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4章 大唐文报,大唐奴牙郎,夜尽长,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流放途中,整件事情背后的主使者,忧虑聂仓令会出赈济仓的秘密,便派出刺客,半途伏击了聂家人,又装成意外身死的场面,只有年岁尚的聂隐娘躲过一劫。”
“长大成人、武功大成的聂隐娘开始追查当年的真相,幕后黑手也发现了她的存在。一批又一批的刺客,开始向着聂隐娘袭来,江湖上的诸多势力,也接下了追杀聂隐娘的赏红。”
宋若娥听得兴奋不止,追问道:“后面呢?后面呢?!”
周钧:“后面没有了,这就是第二话的全部纲要了。”
宋若娥的脸,顿时垮了下来:“这就没了?”
解琴拍了拍宋若娥:“你听着简单,但第二话的剧情,少需要写上三千字,我还向二郎建议,把第二话拆成两部分,否则邸报上恐怕版面不够。”
周钧看着宋若娥兴奋的表情,笑了笑。
历史上的武侠,最早的一部,来自于先秦时期,乃是取材自荆轲刺秦王的《燕丹子》,但是书中的荆轲,是被情势所迫,称不上侠义,也没有什么武学描写,顶多只能算是一本刺客。
而一百年后,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有一篇,名为《刺客豫让》,讲述的是门客为主报仇一事,中已经逐渐点出了『侠义』的概念,但还是不够深刻。
再向后一直到唐朝,武士类、刺客类的,屡见不鲜,但其中的主角大多都是争强斗胜、为主谋事之徒。
所以,在唐朝时期,『侠』字大多代表着贬义,无论是任侠,还是豪侠,都是以武乱民之人,根本上不得台面。
类似后世武侠中的那种『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理念,一直到了南宋时期,才逐渐有了苗头。
周钧的想法,就是将侠义二字,联系到除暴安良、保家卫国之中,从而引起百姓的共鸣,再用后世网络常见的剧情梗,加以修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