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我无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魔法交换生(11),我欲修仙,日更三千,薇我无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克想象了一下这个场面,不禁暗骂了一声“操”给自己壮胆,然后到酒馆里去和人群坐在一起。
旁边的人也在聚精会神看报纸,见状心领神会,和他靠得近了一点。
文中兰清等人依照老人的说法离开去往隔壁街——“你们最好子时之后找个地方住下别出门,隔壁街就有客栈。”
路过时,长街尽头正巧就在举办一场丧事。
仪人吹弹乐器,满街白幡,灰黄色的纸钱高高扬起,在空中慢慢烧成灰烬。
兰清向小丑和女王一一解释这些都是什么,顺便也是崔渡在向费里格的读者们介绍。
汉克咕咚咽了下口水,感觉背后发寒。
三人止步让殡仪队列过去,到尾部时,却突然看到了刺目的红色。
竟然是纸做的花轿和纸做的新郎骏马,还有一对作新娘新郎打扮的纸人!
它们被仪人操控着做出了婚礼的全部流程,苍白僵硬的纸扎脸蛋上涂着两抹可笑的红晕,喜气洋洋中透着一丝诡异。
最后一步“洞房”,所有的红色都投入烈火,烧了个干净。
“这是什么风俗?”女王问道。
兰清呆了一呆,迟疑“我没有见过,大约是本地特有的。”
问过路人之后得知,纸人的形象是棺材里死去的那个老太太和她更早死掉的老伴。
两人的名字兰清都记得,在先前那本记载县中大事的书里有写,二人登记做了夫妇,但没有举办婚礼。
难道就是因为生前没有,所以才要在死后举办婚礼?
此地的风俗真是好生古怪。
如此到了客栈,远远还能听到唢呐声。
“啊……外来的客人,稀客啊,稀客。”
“里面请,里面请……”
老板娘的声音一卡一卡的,死板又缓慢,仿佛生锈的唱片。
“咱们县里,夜里子时后就不得出门。”店小二慢吞吞地说,强调的内容和老人说的一样,细细的眼睛、弧度不变的微笑就像画上去的一样。
三人目前不打算挑战这里的规则,安安分分交钱住下。钱是衣裳里自带的银两,老板娘找了些铜钱。
客栈虽破,色调却不阴暗,让兰清心中生出些许安全感。
书外的汉克也心想,难不成这是一个“安全屋”?有些巫师写的冒险里会有这种设定,据传最早来自大雅几年前的文昌大会,是那个大雅文仙搞出来的。安全屋里不会有鬼怪侵扰,参与者无限安全。
——这份安全感结束于进了单间后。
小丑惊呼“铜钱怎么变轻了?”
兰清一看,脸色顿变那不是变轻,而是变成了冥币!
刚刚才被科普过什么是纸钱的汉克“……”
痛苦面具。他宁愿什么也不知道!
小丑手一抖,纸钱顿时撒了满屋。死人才会用冥币,那么楼下的店小二和老板娘还是活人吗?
女王脸色惨白,一路走来她们没有遇到一桩血腥惨案,但无形的恐怖却如影随形,比《巨人的花园》还要迫人。
三人都不敢分散睡了,只睡了一间屋子。谁知夜里,小丑听到了隔壁有动静。
那屋子本该是她们开的另一间房。
先是门被风吹开一样的“吱呀”一声,接着是脚步声,簌簌的、细微的,还掺杂着衣摆摩擦地面的声音,像有个人慢慢摸索着走了进去。
听得人寒毛倒竖。
三人看了看那略显破旧的钟表,上面的时间离子时还差半小时,女王便主动道“我出去看看。”
她按照兰清所说立下规则这间屋子和门口一米范围内邪祟不可侵。
轻轻推开门,女王只探出半个身子,先小心翼翼地左右看看,长廊黑暗无光,什么怪物也没有。
她正松下半口气,却忽地感觉头顶有冷风吹来。
抬头,只见一道血色的影子高高浮在门框上方。
那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鲜红的嫁衣!
——“咳咳咳!”
汉克心脏狂跳,一张口却不是大叫骂人,而是咳嗽。因为这不是被吓的,而是被身边那位老兄突然掐的。转头一看,对方也刚好看到了这第三章的结尾处,正吓得面如土色。
老兄还“啪”地合上报纸猛灌啤酒,一米九的雄壮身形哭丧着脸“我再也不看崔渡的了!”
汉克“……”
谢谢你,缓解了我的恐惧。
……
这一日汉克两人的经历并非个例。
据八卦小报调侃,这日看了《鬼嫁衣》的费里格人,有八成都患上了“出门恐惧症”,走出门前要先抬头往上看看。
对于大部分欧罗巴读者来说,其实大雅文化并不陌生。本世界的大雅处于绝对强势的文化输出地位,是外邦文修们向往的文化中心、“世界灯塔”,甚至外邦文学作品里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就是去大雅游历、功成名就。
但是那些民俗的细节是难以传播开的,他们知道大雅人结婚穿红衣,却不一定知道龙凤蜡烛作何用、红灯笼怎样摆、天地怎样拜……
正是这样“懂了又没完全懂”,看《鬼嫁衣》时才别有一番惊悚。
“懂了”代表他们可以完美理解到那些元素的恐怖之处,“没完全懂”则更能对封建礼教中压迫人的细节感到陌生和害怕。
【我宣布《鬼嫁衣》比世界一更吓人!】
【不敢去盥洗室了,上帝啊,不会灯一照照出一个红嫁衣吧……】
【本来以为没有血腥场景就不可能吓人的,结果是我天真了。】
有时差的大雅更早看到了更新,岑枝率先写书评宣传,对于密室逃脱的“老朋友”鬼新娘,大家反响也相当热烈。
还有好事者不辞辛苦收集了先前《巨人的花园》时费里格小报的读者评论,翻译到书友会里,引起一片欢乐;同样的,在大雅的外邦修士也会寄回消息,翻译这边的评论,翡不琢的马甲已然摇摇欲坠。
两边小范围内一起讨论追更,别有乐趣。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当晚,一篇名为《揭露崔渡真实身份——远跨重洋的骗子!》的文章登上了费里格的报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