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举费的来源,寒门凤华,西木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比起生意经,自是儿女的前程更重要,刘千里道:“也没什么可逛了,直接去布肆吧。”
确实没什么可逛了。
大半天逛下来,发现州城人口是多,消费能力也不低,但卖什么的都有。
像他们家一年四季的主要挣钱渠道——贩卖菌菇竹笋等山货,在州城早已是一种饮食风尚了。
州城经济发达,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提供了物质基础,也让更多的州城老百姓从劳碌奔波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更为精致的生活方式,而“素食”就是其中一种。
加之清河崔氏,乃全国最为享有盛名的五姓七族之一,且清河境内本身就有众多传承数百年,乃至上千里的高门士族。
所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清河高门又岂止才三代,他们受儒家思想所影响,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永续共处,也就在饮食上多倡导“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
上行下效,当然也主要是如今乃富庶的盛世,州城百姓也跟着兴素食,这便催生了脑筋灵活的小贩,低价在周边乡村收现成的山珍,然后再高价转手到州城内。
又因为卖的人多了,价格并高不到哪去,他们若大费周章到此卖山货,虽不愁销路,但除开人力物力的投入,根本赚不到钱。
另外皮草也打听了,州城本地老百姓好面子,凡稍微过得去的人家,冬季多是要来一身皮草过冬的。
可州城乃漕运之城,码头众多,一年在港口上下的货物多不胜数,皮草就是其中一样,貂毛之类依旧价格极高,专供城内高门贵族享用,但搭着运来的兔毛之类就十分便宜了,这样一来他们的价格就没有优势了。
所以,再逛下去也无意义,总之生意是发展不到州城来了。
刘辰星一上午逛下来,心里一门清,只是看着如此富饶繁荣的州城,自己一家却无法从中找到赚钱的路子,实在可惜。
只有拍了拍衣襟里藏的三根小金条,刘辰星才有一些安慰,有这四百贯额外进账,她该知足了,遂点头听了阿耶的建议,直接去布肆看成衣。
大姑婆老刘氏就在州城经营布肆生意,他们本也打算考后找个时间去拜访,正好择日不如撞日,索性就今天去。
爷仨当下即去了点心铺子,买了两匣子甜点心。
糖是金贵物,加了糖的点心,还有木匣子装着,自是拿得出手,就是贵了一点,一匣子八块,成人手心大小,就得二百文一匣。
又去酒肆买酒。
时人喜烧酒,但当世宫廷玉液酒,益州名酒,即现代四川的一种烧酒,剑南烧酒可不敢想,就买比较好的清酒,也就是比自家酿的醪糟似的浊酒更清澈一点,酒精度更高一些,最便宜的三百文一斗,最贵的两贯一斗,于是买了两斤最贵的清酒,连酒瓶一共四百文。
如此,两匣子甜点心,两斤好清酒,八百文就没了。
可看了州城富庶,还有大姑婆每年过年马车仆人的走亲戚,又给了他们兄妹好些年的过年礼,怎么也得买些像样的回礼才行。
备好拜访礼,爷仨又在街边摊子上吃了冷面,方问了路找到大姑婆老刘氏家的布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