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友若之谋,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深幻,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袁谭和袁尚虽然不如父亲袁绍,但好在他们也还是有一些袁绍所未能有的优点,那就是能够更为谦虚的纳谏。
当然这也未必是他们自己愿意,毕竟同样是少谋多断,袁绍是刚愎自用所以经常性会因为自以为是判断错误,但也不乏对的时候,而且靠的不是瞎猜的确是自己的分析见解,而袁谭二人却是真正的“少谋”,很多时候是不得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则连决定都做不了了。
这一次也是一样,吕布携十二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跨界而来声势浩大,令人想不知道都难,目标更是众人皆知,而在知道这消息的片刻后,分隔一地东西两边的两兄弟居然做了一模一样的决定,召集所有手下文武,前来商议事项。
当然两人各自手下肯定是不同的,除了之前就已经脱离了袁绍的麴义、逢纪、牵招还有在邺城随袁绍一起逃跑最终却被俘虏的许攸、陈琳等人,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当初还在袁绍麾下的时候,就已经在两位公子中选边站立的那些人,现在自然也跟随各自早就选好的少主。
像是淳于琼就属于大公子袁谭这一边,而郭图则是跟着袁尚,这时候也没有意外都分别跟着出来了。
不过在两边同样的商议、同样的一番混乱的讨论之后,结果却又是惊人的相似,面对来势汹汹的吕布,他们想不到任何能够抵抗阻挡的可能,唯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就是投降,要么就是弃地北逃。
此时幽州境内一片混乱,吕布似乎无心去管制,任由百姓流离失所、山匪作乱,而各地官兵与那些贼寇也差不多甚至更甚,在许多当地百姓眼中,这边官府的人马也就是披着统一的官府外衣的土匪罢了。
自常山国往北而去,正好就是幽州境内,所以两人如果不想投降,真要逃跑这里当然是最优甚至是唯一的选择。而且看起来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他们完全可以以当地百姓的救世主的身份降临,到时候就可以直接一步获得民心,在此直接安定下来了。
但吕布难道看不到这一点,贾诩他们难道看不出来这一点。看到了又为什么不加以阻止?这其中当然是有原因的。二袁或许是没什么眼光看不出来。但在他们手底下人却不是没有那样有见识也有谋略之人,譬如跟随了袁谭的荀谌。
荀谌字友若,从姓氏与表字中就可以看出来。此人与荀彧荀文若关系匪浅,事实上这二人正是兄弟,而且相比于荀彧迟迟没有“下家”,荀谌早便选定了袁绍,而且因为颍川荀家的背景关系,倒也颇让袁绍看好了一阵。
可惜地是,因为时局的变化,与吕布所熟知的那个历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袁绍与韩馥一开始的关系,导致了不管是谁过去,都没有办法劝服韩馥让位袁绍为冀州牧,自然而然荀谌失去了属于他最好的一个表演机会,再接下来又不知什么原因,始终没有能够让他一展所长的舞台,竟然在袁绍手下生生的默默无闻了数年时间。
很多人都说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有才早晚有一天能够出头,但实际上这世道上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不计其数,可最终真正能够出头的也只是那么一小撮,相比之下更重要的反倒是一个机会,而这荀谌显然就欠缺这么一个机会,要知道地是袁绍手下并不缺谋士,一个田丰就不会比吕布手下的陈宫等人差多少,这荀谌没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机会,又不像是许攸、陈琳以及田丰这样早就被袁绍看重,再加上袁绍本也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主公,自然而然在始终没有好的机会也没有多少出彩表现之后,袁绍就从最开始对他的兴趣到,后来的冷淡最后直接压根就忘了自己手下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一直到最近袁绍死后,袁谭急求谋主,荀谌才逐渐登上舞台崭露头角。
这中间当然也有些渊源,因为袁谭早就跟随袁绍开始出征的缘故,与那些军中将领的关系更好,还有如同许攸、陈琳这样同样是一早就跟着袁绍的老人,但随后的许多文人谋士,却多是偏向于袁尚,譬如郭图,所以一直以来袁谭能够依靠的大部分都是武将,可以让他问计问策的其实只有一个许攸,毕竟陈琳文采风流谋略乃其短处,现在这两人都不在了,淳于琼等武将领兵作战执行军令还可以,要他们规划应对策略显然不太可能,这时候刚好跟着袁谭一起离开的荀谌就等来了属于他的机会,而且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时候他还不能把握住,那就真地是自己没本事了。
如今荀谌的话在袁谭那边的分量越来越重,这都与进入赵国之后,一直到将两郡国划分东西两边分化而治这一期间数次与袁尚的口水战中,荀谌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关系,而且荀谌也帮助袁谭识破了几次袁尚那边的小图谋,逐渐被袁谭当成了心腹谋臣,这一次自然也被召集过来,并且在混乱的讨论出那两个所谓的结果之后,袁谭第一个就对始终静默不言的荀谌问道:“那吕奉先大军此次来势汹汹,吾以为很难硬挡,这两条退路都有可取之处,那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