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2章 房产中介(求订阅),拼搏年代,白色十三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雅由低开始,根据吕冬这人的实际经历和追求实际的作风,逐渐展露自身的优势:“我和柳洁从事房地产销售多年,有丰富的经验,还有不少公司的前员工和其他公司的销售员,愿意跟着我们出来创业,这样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不是街面上一般中介店的人员能比的。”
她称得上厚积薄发:“在各区的房管局,甚至在泉南周边几个城市的房管局,我们都有相熟的人,银行信贷部方面,相熟的人就更多了,这些在新公司初期,不会成为业务的阻碍,还可能成为助力。”
吕冬买过房子,大致了解房产交易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比如说关键的贷款。
在太东这么个地方,不管你想与不想,有没有人脉关系,办事的效率真的天差地别。
这些都是秦雅和柳洁从业多年的积累,也确实是她们的优势。
吕冬虽然没说话,但心里在嘀咕,秦雅不愧是做销售的出身,这一段段话术,比吹我的公司怎么样怎么样强多了。
秦雅笑着说道:“房地产业的前景,吕总不也一直看好?”
这件事,吕冬都没法否认,因为经秦雅手购入的房子,就差不多有十套了,要说不看好房地产市场,那是侮辱人的智商。
说完自身优势,秦雅又说大环境形式:“当年在大学城的时候,学府文苑的房子一开始很难卖,但大学城管委会和各所大学联合推出的一个政策,却让附近小区的房子短时间内销售一空。”
吕冬当然知道,因为最早的时候,就是他跟杨烈文提的建议,杨烈文以此作为大学城工作的突破口,打开了上任后的局面。
秦雅笑了笑:“当年这项政策,在大学城还有一定的开创性。但现在,泉南几乎所有的学校,尤其中小学,入学资格都与房产捆绑在一起,为了后代,为了孩子,人愿意掏空三个家庭的积蓄,城外的人想走进来,城内的人想要进排名靠前的名校,这客观上繁荣了房产市场交易。”
说这么多,其实她就想告诉吕冬,这一个并不崭新的行业,这一个即将成立的公司,未来大有可为。
但对人直接说大有可为,根本没法打动人,一项项一条条说出来,可信度更高。
柳洁这时再次把一份资料放在吕冬面前,说道:“吕总,我和秦姐过完年后,趁着工作交接有时间,专门跑了一线市场,去了泉南最大的两个居民聚居区,甸柳庄和工人新村,已经完成房产改制的房子,过去两年转手率超过百分之十,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还有些条件比较好的人,想要卖点旧房子,更换环境更好的新房子,我们不会缺少房源。”
“我和秦姐还有份资料,来自近几年各家房产销售的统计,其中很多人有意购房,却最终因为价格等众多因素放弃,这些都是潜在的优质客户资源。”
不得不说,秦雅和柳洁在这个行业内的履历,为跳出来创业,带来了太多便利。
吕冬虽然没说话,但对两人所说还是比较认可的,而且在他的印象里,这个行业确实大有可为。
最为典型的,曾经2010年以后的青照县城,如果问街上的门店,哪一行哪一类最多,找十个人过来,十个人的答案九成九一致。
答案就是房产中介!
哪怕是个县城,还是老县城,任意一个小区边上,没有个两三家房产中介,绝对罕见。
一百米的街道上面,有个五六家房产中介,更是司空寻常。
有市场才会有这么多门店。
吕冬放下手里的资料,说道:“秦姐,说说具体的吧。”
听到这话,秦雅松了一口气,有种中考时看到分数很高,却又不知道能否过中专线的感觉:“目前,除了我和柳洁,还有二十多名前同事愿意一起投资创业,他们的资金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们本身是一股很强的力量。”
她想到这话刚说过了,没再重提,转而说道:“我打算连锁开店,就像吕总的餐饮店铺一样,在公司开张的一个月内,在泉南的居民聚居区,开店规模至少二十家,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抢占泉南市场。”
柳洁接了一句:“先发往往能带来巨大优势,让后来者疲于追赶。”
吕冬想了想,干脆问道:“秦姐,你希望从我这里拿到多少投资?”
秦雅不自觉攥紧拳头,指甲都快掐进掌心的肉里:“吕总,我和柳洁有些积蓄,还把房子抵押了出去,其他人能凑一部分,您只要投资150万,我的计划就能真正实施起来。”
吕冬继续问:“后续会不会融资。”
秦雅知道,这个时候乱说话,可能会丢掉跟吕冬间不多的信任,说道:“有可能会,如果吕总愿意,融资您肯定有优先权。”
“我明白了。”吕冬说道:“这样,我派人与你们谈具体的事务,占股,分红,权限等等,你们保持手机畅通。”
秦雅松了一口气:“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