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各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三章大河上下(一),崇祯大明,春秋各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要训练的好,立刻就是一支经验丰富的舰队,虽然人家以前是海盗,可人家现在已经洗白上岸了。
那就是大明的子民。
刘香一怔,心中居然有而来几分急切。
生怕去的晚了,自己的手下,全都成了大明的水军,虽然他明白,这些手下有一部分人的年纪已经不小,可能性很小。
可年轻人,完全会按耐不住啊。
摇身一变,成了官身,谁不想要?
要知道,就是现在的大明军队当中,可都有不少人,是以前的反贼呢。
结果呢?
人家还不是一样的,做将军的做将军,做将官的做将官。
即便是本是不行,也能捞到一个士兵去当几年。
只需要几年的积累,回到当地,也算是一个小富人家了。
卡瓦略在一旁听着两人的交谈。
只要不是和他交流的时候,李通和刘香实话的语速就非常的快,让他还没有听懂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话就已经说完了。
一脸懵逼的,看看李通和刘香。
他真想说一句,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客人的吗?
可想了想,自己此次的出使,完全就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还不知道,最后见到大明的国王,也不对,这里叫做皇帝。
见到这个大明的皇帝,最后能不能达成他们荷兰的诉求。
若是可以的话,他们荷兰脱离西班牙人的机会,也就能够提高好多倍。
只要一想到,自己一个海盗头子,居然也会有一天做到那些贵族们才能够做到的丰功伟绩,心中就是一阵火热。
恨不得立刻赶到大明的京师。
很快,做了告别。
刘香就一头扎进了风雪之中。
固安县地理位置优越。古有“天子脚下”之称。
唐虞夏商属冀、幽之地。据《竹书纪年》、《前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及相关史料载,周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该地属燕国。
春秋时,该地为燕国方城邑。
战国时,该地为方城邑、临乡侯国,隶属燕国和赵国。
秦统一天下,此属上谷郡方城地。
西汉时,为方城县。《读史舆纪要》载“方城县故城本燕方城邑。”东汉时,方城县改隶幽州涿郡。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设置固安县,治所仍在原方城故城。原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城名因与阳郡之方城县相同,故借用北魏时固安(今易县)之名,隶属幽州涿郡。辖境含现境和永清西部、霸州北部、高碑店市东部及雄县一部分。
唐初,固安属北义州,后属幽州。
五代时,固安先后属后粱、后唐治下之涿郡。
辽、宋、金代,固安先为辽南境地,初属涿州,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改属析津府。
元代,固安属大都路,蒙古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固安为蒙古占领,时为县,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升为固安州。
明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十二月,降固安州为县,先属北平府,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隶顺天府。
固安县北有永定河,西为白沟河,牤牛河及其支流太平河、虹江河,自西北向东南贯通全境。这些河流历史上相互影响,延续至今。
永定河原名治水,也称卢沟水,后称卢沟河、小黄河、黑水河、浑河,因其迁徙不定,又称无定河。
刘香站在永定河的码头上,望着大河上下。
在他上一次来这里看到的景色,现在早就变换了模样,白茫茫的大雪之中,完全看不到上一次山洪泛滥的险情。
看样子,大明是下了大力气治理了。
河道的两旁,河堤都是用最新的水泥和大石头砌成的,坚固耐用,码头也是一样的平整。
只是河面已经结冰,无法通过船只,也没有办法让行人行走在上面。
谁也不知道,这条河上面的冰层有多厚,能不能够支撑着人走过去。
“后生想要过河?”
码头上一名老者,笑眯眯的走上前问道。
能够在大冷天,还出来干活的人,可不多见,而且还是一名老人。
老者的年纪,叫他刘香一句后生,一点都不为过。
“老丈,这里可有吊桥通过?”
他已经四下观察了好一会了,都没有看到有吊桥搭建过的痕迹。
河道不宽,一眼就能望得到头,若是在春夏秋三个季节,过河的话会容易许多,可现在是冬季,运气不是很好,河道还结冰了。
因为他看到了,停靠在岸边的船只。
“哎呦,一看你就是外地人,怕是不知道,往前三里路的位置,就有大明修建的大桥,那个桥啊,我给你说,可是够大的。”
说起这架大桥,老人立刻就兴奋了,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
“道院知道不?这就是道院的那些神仙们施展法力架设的,你是不知道,只需要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大桥就建成了。”
神特么的神仙。
还施展法术。
道院他刘香又是不是不知道,人家那是研究那啥,科学的地方。
刘香在心里不断的嘀咕着。
老人说的三里地的位置,那个地方应该是河道最窄的位置,可相应的河道水流的速度,也会更快才对。
在那种地方架桥。
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成功的。
“不过听那些神仙们说,都是在试手,也不知道,往后要在那个地方建设大桥,不过这条河对面的百姓们,可就有福了。”
老人絮絮叨叨的说着。
让刘香很快的了解到,这样的大桥,这条河道上面,架设的还很多。
每隔五十里地的位置,差不多就有一座。
“后生,老夫给你说,往后啊,估计这样的船运,就会减少了,要是只过人,还不如饶一点远路走大桥,运货的话,现在有马车了,也是可以这么做的。”
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没有显出欣喜的笑容,反而是落寞的神态。
凭着经验,刘香感受的到,眼前的老人,也是一名架船的好手,或许是因为,大桥的修建,往后会影响到他的水上的生意。
“若是如此的话,那这条河上的船夫,又该怎么办?”
刘香不由的出声询问。
很多东西,一旦出现,就会影响到其他的事物。
大桥的出现,就意味着船夫没有了活干,也没有了码头上搬运货物的船工们的活干。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旦没有了可靠的,有生活来源的工作,这些人又该怎么办?
“放心,这些事情朝廷的人早就想到了,老夫只是失望,以后没有多少机会在河道上划船了,干了大半辈子,突然不划船了,浑身都不是很自在。”
在一开始的时候,当地的被姓们可是很厌恶修建大桥的。
虽然不能明着和官府对着干,可暗中使用下作的手段,是不会少的。
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这个,被送去了工程队劳改。
(本章完)
乐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