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赵王庶子朱瞻塙与汉王嫡三子朱瞻墡的逆袭,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重生朱棣之子番外:赵王庶子朱瞻塙与汉王嫡三子朱瞻墡的逆袭

一、赵桓王朱高燧庶子朱瞻塙的逆袭

虽然历史大势在穿越者朱高煦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变,可有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大势却依旧保持着惯性。

就好比朱棣的嫡三子朱高燧仍旧在永乐初年受封为赵王。

与历史上基本相同,赵王朱高燧一生当中虽仅有三子,但终其一生却有过三任赵王妃,而这三子皆出自他的第三任王妃。

第一任赵王妃徐氏,乃是永乐初年五军都督府都督徐章之女,于永乐六年四月进封赵王妃。

徐章之妻何氏有一个兄弟,正是当时圣卷正隆,奉旨率领舟师灭了满者伯夷国因功受封为宁远侯的何福。

也就是说,朱高燧的这第一门亲事,乃是朱棣拉拢何福所用的政治婚姻。

只可惜在永乐十年八月,何福跟随朱棣北征大漠时因为轻敌,导致三千明军战死,被朱棣治罪除爵,贬为庶民,没多久之后便郁郁而终。

何福虽死,可因其轻敌而战死的三千明军何其无辜?

朱棣为了安抚那些因何福轻敌而死的明军将士的亲属,于永乐十一年三月,以赵王妃徐氏“既无子,又数诳诞不悛”为由,废掉了徐氏的王妃身份,让赵王将其闲居府中,善养之终其身。

第二任赵王妃沐氏,乃黔国公沐成之女,相比之下其身份比徐妃更高贵,于永乐十一年十月封为赵王妃。

因为沐成之父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章的养子,与朱棣同辈,而黔国公沐成与朱高燧同辈,所以这个沐氏与朱高燧之间差了一辈。

但是,在原来的历史上,赵王朱高燧确实娶了沐成之女。

不仅如此,与历史上一样,朱棣还把他的女儿常宁公主嫁给了沐成之弟沐昕。

可惜,永乐十五年赵王朱高燧就藩孔雀半岛建国没几个月,沐妃就因为水土不服突发恶疾,虽然后来被医官救了回来,但身子却落下了病根。

五年后,在永乐二十年二月沐妃去世,朱棣特赐谥曰“恭惠”,亲王妃得赐谥号可谓是史所罕见。

由于朱高燧的第一任王妃徐氏无子,第二任王妃沐氏亦无子。

也就是说这时的朱高燧并无嫡子,仅有的两个儿子朱瞻坺a,音同“伐”、朱瞻塙qe,音同“确”皆为侍妾翁氏所出,再加上他的第三子早夭。

其在孔雀半岛建国后,又励精图治,没有在后宫方面花太多心力,因此子嗣与汉王朱高炽相比不算旺,与乾熙帝朱高煦相比更是远远不如。

为了让赵王国的国祚可以延续下去,把王位一代代传下去,赵王朱高燧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于是,他向朝廷提出将侍妾翁氏册封为王妃。

虽然翁氏不过是常山中护卫镇抚翁陆之女,但朱棣念在翁氏为赵王朱高燧养育了两个儿子,且陪同服侍朱高燧多年,便同意了朱高燧所请。

就这样,在永乐二十一年十月,翁氏进封赵王妃。

随后,赵王长子朱瞻坺顺利进封赵世子,次子朱瞻塙则被封为安阳王。

朱高燧之所以要如此大费周章,当然是要给朱瞻坺一个赵王嫡长子的身份,如此进封为王世子才名正言顺。

乾熙五年十月,十六岁的安阳王朱瞻塙离开赵王国都城,正式前往其封地安阳府——这是赵王朱高燧在孔雀半岛打下来的一府之地。

乾熙六年五月,十九岁的赵世子朱瞻坺跟随赵王朱高燧讨伐土着时,中了带毒的敌军流失,于一个月后薨逝。

赵世子朱瞻坺之薨并非小事,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获知此消息后,下令礼部追议谥号。

礼部起初拟的谥号是从“怀”或“悼”之中选一个,不过朱高煦问了一句:“赵世子征伐异族,战死沙场,区区一个‘悼’字,岂不令人心寒?”

于是,礼部经过再次商讨,拿出了“悼武”作为赵世子朱瞻坺的谥号。

对此,朱高煦表示了认可。

“悼”与“哀”、“愍”、“怀”、“殇”等类似,皆是一种表示同情的谥号。

其中谥号“悼”,属于平谥,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悼王熊疑就是谥“悼”,还有晋悼公被称为中兴之君,可惜天不假年,没能活到而立之年。

至于谥号“武”,就不必多言了,绝对是上等谥号。

而朱高煦赐赵世子朱瞻坺谥号“悼武”,既表示了对朱瞻坺的同情,又对朱瞻坺英武的一生做了总结,算是对其在天之灵的一种告慰。

当朝廷派出的礼部官员携带诏书,在大明水师官兵的护送下,抵达赵王国之后,得知赵世子朱瞻坺谥号的朱高燧流出了感激万分的眼泪。

他本来对朱瞻坺的谥号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大明亲王藩国那么多,英年早逝的王世子虽说不多,但也不是没有,能获得朝廷赐谥号就已经不错了,压根不敢奢求美谥。

然而,乾熙帝朱高煦偏偏给了朱瞻坺一个美谥,理由是赵世子朱瞻坺之薨,乃缘自为国征战,当以亲王之礼葬之。

不仅如此,朱高煦还在诏书中规定,赵悼武世子朱瞻坺的神主牌位必须放入赵王国的庙庭之中,接受后世赵国嗣王的祭拜。

朱高燧见其长子死后得此殊荣,感动得老泪纵横,无比真诚的向着东方鞠了一躬,以表示他对乾熙帝朱高煦的感激。

其实,朱高煦之所以如此对待赵世子,除了念及皇家亲亲之谊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那就是告诉分封到海外建国的大明亲王及其子孙后代们,朝廷对于有功之宗王,绝不吝啬封赏追赐。

即所谓“千金市马骨也”!

赵悼武世子下葬后,赵王朱高燧无意再开疆拓土,只想让王位得以传袭下去。

他本想奏请朱高煦,希望朝廷可以册立其次子朱瞻塙为新的赵王世子,可考虑到他的长子薨逝还不足一年,最终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次年三月,赵王朱高燧奉旨入京参加仁孝徐皇后祭典后,接到乾熙帝朱高煦召见。

朱高煦表示,他决定册封安阳王朱瞻塙为赵世子,以安定赵王国的军民人心。

赵王朱高燧大喜,无比恭敬的给朱高煦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两个月后,安陆乡侯吴璟、吏科给事中张居杰出任正、副使,持节前往赵王国,册封安阳王朱瞻塙为赵世子。

赵王朱高燧忙完儿子的册封仪式之后就病倒了。

同年,乾熙帝朱高煦两次派中官和御医赶赴赵王国王宫探望赵王朱高燧。

乾熙八年八月,永乐皇帝第三子、乾熙皇帝第三弟、赵王朱高燧薨,享年五十岁,赐谥曰“桓”。

赵桓王朱高燧,于永乐十五年就藩孔雀半岛建立大明亲王藩国赵王国。

他抵达封地之后,统御王府三护卫东征西讨,打下了数县之地作为立国之基,然后励精图治,化夷为夏,步步为营,历时十八年,为赵王国打下了整整三府十九县之地,留下了一百一十二万的军民国人,其中包括三十余万归化民。

辟土服远,武定四方,如此功绩,确实符合他的谥号“桓”。

不过,朱高燧这样的成就,与同样就藩在孔雀半岛的蜀献王朱椿薨于乾熙元年相比,仍旧差了一点。

蜀献王朱椿的开拓之功虽不如朱高燧,薨后仅留下有两府十二县之地,但其文治特别厉害,治下归化民的数量是孔雀半岛上众大明亲王藩国之中最多的,约有六十余万!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赵王国虽然只有三府之地,且从法理上说地位等同于大明一省,但毕竟是国民人口过百万的亲王藩国。

因此,乾熙帝朱高煦依据《皇明祖训,下诏册封从庶子一路升为嫡子的赵世子朱瞻塙继位为王。

乾熙九年七月,魏郡公徐钦、礼科给事中虞祥出任正、副使,持节漂洋过海,前往赵王国正式册封赵世子朱瞻塙为赵王。

至此,朱瞻塙完成了从赵王庶子到赵王的逆袭,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二任赵王!

二、汉襄王朱高炽嫡三子朱瞻墡的逆袭

在穿越者朱高煦影响下,被改封为汉王的朱棣嫡长子朱高炽比历史上多活了四年。

但与历史上相同的是,他依旧猝死在寝宫之中,只不过是汉王宫而非历史上的大明皇宫。

永乐十五年,汉王朱高炽就藩于孔雀半岛。

按照规矩,每一位大明亲王就藩建国之前,朝廷都会派出一个卫的兵力为就藩的亲王打下一片土地。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具有开拓性质的卫军,要么本来就是这个亲王的护卫,比如洪武年间册封的楚王、蜀王等。

要么就是在亲王就藩后,直接划归为该亲王的护卫。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比如孔雀半岛的西南、东南两部,以及沃洲西海岸及东海岸等地,朝廷有意在那里布置军事据点,自然不会把精锐卫所划归为亲王所有。

任何一位大明亲王在建立封国之初,皆需要征讨土着,扩大疆域,开辟府县。

朱高炽在抵达封地后,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打下了五十多座土着人的小城。

他能有此成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明的火器过于先进,非当地土着所能抵挡,另一个原因是这种小城多数与大明本土境内的乡城、镇城差不多,稍大一点的也不过相当于大明的县城。

若非朱高炽麾下可用的兵力有限,恐怕一年下来他的开拓成绩绝对不止五十多座小城。

孔雀半岛并非华夏故土,跟随汉王朱高炽来到这里的绝大多数明人与当地土着语言不通。

朱高炽要想在封地立足,建立可以传给子孙的基业,就必须化夷为夏,步步为营。

因此,他在治理土着上用的心思与精力、时间,要远远大于开拓。

这并不是说朱高炽就停止了开拓。

他把第一年打下来的地方改编为两个县进行治理,从第二年开始放慢了开拓的步伐,着重培养新的基层军官,以及在化夷为夏方面下功夫。

如此数年后,时间来到了永乐二十年,汉王世子朱瞻基在一次针对土着大城的攻伐战中,展露了其强大的军事天赋。

按虚岁算,这一年,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十六岁,嫡次子朱瞻墉十岁,嫡三子朱瞻墡九岁。

在穿越者的影响下,朱瞻基比历史上晚出生了四年,年纪比朱高煦的嫡长子朱瞻域还要小一岁。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汉世子朱瞻基逐渐取代了汉王朱高炽,于三年后,成为了汉王国实际意义上的军事统帅。

在这三年期间,汉王朱高炽逐渐把军事大权交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不负朱高炽之期望,化身成为大明汉王国的“大将军”,领兵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打下了一座又一座大型的土着城池。

等到永乐二十五年时,汉王国已经有了两府十六县之地。

其中除了早年汉王朱高炽领兵打下来的三县之地与汉王国都城所在的府城之地外,其余一府十三县之地,皆是朱瞻基的功绩!

这一年,汉世子朱瞻基二十一岁,受封为丰越郡王的汉王嫡次子朱瞻墉十五岁,受封为襄城郡王的汉王嫡三子朱瞻墡十四岁。

乾熙元年正月初一,朝廷举办了盛大的禅位大典。

汉王朱高炽亲眼见证了大明皇位的平稳交接,他的二弟大明太子朱高煦顺利的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为了效法朱棣,将来把王位顺利交给汉世子朱瞻基,朱高炽回国之后,立即着手培养他的嫡次子朱瞻墉与嫡三子朱瞻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六零美人养娃日常

豆子发霉了

我那疯了的白月光

糖罐本罐

开局抽到npc身份卡[无限]

白桃脆片

人间不可仙

小秋林

再来一次的青春

凡尘一粒沙

末世之我的空间通异界

珠圆玉润月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