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甲骨文鉴赏,重生之乘风而起,二子从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课程一旦开始,听课的人就忍不住给吸引了。</p>
果然,这堂课叫做《甲骨文鉴赏》,真是一点都不错。</p>
周至首先展示了一幅图,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就是传说里仓颉创造的文字,立在仓颉庙里,据说孔子都没有破解出来,叫做“鸟迹碑”,就是传说里导致“天雨粟,鬼夜哭”的那部分。</p>
这个碑文一共二十八个字,虽然真实性值得商榷,但是其构字的大约意思,也差不多能够看出是根据汉字的组字法模拟出来的。</p>
仓颉碑不靠谱,但是有一样东西却非常靠谱,那就是甲骨文。</p>
一堂课周至讲了两个字,一个中,一个国。</p>
中,甲骨文有三种写法,第一种写法像旗之形,竖笔像旗杆,中间一个口字像旗幅,上下各两条飘带状的笔画,像旗斿。</p>
为什么这样写就代表“中”这个概念呢?因为古代军队,大旗立于中军,作为四方军队的号令标志。</p>
第二个写法,和现代的中字很像,省略了上下各两条飘带状的笔画,解释字形的说法,是那个口,在甲骨文里有“地方”之意,在这里代表军寨。</p>
旗杆穿军寨中心而过,而上下两端到军寨的距离相等,代表了“中”的概念。</p>
第三个也和现代中字类似,不过上面竖画的起点上多了一横,而竖画的下部多了两个短横。</p>
这个字形的代表的是一支箭射透标靶,穿到了标靶背后的墙上,意思却不在是“中国”的中,而是“中标”的中了。</p>
因此从甲骨文来判断,中其实一开始是两个字,一个代表“中央”的意思,一个代表“击中”的意思。</p>
或者是这两个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因此在后来的文字流变当中,渐渐的就合二为一了,变成了字形不同,而文义可以混用,其实就成了一字多义多型了。</p>
这个从文字流传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其后的金文当中,三例字形依旧存在,可是到了战国,就由三例省略成了两例,第一例的写法不见了。</p>
而且这两例当中,射击中的写法,主要在秦简里多见,而军营中央的写法,却在楚国绢书里多见。</p>
篆文承自战国文字,古文承自秦法而去顶横,曲竖笔;</p>
籀文承自金文二例,而旗斿略有变动。</p>
隶书也出现了三种写法,第一种承自金文的第一种写法;第二种承自金文第一种写法,做了上下省略;第三种承自篆文,保留了竖画的曲笔。</p>
到这里都可以看得出来,每一代的文字变化,都继承自前两代,而绝非一代而已。</p>
直到楷书出现,中字才合三例为一字。</p>
而国,最初并没有外面的那个口,只存在一个“或”,字形却是一戈,一口。</p>
戈代表武器,引申为武力、军队;口本是保卫,在此指土地。</p>
二者相合,就表示需要以武力保卫的地方,意味“疆域”,“领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