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来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0章 1171马市,隆万盛世,平行空间来客,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广德追问道。</p>
“铁器可以禁止,只在封贡互市时少量提供。”</p>
张居正自然知道禁止和蒙古人交易铁器的重要性,虽然没有在和蒙古的协议上明文规定,但是朝廷对于运到宣大参加封贡互市的铁器是有严格数量要求的,并不是无限制交易。</p>
魏广德还在思考,他根本不知道,原本这条“大同贡道”派生出的“大同马市”,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p>
万里茶道是17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300多年间,继丝绸之路后在欧亚大陆间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它纵贯中国南北,经蒙古境内,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长476公里。</p>
大同与张家口是“万里茶道”的两个重要节点,而大同不仅是“万里茶道”的一个节点,更是“万里茶道”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是南方茶商和北方客商的商贸集散地。</p>
“万里茶道”通过大同这一枢纽而形成完整的商业链,最终形成一条以茶叶、丝绸、皮毛等为主要贸易内容的国际贸易商道。</p>
正是由于有大同贡道和大同马市的存在,才使得明朝后期大同商贸繁盛、客商云集,也使得晋商在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通过大同打开了对蒙古、俄罗斯的北向通道。</p>
当然,代价就是通过这里,晋商得以把各种战略物资偷偷运到蒙古、辽东,最终动摇了大明的基座。</p>
明朝建立后,元朝皇帝被迫逃到了北方草原,并在草原建立政权,史称“北元”。</p>
“北元”覆灭后,从中原起步的朱元璋对“荒裔之地”并没多大兴趣,没有深入草原建立政权,而是将疆界定在了秦、汉乃至唐的旧界之上。</p>
并在北方大规模陈兵,大量设立军屯,作为阻止蒙古势力南侵的屏障。</p>
失去了“正统”统治的蒙古势力,到明永乐朝时分裂成三大部,分别是分布在明朝地域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鞑靼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p>
三部中,最先和明朝建立朝贡关系的是兀良哈部,其它两部则叛服不定,明成祖朱棣对两部顺则抚之,逆则剿之。</p>
在朱棣剿抚并用的战略下,永乐七年、永乐十一年,瓦剌部、鞑靼部分别同明廷建立起了封贡关系。</p>
使臣入贡要有入关关口和行使路线,即所谓贡道,开始由甘肃入关,经由甘肃、宁夏贡道进入南京或北京。</p>
由于大同北部为鞑靼部所据,瓦剌部仍由甘肃入境,到明正统初年,瓦剌实现了对鞑靼部的兼并,将瓦剌、鞑靼两部统一起来。</p>
这样,从明正统时期起,大同就成为蒙古使臣进贡的专用贡道。</p>
而在这个时候开始,蒙古人就已经不能满足单纯的封贡获得的那点物资,他们对西面进行扩张,急需大明商品供应。</p>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贡市基础上,蒙古人瓦剌顺宁王脱欢派使臣阿都赤向大明请求,以私马求市,得到了英宗皇帝的同意。</p>
于是,在贡市之外,大同的马市也应运而生,虽然最开始只是针对脱欢的私市,也就是蒙古的交易对象只有顺宁王脱欢,但很快其他蒙古部族也请求加入进来,最终形成了马市。</p>
对于蒙古人能拿出来的交易商品,其实也只有战马才是大明急需的。</p>
而实际上,因为朝廷开了互市这个口子,最大的管理麻烦就是在官市不开的时候,蒙古人就会和他们结识的大明商人私下里接触,进行背地里的交易。</p>
而其中,许多违禁品就被悄悄输送进入大草原,而朝廷却无法有效实行监管。</p>
不过双边关系时紧时松,自然也影响到边镇马市的运行。</p>
从正统朝,到弘治朝,再到之后的嘉靖朝,明朝曾经三次开放边镇马市。</p>
而最近的一次,则是隆庆五年因为隆庆和议,大同曾经短暂的开放马市,之后大明和蒙古的交易,就并入封贡互市之中,马市被禁止。</p>
显然,封贡互市已经不能满足蒙古和大明商人,特别是晋商的需要,他们急迫的想要重新建立马市,进行自由交易。</p>
魏广德不知道,促成大同马市的晋商,其实在后世细分后认为属于晋商当中的平阳商帮,而在明末清初卖国的红顶晋商,则是之后崛起的晋中商帮。</p>
魏广德那点历史知识,对北方的马市并不了解,后世也对这两个商帮都称为晋商,自然魏广德一直对张四维、王崇古这些没好脸色。</p>
当然,看不起他们却不会表现在脸上,魏广德面对他们时还是非常热情的。</p>
张四维家族的商行,每年送到魏府的冰敬炭敬非常丰厚,伸手不打笑脸人这点,魏广德很了解。</p>
“封贡互市由朝廷派出官员主持,对于交易的商品还能有所控制,我听说马市,朝廷对交易的商品可就没那么好管理了。”</p>
魏广德想了半天,只好这么推脱道。</p>
是的,虽然进行贸易本无可厚非,可以让大明和蒙古都获得收益,但是魏广德本能的还是觉得,不应该开放和蒙古人的自由交易。</p>
正统年间的马市,蒙古方面主要是马匹、珍贵的毛皮、玉石等,而明朝方面主要是绸缎、布匹及生活用品等,但“禁货铜铁兵器”。</p>
即便如此,交易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大同握有大权的官员大都参与其中,有的甚至进行了武器走私,“将铁器用瓮盛之,以遗瓦剌使臣。”</p>
而且,双方商人进行交易,背后也时常出现纷争,闹出一些纠纷甚至引发冲突。</p>
“可让大同做好章程,虽然是私市,但依旧按照官市进行管理。</p>
依我看,此事可交由子维联络尧封共同商议,等把章程拿出来,内阁再议一议。”</p>
张居正开口说道。</p>
他打算把事儿交给张四维和霍翼去协商,确定办法后再在内阁讨论。</p>
当然,这其中首先的得到魏广德的许可,否则,奏疏报上来兵部直接驳回,都到不了内阁。</p>
其实,对于张四维等人来说,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突破口,朝廷只要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就是他们说了算。</p>
为此,他们甚至愿意交出一部分利润给户部,算作商税。</p>
实际上,张四维最近动作不小,通过各种手段联络六部官员,因为张居正已经开始在为张四维铺路,准备把他拉进内阁。</p>
原因嘛,一是张四维处事手段老辣,很的张居正喜欢,二则是杨博的关系,虽然杨博不在了,可当初毕竟托他照顾这个侄子。</p>
当然,吕调阳有意在最近一两年致仕回乡也是一个原因。</p>
大明朝官员的只是,除非是犯了大事儿被迫离开,一般都会提前进行布置,和后世官场一样,安排一些关系。</p>
吕调阳同乡和门人的安排,自然首选和张居正沟通。</p>
他能提前知道吕调阳的打算,也就不足为其。</p>
魏广德模模糊糊有些猜测,只是一时没有想透,看都张居正的态度,只好说道:“此事我再考虑考虑。”</p>
“好,我也让子维他们想想,避免出岔子。”</p>
张居正笑道。(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