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太史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财政,大虞奇侠传,大虞太史令,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皇子实在太失望了,如今朝廷缺铜,他希望李星野能够趁着这次机会让西戎输入铜进来。
从陈朝中期,中原和西戎各国通商,西戎用金银来交换丝绸布匹,于是中原开始以金银为流通,这银子的确比起铜钱便利,到了魏朝中期,民间多用银而废钱。
不过很快问题就来了,中原不怎么产银,到了魏朝后期,大户人家将银两库藏。世面上银两缺少。
而魏朝又是以银为税,百姓交税又要以米粮布帛去换银,于是大户人家乘机涨了银价,原本一石米一两银子,到最后三石才一两,百姓一次交税,家底全空。
至于这些银两到了国库,一是要发给士兵作为兵饷,一方面又要购买粮食。
这大户人家先是凭着自己库藏的银子买了大量的粮食,而又卖高价将粮食卖给朝廷来赚回银子。
如此这般,国库空虚,百姓困苦,反而大户人家得益。
魏成帝时候,魏成帝不甘愿当亡国之君,于是使用老办法均输法,徙贵就近,用近易远。
简单来说,就是各地不在同等捐献,对于米仓的武凉府,还有江左等地,直接征收粮食。对于益安这些善于生产丝绸布匹的,直接征调布匹。对于梁州府,京畿四府这些繁华地带,直接征收钱银。
魏成帝这个法子对于当时来说,是一个很恰当的办法。想法很好,不过当时魏廷**严重,征收粮食,各地以不变运送为由,还要抽调民夫马匹车辆来。除此之外,运送粮食的人员需要吃饭,这个口粮要瘫在这些人身上。
如此这般克扣,百姓觉得还不如以前的,至少不用那么折腾。
魏成帝当时也无力管理这般乱象,最后无奈的他,只好开始让世家大族出钱,希望世家大族能和朝廷同舟共济,凡是世家大族,每人一年出一两银子。
这有福同享的多,有难同当的少,尤其是河左各大世家,他们本来就枝繁叶茂,大的家族有千多人,小的也有上百,这一年除了各种税,还要多出千百多两银子,这无疑挖他们的心头肉。
后来虞高帝能得到他们的支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虞朝建国之后,国库空空如也,银子也还在各大世家手里,当时孝文和孝懿太后两人为了避免走魏朝的老路,大力推行铜钱,立下了六条规定。
第一虞朝严禁铸造铜神像,要铸造只能使用金。这样就不会让本来就少的铜,再次被无端浪费。
第二鼓励民间挖掘寻找铜矿,除了严禁民间私自铸钱,铸造铜器无妨。
第三改银税为粮帛,粮食放入粮仓,布匹放入仓库,无须周转入京。至于京城补给,从两河而来。
第四各种杂税,一律以钱纳税,有司不得收银。
第五赏赐诸侯,用银不能用钱。
第六兵饷俸禄,钱粮为主,不再用银。
这六条之外,就是朝廷不断以金银去和西戎换铜,这样让金银失去流通的价值,只要民间不在用金银,那么世家大族藏着的不是白银,而是一堆石头。
弘道六年,经过六年,世家将金银拿出来,市面上金银铜三种流通,虞朝经济也繁荣起来。
到了还政之后,文皇帝也是坚持抹杀金银,全力扶持铜钱。比起金银来,中原的铜还是要多很多。
最开始西戎十分乐意,一斤金能换百二斤铜,而慢慢的,只能换百斤,后来只能换八十多斤。
换八十斤,虞朝已经有些吃亏了,毕竟虞朝铸造三铢钱,八文钱就是一两,一百二十八文就是一斤。熔铸的损失来算,一斤铜也就百文钱,十斤一贯,值银一两,而五两银折合为三两金,一斤金就是十五两银子,也就是一百五十斤铜。
若不是虞朝执意要废除金银,自然不愿意这么干。
四皇子在李星野谈判的时候,就告诉李星野,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要将金铜比尽量夸大,最好是虞朝不要亏本。若是西方真的不愿意的话,那么虞朝可以吃亏一些,毕竟虞朝不用千里去换,西戎商人会将铜遇到灵州城,灵州城直接熔铸城铜钱,走帝江的水运就可以顺利到了京城,进入国库之中。
而中原用来交换的金银,也是灵州那边直接交换。中原商人以丝绸茶叶和西戎交换金银之后,再到衙门,用金银换了铜钱或者银票,整个过程,虞朝少了运输,算下来,吃亏也不会吃亏多少。
在垂宪五年的时候,大司农曾经提议,这样太麻烦,毕竟还有金银交换了茶叶,然后商人又要去衙门兑换金银,不如直接一道手,让西戎和中原交易的时候,直接以铜钱交易,免得这样折算来折算去。
这个建议自然被文皇帝否决了,若是让西戎熔铸铜钱,西戎铜多,到时候大量西戎铜钱涌入,会动摇国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