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争论
木桶饭来一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争论,三国:许攸的人生模拟器,木桶饭来一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不过后来张昭想让孙权投降曹操,这事就把孙权弄得心里很不爽,因为张昭这时候私心太重了,他只想着自己投靠曹操能够活命,却完全不考虑孙权的死活,也不想想孙权投降之后,曹操还会让他活命吗?即便是能活命,也会被当作小鸟一样的关起来,最后的下场很可能是郁郁而终。
相反的,鲁肃就不一样,鲁肃考虑事情,不但为江东百姓考虑,还为江东主人考虑。
当然了,不能说张昭的建议就是错的,如果站在百姓的角度上,自然是不打仗最好,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一旦打仗,苦的永远是百姓。
当然了,凡事终归是有两面性的,一旦百姓过得好了,国家就会施压了,反正做百姓,永远都是受害的一方,没有外敌的时候,国家就会一致对内,有外敌的时候,百姓与国家都会一致对外,斗争从来不会停止,经济战也是战,说到底经济战苦的还是百姓,没有哪一项政策是百姓心甘情愿的,即便是心甘情愿的,也是诸候向淳朴善良的百姓设的套,等百姓明白是圈套的时候,都已经晚了。
如果这时候诸候不强行向百姓片赋税,哪个愿意交的,所以无论当世还是后世,很多事情都用的是强硬手段,人生不如意十之,生而为人,就要承受人所带来的痛苦。
张昭这时彻底跟鲁肃卯上了,本来二人很少有交涉,一个管内政,一个管军事的,两个人本来就没有冲突,但二人平时看对方,似乎都有些不顺眼,要说哪里不顺眼,也都说不上来,但看到对方,都会不愉快,有些人天生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有些人虽然从未谋面,一见面就能尿到一个壶里,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没有人能够解释得清楚。
就像当年张良跟刘邦相遇,本来张良是想投靠别处的,但是路上遇到刘邦,只几句交谈,二人便一见如故,确定就是尿到一个壶里的人,从此张良便跟定刘邦,直到刘邦得了天下,他才隐居山林不问朝事,张良是历史上少有的,在主子当皇帝后,有善终的人,知道功成身退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因为他们舍弃了享不尽的容华富贵。
相反的,萧何在刘邦得天下之后,就活得很累,他买房子都不敢买到京城,而是买到郊区,并且为了不让刘邦猜忌,他常常自毁形象,今天偷这家两只鸡,明天牵那家一条狗,还当众调戏良家妇女,被人家丈夫揍得是鼻青脸肿,他这么做刘邦很高兴,因为萧何在百姓心中威望太高了,刘邦常常为此感到不安,萧何一毁掉自己的形象,刘邦立刻就解除了对他的怀疑。
无论哪个朝代,当上皇帝的主子,必杀忠臣,最典型的皇帝就是老朱。
张昭这时瞪了一眼鲁肃,道:“子敬此言差矣,你不要左一句天子诏,右一句天子诏的,你要知道,天子诏不过是曹丕写好之后,逼着天子盖了个大印而已,这就是曹丕的奸计,这就是一个坑,如果我们明知道是坑还往里跳的话,这就跟蠢货无疑,退一万步说,就算刘备同意程普到襄阳当太守,但程普能当得久吗?我们江东的将军,夹在刘备与曹丕之间,就襄阳那弹丸之地,谁在那里当太守,能不别扭呢?再者来说,本来我们借荆州给刘备,是让他帮着我们分担抗曹压力,倘让程普前去襄阳当太守,那我们等于白借给了刘备一个荆州,抗曹的压力又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了,子敬啊子敬,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所以综上所述,程普不得去襄阳上任。”
张昭说完,对自己刚才的言行非常的满意,满意到嘴角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非常得瑟的冲孙权一拱手,道:“主公,不知道在下说的有无道理?”
孙权看张昭,脸都笑抽了,做为张昭入门弟子的孙权,对张昭的性格,了解得非常清楚,自己这个亦师亦友亦臣的老师,在很多时候,还是很得瑟的,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但他的确是有真材实学,就是不够谦虚,有时候为人也太过耿直了,这其实并不是好事。
对于程普能不能到襄阳上任的问题,孙权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听过鲁肃跟张昭的争执之后,孙权就偏重于鲁肃的看法,虽然说张昭这时候说得天花乱坠,貌似有理有据,也合情合理,但是张昭看待问题,始终是从文人的角度看的,而鲁肃是从全方位考虑的,这一点跟孙权是不谋而合的。
孙权觉得既然有了天子诏,就必须要先遵天子诏行事,让程普先去上任,如果受到刘备的阻止,大可以向朝庭上书,状告刘备,说刘备敢不听天子的旨意,那样的话,刘备在汉朝一帮老臣的心里,就会失去权重,刘备素来以仁义著称的谎言,也将会被拆穿。
再者来说,还是鲁肃所说的,拿着天子诏都不敢去上任,这样就显得江东太窝囊了,这样只会让刘备更加的无视江东的存在,本来刘备不遵守只守不攻条约,就有错在先,谴责完他还死不悔改,借口推辞说将在外,难以管,纯属胡扯,孙权跟鲁肃早想到了这一点,既然刘备都干了这样的事,那以后有机会兴兵伐他,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孙权也是一个聪明人,绝不会当着外人的面,让自己老师失了面子的,其实鲁肃与张昭,都是孙权的老师,只不过相较而言,鲁肃的心胸要比张昭要宽一些,眼界也比张昭要宽一些。
鲁肃是那种开得了玩笑的人,但张昭不一样,此人太过耿直,你有时候跟他开玩笑的话,他能记仇记一个月,等你把这件事情忘了的时候,听他偶尔提起来,你就会猛的一惊,要回想好久才能想起这件事来,这便是张昭的为人。
张昭一直都是一个食君之?,分君之忧的人,可以说他能把自己职责所在的事情,处理得很完美,但是他在做人这方面,似乎就有些欠缺了,当然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聋不瞎不配当家,孙权也是一个有度量的君主,虽然少年继位吧,得两位有才之士教诲,已经是青出于篮了,集鲁肃、张昭、周瑜所长于一身,当然了帝王向来只学管理与做人,才华这方面,可有可无,刘邦没读过什么书,不一样当皇帝吗?
刘邦到死都不读什么书的,也最讨厌那些文人雅士,曾经把一文人的帽子当众取下,在里面撒了泡尿,他就是一个臭流氓,但就是这样一个流氓,偏偏悟性极好,性得帝王之术,政不及萧何,谋不及张良,用兵不如韩信,却能管理这些人,就是因为他擅长用人,绝不是因为他有才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