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四六章 能量统一与后勤升级,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王子虚,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让许星辰稍微有些疑惑,于是就仔细查看了一下说明。
模拟结果中,有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可以直观的看到基本逻辑,然后再围绕这些计算结果模拟现实情况。
现代的毫米火炮,炮弹重量通常在公斤左右,炮口初速大致在到米每秒。
按照折中的米每秒计算,炮口动能大约是兆焦耳,而当前的测试版电磁炮,已经可以稳定维持兆焦的炮口动能了。
至于能量供应也不是问题。
兆焦差不多是度电,就算是按照现有的,的能量转化率,也只需要度电。
许星辰舰队现在通用的燃气轮机,gt经过了新一轮的改良,增加了间冷循环变成gti,最大输出功率也直接提升到了万千瓦,相当于万马力。
每一台燃气轮机加上发电模块,每一分钟的最大发电量超过度,理论上可以供应次发射所需的能量。
实际上这个科研任务本身,还会把电磁炮的能量利用率提升到以上。
那么一台gti燃气轮机发的电,就可以支持毫米的电磁炮,每分钟发射次。
同时,在与传统火炮同样的炮口动能下,凭借比传统火炮更加均匀的加速过程,让电磁炮对炮弹的要求比传统火炮更低一些,所以这种传统火炮威力的电磁炮,炮弹的研发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毫米的火炮没问题,更小口径的火炮炮口动能更小,研发就更加没问题了。
所以这个任务目标的难点,都集中在提高打击精度和射速、提高适装性和可维护性、提高能量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等方面了。
这些难点,并不是那些最难克服的部分,特别是对于舰娘而言,比人类的常规舰船,更加容易实现。
所以这个任务难度是“普通”。
这个结果许星辰大喜过望,马上又提高了要求,尝试一下七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打击。
系统模拟之后,直接给了个“困难”。
毫米的炮弹,要加速到倍音速,需要兆焦的能量,而这门测试性电磁炮的极限,刚刚摸到兆焦而已。
这就要求大量修改设计,大幅度提升能量供应。
或者把口径限制在毫米以下,弹重控制在公斤以下,炮口动能控制在兆焦以下,研发难度会有所降低。
简单的考虑之后,许星辰建了两个科研任务。
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实现传统舰炮威力的常规电磁炮,另一个是实现七倍音速以上速度的,高超音速打击电磁炮。
先把普通版的产品设计出来量产,现换掉自己舰队内的中小口径传统火炮,再慢慢去研发完全体的电磁炮。
为什么许星辰有这种追求?只是追平传统火炮威力的电磁炮,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吗?
对于传统动力的舰船而言,换装这种普通版的电磁炮,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还额外增加了后勤门类。
但是如果把平台换成综合全电的舰船,那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
这时候传统火炮,才是额外的后勤门类,换上追平传统火炮威力的电磁炮,就直接减少一个后勤门类了。
电磁炮的控制和管理系统,跟综合全电系统是天然统一的,不需要额外增加太多的专门人员。
电磁炮所需能量的来源,与舰船航行和其他设备所用电能,都是燃料舱中的燃油发电产生,这就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能量统一。
弹药库里不需要储存发射药了。
而且燃油的能量密度和利用率都是炸药的十倍以上,电磁炮不需要专门储存发射药的同时,舰炮却有了十倍以上的发射能力。
这种升级本身看着不明显,但是对后勤而言却是一个巨大进步,而打仗很多时候就是打后勤。
所以,没有使用综合全电系统的,当然不会直接装备不成熟的电磁炮。
而启用了综合全电系统的,会有极大概率直接列装电磁炮。
哪怕这些早期电磁炮的威力,仅仅是追平甚至略低于传统火炮,它在整个体系上也拥有巨大的优势。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