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半个朝堂,幻柳,豆咪,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衡王乃是先楚王的兄弟,现楚王的叔叔,叫昭賨。也是楚国的元老,朝中就属他的资格最老,派他去别人也没话说。
吴使向楚王行了礼,准备退出大殿。正当他到门口时,楚王大声道“吴使,你们这招挑拨离间用的不错。”说完哈哈一笑。
吴使脸色一变,但随即镇定下来,也不说话,慢慢退出了大殿。
楚王待吴使出去后,对大臣说道“众爱卿,吴国送来的这批钱物该如何处置,大家都说说吧。”
户部尚书许德连道“禀大王,臣以为应归入国库,由朝廷统一安排。”楚王昭希惶道“许爱卿所言有理……”尚未说完,却听兵部尚书丁思瑾出班奏道“大王,许大人所言固然不差,但是臣以为现下国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兵力缺失。本次吴楚之战,就是因为吴国以为我国兵少将寡,且不堪为用,所以才敢悍然出兵攻打我们。所以以臣之见,我们应该用这些钱来扩充军备,加强战力。”昭希惶点头道“丁爱卿所言甚有道理。还有其他想法的么?”
工部尚书齐禹奏道“禀大王,皇城年久失修,房屋有倒塌之险,臣以为应该翻修皇城。”他刚说完,吏部尚书葛方周、礼部尚书章元功、刑部尚书邬安化等也纷纷奏请使用这些钱,一时间朝堂之上便吵了起来。起初还是各部尚书,后来各部侍郎也加进来,到最后连姚彦章,许德勋等人也加进来了。各人均是力呈利害,希望能把钱物争取过来。
昭希惶心下烦躁,怒道“都别吵了,朝堂之上岂是你们吵架的地方!要吵就去菜市场吵。”对柳霏霏道“柳爱卿,能有这么多财物,都是你的功劳,你以为该如何?”
柳霏霏道“回大王,朝廷里的事臣不懂,也不便多言。臣比较赞成丁尚书的意思,国家要想不被欺辱,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长沙王昭若恤奏道“父王,儿臣也以为丁尚书所言甚是。”
昭希惶略一沉思,问衡王昭賨道“王叔,你意下如何?”昭賨道“老臣老了,这些事情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你们自己决定吧!”昭希惶又分别问了益阳王昭希惕、平阳王昭希恒、桂阳王昭希悟,均同意扩军。
昭希惶道“既然如此,那就招兵吧。只是招多少合适呢?”丁思瑾道“回大王,我国现有兵将大概是二十万,分别驻扎在外,京师禁军十二卫人数加起来才三万。臣以为至少应招十万以固守京师,强国再打过来的话,京师才有足够的兵力守卫。”
他此言一出,楚王尚未开言,吏部尚书葛方周便道“丁尚书,此言差矣。我楚国虽不似中原大国那般地大物博,但也土地面积也不小。难道除了京师,其他地方都不属于楚国所有吗?何故招兵十万却只固京师?况且你是兵部尚书,招兵的规矩你应该很懂吧。我楚国自先王建国伊始,便是遵循各镇节度使自己招兵的规矩。如今既然要招兵,当然得各镇均要招纳。”
丁思瑾道“葛尚书,你应当知道京师的重要性。国家不管多大,只要京师被破,朝廷便没了根基。只要京师不破,丢失的土地可以再光复。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卫京师的安稳,其他的可以以后再定。至于大人所说的各镇节度使自己招兵,本官倒是听到过这种说法,但是我兵部却从未有过此政令,不知大人那里可有此政令?”
葛方周道“招兵一直是你兵部的事情,与我吏部何干?”丁思瑾笑道“正是如此,招兵是我兵部的事,你吏部为何要来干涉?”
益阳王昭希惕吭了一声,道“丁尚书,朝堂议事,大家各抒己见,也没什么不妥吧。何况葛尚书所言不虚,先王在世时,常让我们自己招兵,这是自建国便传下来的规矩,如何到了这里便行不通了?”
丁思瑾道“益阳王说的是!先王建国时确实说过这话,那是不假。然而那时先王本来军队不多,需要扩充队伍,所以才有此言。但是在建国后他从来没有让兵部起过这个政令,更没有让门下省发布过这个政令。今日国家安定,权力集中在朝廷,当然不能再让边镇自己招兵买马。”
益阳王昭希惕怒道“丁大人,先王说过的话就是圣旨,纵然没有明确下令,也需要遵守,你这般公然质疑先王,可是想要造反?”转头对楚王昭希惶道“大王,此人公然藐视先王,必要斩首以正视听!”
昭希惶道“大王兄,你别生气。方才你也说了,朝堂议事,各抒己见嘛。丁大人也不过是按章办事,何来藐视先王之说。不管怎么招兵,那都是为了国家,大家目的一样,何必弄的两败俱伤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