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观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3章,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墨观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843章</p>

这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上次发生这种情况,还是在上一次……也就是杨清源在岳王庙中,或于师赠予湛卢,湛卢认主的那一次。</p>

湛卢剑中的儒家浩然之气自动融入杨清源的经络之中,使得其原本的道门武学根基变化,以道为基,以儒为皮。</p>

在融入的同时,也让杨清源的修为根基更加扎实。</p>

但开始这不是杨清源自己的意愿,而是湛卢剑认主之时的附增。</p>

而现在,这一幕又出现了,只不过赠予者不是湛卢剑,而是老和尚。</p>

佛门真元浩大醇厚,在这一点更深道儒两家。</p>

虽然佛道两家的斗争持续不断,还相互贬低,比如在朝廷的灭佛运动中,道门乘机改佛门十八罗汉为十八贤士,并使得他们梳道髻戴高冠。</p>

佛门也是不遑多让,在民间散播的故事中,反派基本都是跛脚道士,癞头道士。</p>

虽然双方争斗不休,但这长时间的争斗也代表了双方在某种程度的势均力敌。而且双方之间,不是道门和佛门的斗争,都是道教和佛教的斗争,其核心不是理念之争,而是信仰之争。</p>

空无和尚的琉璃光佛身化为的真元开始融入杨清源的道、儒之基。</p>

佛门功法亦有其神妙之处。</p>

杨清源体内的先天真元也开始异变,佛门之淳、儒门之正、道门之玄,三家真元的特性开始被杨清源先天无极功融合。</p>

但也仅仅是开始,停不下来的开始。</p>

杨清源此时就算不愿意也没有办法了,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三门的真元完美的融合统一。</p>

儒释道三元归一的人,不是没有,比如说上古时代的亚圣荀况,比如前代的大儒朱晦庵,又比如张老道,还有未来的小王同学。</p>

这些人都做到了儒释道三元归一,但这些人也都被尊为红尘中显圣的圣贤。</p>

三家学说融于一体,说来容易,其实是件极其麻烦的事情。</p>

不仅仅是内力上的,更是术的借鉴,法的融合,道的同归。</p>

一个不好,这三家的真元便会打起来。</p>

这是杨清源的挑战,也是他的机遇所在。</p>

三元归一在理论是可行,也有人走过前路,但到底该怎么走,这是杨清源现在需要思索的问题。</p>

好在杨清源的脑海中有海量的书,几乎等同于半个同文馆。</p>

三教初遇之时,也并不和谐,特别是在东晋六朝两三百年间,儒、释、道三教相互辩难、攻击、诋毁,激烈程度几乎到达了顶峰,但即使如此,也多以三教“均善”,孔、老、释均为圣人之三教调和论为开端。</p>

这是三教思想碰撞的中心。</p>

儒、道、释各派之间虽争高下,讨论功能之异同,甚至诋毁中伤,但终能以“文”相交,而可不诉诸暴力,不致发动宗教战争。这和某个叫耶路撒冷的地方可是大相径庭。</p>

儒、道两家在思想观念上虽多有不同,但排他性较少,而包容性、调和性较大,吸收其他思想文化的能力较强。</p>

《中庸》有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p>

而道门的观点,向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从楼观台的行事作风中也能看出。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叛出楼观台天人宗,但真正让楼观台清理门户的,只有血河一宗。</p>

天下万法,殊途同归。这是道门万年不变之理。</p>

佛门同样主张不同宗教思想之间有着包容性,如唐宗密《华严原人论序》中说:“孔、老、释迦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庶,策勤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p>

前隋文帝崇佛甚深,开皇元年闰三月诏书中说:“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浅深,殊途共致。”依此观之,盖三教可以“同归”则均在“导民向善”,故前唐高祖李渊谓:“三教虽异,善归一揆。”</p>

从此开始,儒释道三家便有了共同的价值导向——导民向善。</p>

而真正阐述儒释道三教同源的,正是杨清源的师兄,真武道尊张三丰。</p>

红尘人仙在,大道统三教。</p>

张三丰的著作《大道论》,给予了三教同源归一的理论基础。</p>

杨清源没想到,最终救自己的还是师兄……</p>

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始;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母。因无名而有名,则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p>

大道之源,论述了天地间万物的本源,生命的起源,是一种远超儒、释、道各家的更高宇宙观。</p>

而当日武当山上,张三丰为灭绝师太、周芷若讲解九阴神功之时的那一段话,开始萦绕在杨清源的心头。</p>

儒曰圣教,忠恕为本,道义之门,存心养性,执中贯一;释曰禅教,慈悲为本,不二法门,明心见性,万法归一;道曰玄教,感应为本,玄牝之门修心炼性,抱元守一。</p>

教虽分三其理则一。</p>

儒也者,行通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p>

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是更以道自任也。</p>

明白了!</p>

杨清源身上的气机再度开始变化。</p>

道门真元在杨清源的引导之下,化为太极之始,而儒释两家的真元,分居阴阳之位,对立相合。</p>

无论是儒释道哪一家,超越不了太极阴阳的法理。</p>

大道将成,柳望舒看着杨清源,只觉得虽然他尚在调息,身上的气机却变了。</p>

到底是什么变化,柳望舒也说不上来,只觉得杨清源此时的气质和武当山上那位逍遥人间的张老道有点像。</p>

杨清源体内的真元流过,刚刚和血河宗主对战之时留下的暗伤被尽数修复。</p>

原本嚣张的金波旬花之毒,被这真元所消融,化入了佛门之息中。</p>

原本诡异的血河真元,在这真元的镇压下,被净化。</p>

原本狂暴的雷霆之力,在这真元的安抚之下,变得平静,最终融入杨清源的经络之中。</p>

不仅仅是修复而已,杨清源的修为境界更是得到了质的飞跃,或许再一步就可以站在天人境的门槛之前。</p>

至于突破天人境……那就只能随缘了,天人之境,可遇而不可求。</p>

一刻钟,杨清源缓缓睁开了眼睛,眼神复杂。</p>

“儒冠道服释袈裟,紫竹红根白心芽,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共一家。”</p>

已经盘坐于地上,生命走向尽头的空无听到杨清源所念的偈言,脸上露出了会心之笑。</p>

杨清源转身之后,单膝跪在了空无的身前,“多谢大师再造之恩!”</p>

若是杨清源真的有成道之日,那空无便是他的成道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p>

“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老衲最终还是有私心的,不愿杨侯毁了我佛门。”</p>

先前的杨清源,说是佛敌,丝毫不为过。</p>

参政之时,设立大周佛教职业资格考试,使得度牒的发放被缩紧,上万新剃度的僧侣成了非法剃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请叫我顶流巨星

商时一

重生之情满四合院

重开的未来

重生青梅逆袭记

故纸堆堆

精灵:从学习忍术开始成为训练家

天空中的虾米

超凶女友找上门

梦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