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也会上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七章,游皇陵,脑海带着一扇门,薄荷也会上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是十三朝古都,建城3100多年里当了1100多年的都城。
上面一座城,下面城摞城,只要在西动土,大概率就会变成考古。
走在一条路上,左边是汉墓,右边是秦墓,搞工程的时候如果没挖出点什么,当地老百姓都不信。
作为“千年古都”这个词的终极诠释者之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会提醒你脚下藏着的历史厚重感。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正踩在谁的坟上,运气好的话出门散步都能发现考古现场。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
施工队施工的时候。
经常能出土各种陶俑、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文物,勤劳的考古队员们春节都要加班。
曾经有个工程,经过文勘避开大量地下遗迹之后,在城市规划图上划了一条地铁线路,然后还是挖出来1356座古墓,海市便利店的密度都没这么大。
在这种地方开挖机,多少都要懂点历史,挖到的坟是什么等级,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看一眼就知道个大概。
有人曾在自己工作的工地上,看到考古人员挖出距离地表接近20米的古墓,当场断定是汉朝的。
传说他们的地铁往前挖一公里,700米是考古队拿着铲子跟刷子帮忙挖的,有时施工队干三天,考古队接着干一个月。
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这里似乎就没有荒地的概念,野外露出来的半截砖头都可能是文物,狠货多到当地博物馆都快装不下了。
像西汉皇后之玺这种镇馆之宝,就是一个小学生在放学路上从土里踢出来的。
“别的博物馆里东西是一件一件的,陕博里的都是一堆一堆的”
不仅如此,汉高祖刘邦的墓因为太大,像个大土包。人们还经常去那里挖野菜。或者是把几百年历史的铜钱串起来当跳绳用。
秦始皇他爸的墓在当地人看来就是个土包,一般都去那边放风筝。
“九十年代去野外撒泡尿都能冲出点东西来”
“如果你从西到咸阳走渭北环线,经过的全是王侯将相的墓。”
给这里加个盖子就能直接变成一座博物馆,他们就是扩建一下机场,都能扩出3500多座古墓来。
可以说西绝对是考古界的中流砥柱,以一己之力即可满足大量考古系学生的需求。
甚至不用说考古专业,当地每所大学跟文物离得都不远,各个校园里都有自己的古墓:
西邮电大学建设长安校区时,一次性发现了600多座,八成以上是秦墓;
西理工也被本校学子称为皇家理工,因为在曲江新校区里挖出了唐朝公主李倕的墓;
西财经大学可能喜欢直接一点,把秦始皇的奶奶挖出来了。
西北政法大学对此更有发言权,在学校里挖到了自家祖师爷张汤的墓,法学院还会有学生去给张老爷子值班。
有知情人透露一到期末,墓前就会出现各种贡品,越到晚上贡品越多,还曾出现过健胃消食片。
希望祖师爷能给自己保佑,这可比那些许愿树灵多了。
网上流传出来的这些段子是真是假他不知道。
但是他的意念在附近晃悠的时候,五十米方圆的范围内,他便发现了三座古墓。
没有动这里面的东西。
沿着道路溜达着,时不时的还能看到有人上班或者下班的人群。
三三两两的。
路过一些街道的时候,他顺便个自己开了一些“证明”。
这些证明到时候都能用到。
因为他不准备用自己的身份回去。
好家伙!
这次他真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墓阵了。
走了两公里不到,就让他发现了一百多座古墓。
这些古墓一般都是距离地表七八米的深度,少量只有三四米。
一路上走到城外人烟稀少的地方,都没有看到尽头。
这要是把所有墓都修一个鼓包出来的话,估计这里就和坟场差不多了。
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啊!
看的太多,有点麻木了。
而且这深更半夜的,脑海中全是这一片片的棺椁,看着还是有点渗人的。
随后他进了空间,吃了点东西,便在空间里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上。
他来到火车站,拿出自己的两封介绍信和自己的知箐证明,买了一张前往徽省的火车票。
时间是下午两点的。
但是他并没有准备现在回去。
将火车票收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出去换个面具,又重新买了一张前往京都的车票。
时间是晚上十点。
随后他便出了城,开着车向着郊区行去。
他的目标是秦皇陵。
前世都没有看过,这次路过了,怎么也要去看看。
反正也不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