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22 发愁,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叫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这一次,他却是万万没想到,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竟然也全军覆没,还有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弃守锦州而逃。<r/>
<r/>
从这一点来说,朝廷官军真得是有那么强大了?<r/>
<r/>
说实话,从结果上来看,祖大寿是能得到这个结论;可是,从他的感情上来说,真得是难以相信。<r/>
<r/>
关内烂成什么样子,他不是不知道!就算有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能扭转局面吧?<r/>
<r/>
总之,祖大寿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清楚关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r/>
<r/>
之前多尔衮的拜访中,他已经得知,追杀济尔哈朗的骑军就是他的外甥吴三桂。<r/>
<r/>
想着这些的祖大寿,感觉非常有必要,私下去信,问问吴三桂,关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朝廷官军是怎么变强的?还是说,是另有原因导致了大清军队这两次的惨败?<r/>
<r/>
这么想着,他便转身入书房去了。<r/>
<r/>
另外一边,也有一人,把女真女人给支开了,自己坐在书房内发呆。文质彬彬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文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前大明蓟辽总督,如今建虏摄政王幕僚处做事的洪承畴。<r/>
<r/>
就算他自认为比祖大寿聪明,可也同样想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会有那么大的变化!<r/>
<r/>
如果说蓟州之战,是大清军队犯了什么错误,孙传庭捡到了什么便宜,才导致朝廷官军大胜,他认为是有可能的;可是,又一次朝廷大军大捷,大清军队连好不容易打下的锦州都放弃了,那就只能说明,朝廷官军真得很强大了!<r/>
<r/>
可是,相对来说,他比祖大寿更要了解朝廷,了解朝堂诸公,也了解那个皇帝,他也因此,就更是想不通,怎么可能会变化这么大呢?<r/>
<r/>
多尔衮咨询的问题,不管多难,他都能轻松的一一答复,让多尔衮很满意;可是,对这个问题,洪承畴就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了。<r/>
<r/>
而这一点不搞明白的话,洪承畴对于他的前途未来,就开始忧虑起来了。<r/>
<r/>
如果就本心来说,他肯定是看不起这些辽东蛮夷的。可是,如今却在辽东蛮夷的掌控之中,为了活命,只能听蛮夷的差遣,还要让蛮夷觉得,他是个有用的人,如此才不会被弃之不用!不说杀他,拿他当普通包衣一样,他都害怕!<r/>
<r/>
可是,如果朝廷真得强大了,以朝廷的人力物力,还有这辽东的贫瘠,人口的缺失,洪承畴又不认为,建虏能坚持多久,迟早会被朝廷平定的。<r/>
<r/>
而如果朝廷平定辽东的话,他又何去何从?<r/>
<r/>
他才四十岁,正当壮年。从小家贫,靠着比别人付出十倍的努力,才科举中进士,在官场上战战兢兢,伺候好上上下下,才一路升官;更是冒险领兵,靠着剿贼才最终升到了封疆大吏。<r/>
<r/>
也是如此,他才不甘心这么年轻就殉国而选择投降了建虏。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估计不到五十岁,就又要面临生死抉择了吧?<r/>
<r/>
不对,那个时候,朝廷会谅解自己么?<r/>
<r/>
对此,洪承畴心中的怀疑是非常大的。<r/>
<r/>
他自认为对于那个崇祯皇帝,还是很了解的。要不然,不摸清皇帝的脾气喜好,也不可能受到重用。<r/>
<r/>
也是如此,洪承畴感觉,自己投降了建虏而不选择殉国,必然会让崇祯皇帝的面子非常难堪。换句话就是说,崇祯皇帝肯定会对自己恨之入骨。<r/>
<r/>
如此,不要说重新回朝廷当官了,就是想活命,估计都难!<r/>
<r/>
想着这些,洪承畴那叫一个愁!<r/>
<r/>
半天之后,洪承畴心中得到一个结论,要想活命,要想活得久,是要帮大清足够强大,至少保证大清不会被朝廷灭掉,这样才可以么?<r/>
<r/>
……………………<r/>
<r/>
不说建虏这边如何发愁了,宁远之战结束,建虏弃守锦州之后,整个战事就算是结束了,堵胤锡写的报捷奏疏,便立刻飞报京师。<r/>
<r/>
普通俘虏,关押在山海关这边,为首的奴酋,爱新觉罗阿济格,自然是要押解进京去献俘的。<r/>
<r/>
为了方便,这些俘虏自然是坐船回天津,然后从天津坐蒸汽火车的方式最为便捷。<r/>
<r/>
在大明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中旬左右,堵胤锡的这个捷报便传到了京师。<r/>
<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