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新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崔浩之忧,持剑,浮世新客,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魏历,太和三年二月末。
新帝元恪虽身在酒泉,但来自洛阳的一封封奏折还是经由监天司与地网两部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他的案头。
南梁发生的内乱元恪已悉数了解,监天司和地网在南梁京城搅动的风雨初见成效。
于大魏而言,这是件好事,避免了大魏腹背受敌的局面出现。
而除此之外,南梁自身内部的矛盾远比他预料的要严重。
镇守南部边境的左卫上将军独孤崇也连发两封密信,其一是关于南梁局势的变化,另一封则和蠢蠢欲动的齐州高氏及清河崔氏有关。
尤其是后一件,是亟需解决的大事。
崔浩作为三朝元老,元恪对他一向很尊重。
也因为念着这层关系所以元恪登基以来一直没有对清河崔氏太过苛求,而如今崔氏一门不仅不知道约束反而愈加猖獗,敲打也就成了必然。
外部的隐患至此其实算是完全解决了,所以再无需瞻前顾后的元恪下旨独孤崇及留守洛阳的太尉元爽、御史大夫卢文渺严密盯防两大家族动向,必要时准许他们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四字已明确表达了元恪对于两大家族的态度,他们的表现已经到了朝廷不能容忍的地步了。
由于几近与家族断绝联系,故而丞相崔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直以来都专注于编纂国史,便是外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依旧不关心。
此外,崔浩还严厉约束自家子弟在京城低调但求行事,如有不从者家法处置。
崔浩的一系列态度与反应其实在百官意料之中,这既是一种自保也是在向朝廷示以和善。以崔浩的地位,只要他不犯原则性错误,颐养天年、安稳终老皇帝还是会允许的。
大魏,洛阳。
在大皇子夺位失败之后,丞相崔浩其实并没有遭到贬谪或是削职。
在外人看来丞相崔浩已然失势,但若追本溯源他崔浩仍旧是丞相,仍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更像是自己主动退出了权力中心。
当然,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结果,包括崔浩自己在内。
而随着崔浩的失势,昔日门庭若市的相府如今几近冷清,寻常时候几乎没有宾客到访。
原本亲近崔浩的朝臣如今也唯恐避之不及,唯有太尉元爽及御史大夫卢文渺还经常上门拜访,当然二人行踪隐秘不会让外人知道。
崔浩也难得亲近,没有朝事烦扰他反而可以一心编修国史。中文網
今日散朝之后,元爽和卢文渺又一同来到了丞相府。
府门外早有小厮在候着,二人下了马车后便被径直带往了大堂。
崔浩知道二人今日要来,所以已经提前摒退了闲杂人等,独自在大堂等着。
见二人被带来后,崔浩起身相迎。
三公依旧是三公,并未因为站队问题而有所嫌隙。
崔浩虽说站队大皇子元稹,但那也是因循祖制。迂腐也好、固执也罢,并非他崔浩因着一己私利。
「元大人、卢大人。」崔浩先一句道。
闻听此,卢文渺忍不住笑道:「崔公今日怎的这般客气?」
二人言语之间多少都有几分调笑,所以卢文渺言罢崔浩也跟着笑道:「你们既为我来,我又何敢怠慢。」
说着,崔浩招呼两人各自落座。
各自坐下后,元爽看向崔浩缓缓道:「崔公已经知晓了陛下的旨意?」
崔浩摇头道:「只是知道陛下有下旨,具体内容还不知晓,这部等着元大人告诉一声嘛。」
元爽闻言随即笑道:「即便不知,崔公也猜到了一二。没错,陛下
的旨意的确和清河崔氏有关。」
即便早有预料,但真的听到元爽说及清河崔氏之时崔浩还是心头一紧。
不过这般反应他并未表露在脸上,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人,喜怒不形于色早已炉火纯青。
「陛下有何指示?」崔浩平复了心绪后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