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我无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后传,我欲修仙,日更三千,薇我无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英台派大概此生还是第一次和三大门合作,&bsp&bsp很谦逊地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后一个。琅嬛的动作何其之快,在公告发出去的第二天,江松州各个琅嬛名下的书亭就开始售卖千金了,&bsp&bsp并由点及面,不断扩大销路。
钱塘。
“我的姥姥,这是多长的队啊。”阙氏一个书亭管事清晨一开门就被吓到了,不必说,这肯定是来买千金的。
阙氏小少主代理千金的部分渠道,&bsp&bsp因此钱塘的速度几乎和琅嬛一样快。钱塘翡不琢的读者也很多,&bsp&bsp但管事粗略判断了一下,&bsp&bsp这里面应该有不少都不是原先的书迷,&bsp&bsp而是被那个“后传”吸引过来的读者。
其实她自己也对后传很感兴趣向来都只听过书迷替一本书写外传、后传,&bsp&bsp文修自己写的话,一般都是续作,&bsp&bsp还是头一回听说翡不琢这种附加在正文后面的形式。
这次后传的说头一套一套的,每套书里都有十二张绣像,但里面会随机有一张有金墨描边,管事弄不清为什么要这样设置,难不成读者还会因为这个再买一套吗
不过那绣像确实很吸引人,管事看了,只觉得精美无比。和一般绣像不同,这些人物是独立的一张张硬纸片,&bsp&bsp印刷仔细,且都有颜色,&bsp&bsp淡雅清新,&bsp&bsp给出的宣传简报上还特意说“可作为书签,&bsp&bsp夹在纸页中使用”
啧,&bsp&bsp只是换了个纸,顿时感觉用途都变多了。
更别提那些舆图、人物小传哪个读者不想多从文修那里了解一点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消息
全套的价格比起一般的书册是贵了一些,但也没贵太多,看里面的新内容,多值。
据说这些都是翡不琢先生的提议,先生在商业经上也颇有道行啊。
管事喊了句“开售”,等待的人们便立刻七嘴八舌地开口
“我来一套千金”
“买上下全册可以赠后传,是这样吧”
“我已经有一本上册了哎呀,怎么封皮都变漂亮了算了,买吧。”
“老板娘,全套真的有赠册吗”
书册流水一样地卖出去,读者们的问题数不胜数,管事忙成陀螺,说得口干舌燥,一上午过去,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扬州。
此地翡不琢的读者群体还没铺开,因此只在城中的两家书亭有售,一家琅嬛、一家别派的。
能在头天赶来的,那都是忠实书迷了,乍一看队伍也排了百十人,颇为壮观。
“这是哪家文修卖新书了翡不琢,诶这不是那个那个琅嬛的魁首”
有行人好奇驻足,看着书亭外贴的简报,“外传,嗬,还有绣像赠张听起来真新鲜。”
有些行人来了兴趣,便也排进了队伍里。大雅尤尚书风,有时候哪怕是没听过的文修,一时兴起买一本书回家也是正常的事。
别的不说,这书封买回家摆着就赏心悦目。
另一条街的书亭也是同样状况,队伍渐长,引人注目姜三娘今日一上街,就注意到了这个不同。
姜三娘今年十四岁,目前是琅嬛慈济堂的一名孤女。
今日琅嬛小书院休沐,她便得空出去寻找活计。她的上一份活儿是书亭打杂的下手,但那书亭的老板娘说自己也要去做辑书修,便将书亭退了,新来的老板嫌弃她是只有十四,又是个女孩,便不与她续约。
扬州城富裕,但像她这样的女孩子,还是很难找到活计。店主们收女伙计,都喜欢收家世清白的平民女子,而孤女一听上去就不稳定,且她还年岁这么小。
姜三娘两年前第一次出门找活计的时候,只有一个男人说可以收她,让她干的活叫作什么“瘦马”而她回去与堂主说了这件事后,堂主摸摸她的头,没说什么,但第二日便上报官府与玄灵阁,抄家伙去把那个男人以及他的同伙抓了起来。
“在我大雅,还敢做这等营生”
姜三娘自此便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东西,出门多了几分警惕。
其实在慈济堂吃住从不短缺,但她却总是想多赚点钱反正上学也没什么意思。她十五岁结业之后肯定是不再继续学的,不如早点找个谋生手段。
她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摸了下怀里的自陈书,犹豫要不要去找书亭店主自荐。
“阿娘,我想要的就是这个”
有个小姑娘扯着娘亲过来,兴奋地介绍。她娘亲说“你现在才多点大,能看得懂字吗”
小姑娘“但是这本书长得好看嘛”
那位娘亲看了一眼,忽然道“咦,这文修好像是那个写二小姐的翡不琢”
她像是来了兴趣,思考片刻,便也带着小姑娘排进了长队里。
翡不琢
姜三娘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但她向来不关注话本,对不上号。她看得有点羡慕那小女孩,不由得上前几步,贴着琉璃窗往里看。
那本书装帧的确十分精美不,她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两本,后面还夹着一本更薄的册子。三本用一道漂亮的镂空雕花腰封束了起来,封皮也与她见过的书不同,纸质偏硬,且十分光滑,似乎是可以防水的。
封皮上有一个彩色的绣像仙子,只是那仙子不知为何,留着一头短发,看起来很怪异。
姜三娘下意识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她十二岁刚来慈济堂时,头发也是这样的。
鸨母将她养大,慈济堂却“威逼利诱”低价将这一批女孩子赎走了,于是鸨母便骂她们没良心。她不知道怎么做,就学着那些戏本子里唱的,将头发割还给她了。
小孩子的想法真是难以揣度,现在要姜三娘说,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当时堂主看见都被她惊呆了,后来进了慈济堂后,有很多人嘲笑她,说这是“罪人的头发”,然后被她挨个揍了回去。
现在三年过去,头发已经长回来,但当时那种被议论的感觉还萦绕在她脑海里。
这个书里的女主角,又是为什么要割发
姜三娘挪动到书摊前,翻了几页书亭老板用作展示的本子,看到女主角的名字叫“柳玉钗”。
啊她听过的。上个月慈济堂里戏班子来唱的真假千金,里面的那个仙子就叫这个。但是当时的戏里,这个真千金并非是短发。
而且这些字,她几乎都能看懂,也能理解意思。真神奇,她在书院里总是学得最慢的那一个,入学太晚,很多东西都听得云山雾绕,也因此更讨厌听课,年纪不大就出来找活计。
她从来没有喜欢过读书。但是
姜三娘看了看售价,意外地发现不算太高,但对于她来说还是有点贵价。她握紧了袖子里的荷包,心里挣扎了半晌,往后走排在了那对母女后面。
这一排就是半个时辰
队伍缓慢挪动,姜三娘忽然有点后悔,可又舍不得走。终于到她,书亭主惯例问“你要什么”
姜三娘横下心,指向那本千金登仙,再点了点自己的喉咙,比了个手势,从荷包里数出钱来。
书亭主愣了一下,很快把书递给她,心里不由闪过一句话这么玉雪可爱的小姑娘,竟是个哑巴
这就是姜三娘时常被各个店主拒绝的另一个原因了。
本来看她生得好看,做个小二之类的也不错,但不会说话,就只能打扫卫生,做做苦工了。
而姜三娘不喜欢读书上学,很难说是不是也有哑巴的因素。
虽然事实上,修炼的文字并不拘泥于形式,但民间会有一种说法,觉得哑、瞎、聋等是天生不被仓颉神和文仙亲近的证明,要不然怎么会比旁人少几种接触文字的办法呢
连那个鸨母都懒得教她写字,明明她为了让其他姑娘“卖的高价一点”,会教导一些诗书的。
堂主三番五次劝她好好念书,姜三娘每次都充耳不闻,好像这样就可以说自己只是“不喜欢”,而非“不配学”。
姜三娘抱着书跑开,心跳得咚咚响。她拆开了腰封,夹页里一张金色描边的绣像掉了出来。
那短发的仙裙少女望着她,身后是金色云海,眼中是无边剑意。
姜三娘摸了摸墨字,心神有些恍然。
这么漂亮的书,是她的了。她买的第一本书,花了她好多钱啊
翡不琢。姜三娘在心里恶狠狠地想,如果不好看,以后就讨厌这个文修
皖州绩溪,银杏楼。
“道友,你的金纸是哪个角色”
“我是柳妹哈哈哈哈,我一次就买到了”
“可恨,我已经有三张金纸都是剑客少年了”
“我想集齐十二张金绣像,有没有道友愿意交换的出价我来买也行”
银杏楼的都是资深书友兼不差钱的豪客,他们在发现了金纸之后,立刻就兴奋起来,有不少人都立志要凑齐十二张。只可惜,现在有钱也没用,因为皖州许多书亭都已经卖脱销了。
沈瑜下手快,一次性就买了三十本,幸运地凑齐了。金光闪闪的一排摆出来,分外壮观。他自豪地扇着扇子“不瞒你说,其实我还有两张柳妹”
而后便享受地沐浴着众人艳羡的视线。
沈若伊今日休沐,出了家门便直奔银杏楼“哥书买了吗”
沈瑜把书推给她,沈若伊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连封皮都没来得及仔细看。她对正文了若指掌,直奔外传。
三章外传,第一章就是正文结束的十几年之后了。
开篇,剑阁的一群弟子们上课传纸条被抓包后,在静室里罚抄。他们抄着典籍,讨论起书里的“玉上神”来。
“修界百年无人飞升,你们说玉上神在天上会不会无聊孤寂呀”
“夫子说不能议论玉上神,她都能听到。”
“我听说,青环剑尊和玉上神曾经是姐妹呢但是我问父母,他们都不准我提这件事。”
一上来,沈若伊便发现外传笔调要比正文欢快许多,有一种“回首来看往事轻松”的感觉。
剑阁弟子们的对话简直能让她联想到自己在书院的日常,恍惚间,好像那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一般。
“不是说玉上神无所不能吗能不能给我把这道题做了”
“你想得美你怎么不求玉上神给我们把书也抄了”
“抄自己的历史吗哈哈哈。玉上神那么优秀,肯定没被罚过。”
当年的少女,如今已是课本上的英杰人物。
沈若伊看得可乐,心想,柳玉钗也不是没被罚抄过书,你们把上神想得太不食人间烟火了。
她不由得有种优越和满足感看,我比你们了解柳妹
少年少女们偷偷非议上神,书抄了一半,又纷纷去看蚂蚁搬家了。但回来时,却忽然震惊地发现自己的书真的被抄完了,那道题旁边也写了解答过程
沈若伊眼睛一亮,柳妹是下凡了吗翡不琢用先生这种方式切入,太有趣了
伴随着年轻人们的惊呼,外头的剑阁长老也从灵器中观察得出了这个结论柳玉钗回人间了
这是她飞升以来第一次回人间,顿时半个修界都被惊动了。
翡不琢的视角便回到了已经成为玉上神的柳玉钗身上。沈若伊先前看他人的角度,多少也觉得柳妹现在“不一样”了,但现在写柳玉钗的心理活动,她便又开心起来不管如何,柳妹还是那个她,一直不曾变过
剑阁举办了隆重的迎接仪式,柳玉钗身形显现,朝曾经的师尊神女行了一礼。柳青环并没有出现,似乎是下山处理案件去了。
被问及仙界如何,柳玉钗便微笑着比了个静默的手势仙凡之别,不可言说。而后道“此次,我只是回故乡看看。”
柳玉钗只是随性而为,但她一句讲解一句指点,就被修士们奉为金科玉律。她如轻风,来去自如,可在旁人眼中已是高不可攀的上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