸭绿江。
李如梅、祖承训来了,辽东军团的主力再一次开进半岛。
前者是杨镐特意向朝廷举荐,指定他来朝鲜的,而目的没有其它,就是多立战功,加官进爵!
对此,朝廷欣然答应了。
而第三支军队非常特殊。
南人,以浙兵为主!
大明北方,有辽东系和宣大系之争,更别提放眼整个国家了,南北之争早就以各种形式持续了上千年,军队更不例外。
坦白来说,大明抗日援朝已经有好些年头了,李朝文武也对大大小小的明军将领有了一定了解,如果让他们自由投票,挑选心目中最优秀的将军。
不是李如松。
不是麻贵。
也不是陆离。
而是一个叫吴惟忠的男人。
李朝文武太喜欢这位来自大明南方,沉默寡言的总兵大人了,能力出众,是戚继光的亲传弟子!
他和他麾下的士兵,从来不会摆出一副救世主的姿态,更没有辽东军那般趾高气昂,这群南兵打倭人宛如猛虎,但对自己人,简直好到令人难以置信。
倘若军情不紧急,南兵会在行军途中主动帮助难民修缮房屋,将自身口粮分一部分给老幼病残。
因此,朝鲜人一听到是吴总兵的队伍路过,必然远远就迎上去,夹道欢迎,并献上一份心意、歌颂其功德。
假如有李朝民兵跟来自大明南方的军队合作过,不管输赢,当地父老乡亲都会视其为英雄!
按理来说,汉城保卫战理应召来这位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老将,事实上,他就驻守在忠州,离汉城很近。
但杨镐并未有调令下达,一方面是吴惟忠镇守之地同样很重要,不好轻易离开,另一方面是南北之争……
在明朝,有人的地方就有党争。
局势非常明显,汉城保卫战是属于北兵的战场,他们才是主力,且打骨子里排斥南人。
何况,杨镐的好兄弟李如梅快来了。
宣大系作为北人的一部分,跟浙兵之间确实不对付,但却远远不及辽东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