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苏大音希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章 识贤妇痴汉收心06,大明宫匠,赵苏苏大音希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6
晴天霹雳。
公元一四二四年,大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永乐帝朱棣在他第五次远征漠北的归途中,一病不起,崩殂于榆木川的乌珠穆沁草原,享年六十五岁。
北京城的工部衙署里挂满了黑色和白色的布幔。
工部尚书吴中和侍郎蔡信率领着众工部官员跪向北方,大家皆身穿白色孝袍。
吴中一边率众向北叩首,一边高呼:“山陵崩!日月失色,举国同哀!”
衙署里悲声一片:“皇-上!……”
哀悼一番后,吴中宣布:“皇太孙已北上迎接大行皇帝。大行皇帝回銮后,暂停厝于仁智殿。我们工部要忙起来了!”
众官员齐声:“但凭大人差遣!”
吴中点名:“蒯祥、陆祥、周文铭!”
三人齐声:“属下在!”
“你们即刻回天寿山,把长陵的玄宫收拾妥当!”
“喏!”
“本部堂与蔡大人在北京迎接完大行皇帝,也会马上赶往天寿山。好了,多余的话不说了,行动吧!”
※
驿道上,汉王世子朱瞻圻纵马狂奔,他的身边跟着两名随从。
山山水水被一一甩在身后。
……
朱瞻圻满头是汗地赶回乐安,走进汉王府承运殿时,朱高煦正高坐于殿端,与臣僚议事。
朱恒、王斌、韦达、韦贤、韦兴、盛坚、王玉、李智、枚青等一众王府官员立于阶下。气氛凝重。
朱瞻圻快步上前:“父王!”
“瞻圻,你回来了?”
“父王,儿臣有要事相禀!”
“要事?是不是你爷爷殡天的事?”朱高煦问。
“正是。父王已经知道了?”
“李童刚刚来过,通知王府,皇帝晏驾,太子即皇帝位!他此刻又到知州衙门传旨去了。”
朱瞻圻惊诧:“李公公怎会如此之快?黄公公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孩儿,孩儿便立刻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回来报信,却还是落在了他的后面。”
朱高煦道:“这下子你该明白你爷爷多有心计了吧?他在榆木川自觉不久于人世,召见了英国公张辅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托以后事。你也知道,你爷爷身边的内侍马云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都是东宫的人,你爷爷一阖眼,他们便立刻封锁消息,由杨荣火速秘密回京,向太子报丧。太子压下死讯秘而不发,直到自认为完全掌控住了局势,才正式公布皇帝已经殡天,自己即皇帝位,连年号都定下来了——洪熙。黄公公告诉你这个消息的时候,李童已经在前来乐安的路上了!”
朱瞻圻满脸悲愤:“这一回又错失了良机!”
“还有更不要脸的呢!”朱高煦忿忿地说。
“父王的话,儿臣不明白。”
“新皇帝竟然下旨,不许你父王进京给你爷爷奔丧!”
“太不近人情了!”朱瞻圻喊道。
朱恒插话:“这循的是前朝先例,咱们还真没法儿和他掰扯。当初太祖爷殡天,先帝前往南京奔丧,刚到淮安便被建文帝派人拦了下来,硬生生赶回了北平。这件事大王最清楚。”
朱高煦咬牙切齿。“是啊,这个他倒学的挺快!好吧,咱们走着瞧!来日方长!”他转向朱恒。“给大行皇帝布置灵堂吧。准备孝服,从即刻起,王府开始服丧!”
“遵命!”
朱高煦又对朱瞻圻道:“既然时机已经错过,京城你就不必再去冒险了。乐安需要你做的大事还有很多。”
“儿臣遵命!”
※
国殇。盛放在锡桶中的大行皇帝遗体在皇太孙朱瞻基、英国公张辅、大学士金幼孜、内侍马云等的护送下回到北京城,朱高炽亲自迎入仁智殿,移入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宫。这仁智殿位于武英殿以北,右翼门以西,俗称白虎殿。
王公大臣们一一前来仁智殿跪拜辞行。
天寿山那边,吴中、蔡信、蒯祥等迅速将长陵地宫收拾停当。
大殡日,整个长陵及周边地区全都戒备森严,羽林军军士手持兵械,守卫住各处要津。
工匠们拿着工具,最后一遍清理地宫口。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到来。王公大臣们为大行皇帝的梓宫扶柩。
郑和、李童、黄俨等内廷总管和吴中、蔡信、蒯祥等工部官吏皆一身重孝,满脸悲戚地跪在地宫口两侧。
号角声中,锦衣卫力士把大行皇帝的梓宫抬入地宫甬道,安置在玄宫后殿。
然后是西井。所谓西井,是殉葬宫妃的墓室。它没有平行的墓道,棺椁用绳索直接顺下去,故称之为“井”。
蒯祥指挥着军役民夫将一口口宫妃的棺椁用绳索顺入西井地宫。
吴中、蔡信、郑和肃立于旁。
田铎在竖井下指挥工人们将棺椁就位。
井中不断传出他的声音:“第十口,韩丽妃!”……“第十一口,崔惠妃!”……
……
田铎终于带着工人们从井口陆续爬出后,蒯祥请示吴中、郑和:“一共十六口,全就位了。吴大人,三保大人,请准予封宫。”
吴中看看郑和。郑和点点头。
吴中下令:“封宫!”
蒯祥高喊:“封-宫!”
军役民夫们再次忙碌起来。
太阳西斜时,地宫口已经全部封闭。
吴中掸掸身上的尘土,对郑和、蔡信和蒯祥道:“忙了一整天,时辰也不早了,撤吧。”
蒯祥道:“你们先行一步,蒯祥再检查一下有无疏漏。”
郑和道:“咱家也陪蒯所正待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