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0章:千金要方,大隋第三世,碧海思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航海事关千秋万代,更关系到即将出海的五千名士兵和船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对于身为皇帝的杨侗而言,也只是众多大事中的一件而已,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在各种航海物资上,给予他们最好。
安排妥当,又全身心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忙碌之中,每天都在接见前来述职的各地郡守,了解各郡情况,听取他们对来年的规划,和朝中重臣反复推敲各郡太守呈递上来的建设计划和方案,另外每天也询问北方各地的雪情,以前每年寒冬之下的雍州、凉州、并州、幽州、辽东等地都有不少人冻死,不过随着棉花、棉衣的的普及,这些年都出现了一些改观。
另外就是随着张掖、灵武、雁门等地的煤矿在十多万奴隶常年开采下,早在河流冻结前,通过水路源源不绝的运输到雍凉幽并等地,加上土炕制作之法已在民间推广,所以这个冬天虽然寒冷,倒是也没有出现大面积冻死现象,以前每遇大雪必然饿殍遍地、横尸处处的情况已经消失了好几年,偶尔出现几例,也在能够接受的正常范畴之内。
也因这一点,在民间推广棉花种植、土炕技术的杨侗,在北方大地的名望节节攀升,凝聚力、统治力更是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百姓就是这么实在,只要你能让大家过好日子,大家就会拥护你,杨侗这个名字虽然在收复未久南方士林仍旧褒贬不一,但在冀州、幽州、辽东、并州、雍州、凉州这些统治已久的北方大地,反对他的声音早已绝迹,要是有人敢在这些地方谩骂杨侗试试,那就休怪百姓们为何把你毒打一顿,也别怪地方官员为何不管。
更重要的是,随着恢复安定的北方,在杨侗的治理下越发繁荣,原本因为战乱而逃到益州的雍凉百姓开始回流,并且带回了许多生怕战火荼毒的益州百姓,仅是李渊逃回成都这短短时间之内,就有两万多户益州百姓对伪唐不抱信心,纷纷逃到汉中一带,在专管流民的杨侑的规划下,这些人已经陆续迁去江源、河源安家,对于这些流民来说,有个方寸之地立足已经千恩万谢了,至于在何处安家,他们其实并不在意,更何况朝廷还许诺他们,减免三年赋税,这已是格外开恩了。
根据杨侑预计,只要李渊父子不阻拦,以后还会有更多益州百姓北上。加上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往来于大隋和西域的胡商也带动不少西域的流民向大隋迁徙,成为大隋子民,只要雍凉一直这样稳定下去,雍凉繁荣的局势不可阻挡。
百姓们如今人人有田有地,更因曲辕犁、筒车的推广,只要努力一点,温饱自然不会成为问题,且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使百姓连年结余,日子也渐来渐好,平素亦能请左邻右里修葺一下房屋,故而雪虽然下得很大,却甚少有房屋倾颓坍塌,无家可归者更是少之又少。再者底子打得好,朝廷任命的官员又是实务干吏,这场大雪下到来的时候,各地官吏衙役便纷纷出动,帮助维修加固房舍,给受灾百姓安置住处饮食。
百姓扶额称庆,逢此明君主宰的盛世,又有如此务实官员,幸何如之?
日子好了,安居乐业关中百姓喜气洋洋的拿着山货前来大兴城,卖空之后,先去衣肆给孩子买件新衣,再去笔行给孩子买些笔墨纸张,接着去布行扯几丈布,再去肉行割些肉……
反倒是那些闲得蛋疼的文人骚客趁着大雪纷纷组团出城,或往终南寺庙、华山道观吟咏梅雪;或是寓居骊山民宅,以骊山史烘托当今盛世,一时间倒有不少诗篇问世,使得这个关中文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极是活跃。
只是每当此时,总有人抬出杨广、杨侗的诗词文章前来品鉴,这也往往使那些写出佳作的文士满腔郁闷。
这根本就是令人绝望的相比……
杨广和杨侗这对祖孙的文章诗词不用别人拍马屁也是顶级的好,尤其是杨侗更牛了,不写便罢,但有诗文词章问世,必是传世经典,更让人玩不起的是他写得好也就算了,偏偏还体裁丰富、诗风繁多。
与杨侗同生一个时代,是文人的幸事,因为他们生在无数杰作诞生的时代;同样也是文人最大的不幸,只因大家还在山脚的探索的时候,怀古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行旅诗、情诗、山水田园诗和各种意象全被他写到了让人难以企及的巅峰;甚至连怨妇诗也被他给祸害了,谁的闺怨诗赢得了《怨情》?
大隋文人的绝望之感,杨侗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意,那只是偶尔出口成章,或是哄哄老婆的玩艺而已。让大隋百姓过好日子、有病可医、有书可读才是他的主业。
此时,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甘露殿接见神医孙思邈。
见面过后,孙思邈将一叠厚厚的纸张呈给了杨侗。
“这是何物?”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大半辈子都活在乱世之中,正因为见过刀光血影,早已不将红尘琐事放在心头。他认为利用有限的精力多研制一份药剂、甄别一个药方、多把一个患者从阎王爷的手里拽回来,便是无与伦比的成就。一张张可以救死扶伤的药方才是生命的真谛,权力功利之心早已淡去数十年,虽然挂着医学院学士之名,可他为让自己的医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年大半时间都在行走天下,体察各种疑难杂症,杨侗认识他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上疏,感到有点奇怪。
“圣上,此乃卑职大半辈子收罗到的各种药方,有调理气血方子,也有治疗伤寒秘方,还有一些方子是从古籍之中获得,尝试之后加以整理归纳,并且根据数十载行医经验对其增补删改。”
“哦?”杨侗连忙低头去看,第一张纸上写着几个飘逸工整‘《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看到这几个字,杨侗顿时心跳加快,这难道就是流芳百世、名标青史的《千金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