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口香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4,阿炳的诸天生活,白痴口香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项工作是个持久的工作,一直到了1908年底,才算在全国布局完成。因为要保证金融信息的权威,陆仁炳还在1908年年中,向荷兰,英国,纽约,旧金山,东京,香江,新加坡,巴黎,莫斯科,苏黎士,加尔各答等地派出了记者站。初期主要盯着这些国家的股市,债市,期货市场,以后还会增加其他的职能。
其他的事情,就是练内功,陆仁炳大肆招聘报纸采编人员。扩大报社规模,感谢我大清自断经脉,废了科举,又大兴新式学堂。在上海混饭吃的落魄文人,学堂毕业生有很多。陆仁炳肯出钱,不愁招不到人。
很快金融时报总部就扩充到了200多人,这些人都被陆仁炳拉来帮助陆仁炳写那些他自己开的坑。
再是金融简史,那也是历史,在这个时代光是查资料,就能烦死人。陆仁炳提供大致的大纲,那些采编人员分成不同的项目组,按照陆仁炳的大纲,去找资料,填补空白,然后登上下一期的金融时报。
为了查这些资料,陆仁炳开始向全世界采购杂志,报刊,以及书籍。然后还要招聘翻译人才,来翻译这些材料。最后,金融时报竟然成了全国除了官方同文馆之外,最有影响的翻译机构。买来的资料,成了全国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连租界的洋人,都要来这里借阅资料。
即使有了这些人的帮忙,陆仁炳也没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没办法金融这个事情,在全世界都是新鲜事,现在并没有成系统的教科书,名校的商科还没有像后世那么吃香,
所以所以每一篇文章都需要陆仁炳,亲自审核。陆仁炳不得不感慨自己被拴死了,连做咸鱼的机会都没有了。
1908年对于陆仁炳来说有意见大事,那就是朝廷颁布了报律,所有报纸都要登记,然后出版前还要进行送审。不过好在陆仁炳的金融时报,根本没啥问题,再加上钞能力,陆仁炳很轻易的就获得了牌照。
连中国女报都没遇到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国女报,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一本鼓吹女权解放的时尚报纸,政治宣传属性被大大降低了。成了很多贵妇们发表文章,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因为投稿数量的暴增。女报已经由月刊变成了半月刊,等到1909年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周刊。
秋瑾的那些女性好友,又被陆仁炳聘请回来,成为女报的主编,编辑。虽然女报的革命属性降低了,但是庞大的发行量,以及大量的女性作者的投稿,还是让这些时代的先锋们,精神振奋。她们发誓一定要替好友,守好女报这个阵地,免得被陆仁炳这个大资本家玷污了秋瑾的名声。
得益于陆仁炳全国布局工作的完成,各地记者站,不仅具有信息收集的作用,还担负起了,金融时报和中国女报发行的重任。所以在金融时报销量暴增的同时,女报也沾了光。
1909年年初,金融时报全国发行量超过15万分,女报发行量也超过了10万份。成为仅有的两份全国性大报。
因为陆仁炳的发行策略,使得金融时报和女报的读者含金量特别高,几乎覆盖了全国最有实力的那批人。因此两份报纸的广告价值也得到了国内外商界人士的重视。1908年,光是广告费用陆仁炳就收到了三百多万。
1909年,陆仁炳又发行了商报,良友,读者文摘,小说大全,民间故事等一系列报刊,全都是全国发行的大报刊。广告费收入都达到了千万之巨,简直恐怖。好在陆仁炳花钱的速度也快。
陆仁炳不断加大各地记者站的规模,配备电报专线,装电话,购置印刷机在各大要冲建立印刷厂,然后又在各地办地方报,完全是一副媒体集团的样子。
这种发展速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甚至连混乱的朝廷里,都有声音传出来要控制金融时报集团了。不过实在是找不到借口,陆仁炳手下所有的报刊,严格不涉政,除了生意经,就是文学小调。很是养活了成千上万没有生计的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