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飘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你直接明抢好了,逐鹿从战国开始,渔歌飘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乾惊愕道。
“那不好吧,普通商贾怎么活啊?”
张雨梦立马不说话了,对这种东西她也不是很懂,无非是增加商队数量就能增加收入嘛。
可现实并不是如此。
每一个政令的改变就是一次涉及到利益的分配,你多吃一点,别人就少吃一点。
虽然辽东那边没什么商贾,可尚国的商贾,杨乾可没杀多少,蛋糕变大的有限,贸然鼓励经商,可不是明智之举。
事情就先搁置下来。
杨乾也觉得,商贾这边确实需要增加。
云通郡大力发展漕运,可也只是从云通郡一直到苔黄郡,如果能将这条运河往南修造。
那岂不是,贯通南北的,比京杭大运河还长的运河?
如此一来,不光商贸发达,甚至南北文化沟通也易于统一。
没几天的时间。
大量士兵辅兵以及破虏军的士兵被征兆,开始在洛邑城外修造简易建筑,特别是栅栏。
就跟军营一样,可惜这样成片成片的建筑都是对内防守,几乎将整个洛邑城都包围起来。
经过数月的磨合,尚国士兵已经主动融入进来。
军营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但在杨乾的主导下还是有一些兴趣活动。
比如七天为一周,每五天训练,放假两天,虽然没地方去,但军中也会举办一些兴趣班。
比如读书写字,下棋,做游戏,或者是摔跤,标枪,弓箭的比赛。
赢了或者拔得头筹,也有一点酒或者水果罐头之类的东西奖励,甚至还有胡麻油,香皂之类的奢侈品提供。
这些工业产品,云通郡不缺,缺的是如何让将士们觉得不无聊。
当边军的士兵了解中原士兵后,他们都发现,虽然这些小个子士兵体魄不如他们雄壮,但这群人的性格非常坚韧,脑子也很灵活。
而尚国士兵也发现,这些北方大个子,不打仗的时候,都是一脸铁憨憨的样子,只要不惹毛了他们。
他们还是非常友善的。
熟稔之后,一些北方士兵也多了中原的朋友,中原士兵也找到了一些北方的朋友。
习俗,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交流起来。
这就是杨乾想要看到的。
晚上的时候,虽然睡的比较早,但他们每天晚上都会熟读一些杨乾编纂的书籍。
大家都是一家人。
虽然习惯不一样,但文化是同根同源,血脉也是同根同源,反正就是一阵嘎嘎学习。
随着农用机械通过船只运送到。
士兵们又有事情做了。
除了数万精锐不用干活,其余的士兵则纷纷加入了热火朝天的建造队伍。
开垦荒地在古代是要人命的事情,可在云通郡的机械帮助下,大量泥土被开垦出来,后面立马会有马车过来,上面站着士兵,将一勺勺沤好的肥料撒出去。
今年估计是没机会了,得让肥料和土地好好融合后,明年才能种地。
一个个牲口养殖场也建造起来。
大量的官员入主洛邑,按照中原各国的经验,那必然是要发生冲突的。
哪怕大王的诏令又如何?
这个地方虽然不发达,可也有大量的士族,地主。
造成冲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无非是因为利益。
但这些官员却跟别的诸侯国官员完全不一样。
他们对自己身份非常认同,也有集体荣誉感,加上经常培训学习。
都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将所有士族和土地以及土地较多的农民叫过来,集合一起。
然后推行政策。
下面的士族,地主以及农民纷纷看向高台上的官员,他们不敢太大声讲话,只敢小声嘀咕和抱怨。
毕竟,旁边站着近千大军,谁敢乱来。
还有武安侯那吓人的名头。
官员高声开始朗读。
“我们大夏,云通郡武安侯管辖的地方,土地制度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接下来由本官来告诉尔等。”
“第一:有自己土地,十亩以内我们不管,超过一百亩,每超过的一亩,每年需要交纳洛邑平均粮产的五成上缴。”
顿时,下面人的脸色纷纷色变。
尼玛,你还好意思说这是交税,不知道的还以为明抢呢。
这武安侯,新可真够黑的。
特别是一些士卒,脸色黑的就跟锅底一样。
“第二:土地不得私下买卖,可以溢价三成卖给官府,违令者,家产,土地全部充公,土地买卖数量巨大者,家产土地充公后,全家入奴籍。”
“第三:私有土地可以置换成租赁土地,一亩地可以置换两亩,为期三十年,三十年后收归官府。”
“三十年后想要继续租赁,则按照个人份额租赁,如有立功表现,可以增加租赁份额,孩子生的多也可以增加租赁份额。”
“第四:租赁的土地,所有税收加一起,每年收成的三成,人头税是半成,三年后,只需要两成税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