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死后被盗墓?乾隆吐血【求订阅】
孤单心碎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死后被盗墓?乾隆吐血【求订阅】,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孤单心碎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隆帝自诩功勋卓著,得高望重。】
【那么请看后世如何对你的。】
【乾隆帝不可谓不勤奋,一生写下四万三千多首诗。】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唐诗是华夏诗歌发展的巅峰。】
【《全唐诗》收录两千多位诗人共四万八千多首诗。】
【反观乾隆呢?他一人就写了四万多首,他一个人写的诗的数量差点赶上《全唐诗》了。】
【乾隆帝爱写诗,爱到什么地步?】
【闲着没事要写诗,有事也要写诗。】
【吃个黄瓜写首诗,登个阁楼写首诗,喝杯茶写首诗。】
【最离谱的是,如厕也写。】
【搞得纸张很紧张。】
【而一个残忍的事实是,即使唐代诗少,但是,几乎首首经典,字字珠玑,意韵深长。】
【可乾隆帝的诗嘛,虽然写得很多,可能被称为经典流传后世的,一首没有。】
【就问乾隆帝尴尬否?】
【比如他的苏轼偃松图。】
【东坡先生倔强人,画禅笔阵皆相似。】
【秃毫特写老松枝,老松枝偃性不死。】
【譬如壮士头可断,古心劲节焉肯毁。】
【磕敲应作青铜声,虚堂谡谡寒涛起。】
【第一次听人说东坡先生是个倔强人,可是形容的很恰当。】
【乾隆帝的诗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还可以了,但问题是他动不动就在那些古人流传下来的字画上来一首,这就很烦。】
【乾隆帝你知道吗?那些珍贵的书画艺术作品,被你题了诗题了名后,就贬值了!】
【最离谱的还在后面,乾隆帝的陵墓,都被后人给盗了。】
【而盗墓者便是孙殿英。】
【其实这孙殿英啊,还和大明大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按照孙殿英的话说,他除了盗墓,还是报仇。】
【孙殿英自称是大明辽东经略孙承宗之后】
【孙承宗镇守辽东,提拔袁崇焕,抵抗满清,最后在直隶高阳殉国,满门老小百余人无一投降,全部遇难。】
【孙承宗一家人都是有骨气的人,满门忠烈,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为之流泪。】
【孙殿英的想法是满清杀死他祖宗三代,此仇不共戴天,不得不报。】
【可时过境迁,事实人非,曾经的一切都已经化作了黄土,如何报仇?】
【于是,他就想到了盗墓。】
【老话讲,人死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讲究个死得全尸。】
【如果死后坟墓都被人扒了,那就是犯了大忌讳,投不了胎,会成孤魂野鬼。】
【关于孙殿英所说的话,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盗了乾隆墓地之事,确有此事。】
【公元一七九五年,八十九岁的乾隆帝卒于紫禁城养心殿,庙号高宗,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其实乾隆皇帝早在基后,就为自己的后事着想,他最开始是想随雍正帝在西陵选择万年吉地,以示孝敬。】
【但他在西陵选好一块吉地后,又考虑到后代子孙,如果都效法他,眷恋父子之情,相继葬入西陵,则东陵势必香火冷落,园寝荒芜。】
【另外,乾隆自幼跟随祖父康熙,敬仰祖父,而康熙也很疼爱他,故而他也不愿远离景陵。】
【于是他最终选择了东陵。】
【而他绝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他的陵墓将被后人给盗取。】
【一九二八年的一天,孙殿英因为缺钱,将主意动到了已经死去的慈禧太后和乾隆帝的坟墓上。】
【孙殿英本就是地痞流氓出身,对于盗墓一事还略有知晓。】
【孙殿英同时也告诉本地居民“本师试演迫击炮,在陵之周围一公里以内,禁止通行”,这场军事演习成为了孙殿英盗取陵墓的最佳理由和掩饰。】
【孙殿英盗墓之前,他便安排下属去找陵墓的引路人,他那些下属还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是这皇陵肯定很大,为了下墓不迷路,还需要找一个陵墓的藏宝图。】
【于是孙殿英便安排自己的下属,一半找引路人,一半找藏宝图。】
【不得不说,孙殿英的运气很不错,下属真的把两样东西都给他找来了,有了这个好开头,孙殿英对于挖皇陵这件事势在必得。】
【孙殿英手下找到的坟墓引路人,他是皇陵的守陵人,这人知道孙殿英要挖皇陵,坚决不将坟墓内部的信息透露给孙殿英。】
【孙殿英不是什么善茬,各种软硬兼施,逼迫守陵人开口,后来还用家人威胁对方,终于套出了皇陵的入口。】
随后,画面一转,便看到一大堆人站在一堵石门前。
为首那人,正是孙殿英。
孙殿英看到石门,喜出望去,笑道“他妈了个巴子嘞,终于被我给找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