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0章 治理突厥之地策略,家兄李世民,树上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知道,那些逃难出去的中国人,在外面的日子并不好过。
甚至,好些逃难出去的中国人,都不得不在外面修建了坞壁,便是一众小型的城堡,抱团抵御来犯的突厥人,以求得生存。
“玄霸放心,此次我大唐王师征讨突厥,便有很多中国人,都从坞璧出来,支援王师!”
李玄轻笑一声,说道:“如此,陛下何愁建造不起城池?”
“嗯?”
听此,李世民神色一喜。
而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想到什么,神色大喜。
“陛下,有那些突厥之地中国人相助,莫说区区十几座城池,就算是上百座城池,也能建造出来。”
李玄一脸自信,“那些远在突厥之地的中国人,已经在突厥之地生活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早已习惯了那里的生活。
陛下大可给那些中国人派去官员,派去军队,保护他们的安全。想必,那些中国人定然十分乐意接受我大唐的统治。
如此之多的人,还要修建城池,对于大唐境内的那些商贾与世家来时,必然是一处淘金之地,哪怕是给那些中国人运送一些食盐或是粮食,都能大赚一笔。
不用陛下或是朝廷操心,便会有大量的世家与商贾,前往突厥之地。
要是陛下再从长安城往突厥之地,铺建一条水泥道路。
那般,前往突厥之地的商贾之人,更是繁多,而有水泥道路相通,我大唐王师有顷刻便可去往突厥之地。
到那之时,突厥之地,便被大唐牢牢掌控。”
“至于那些在突厥之地的中国人如何生活,可以在突厥之地建造一座大城,专门与西域或是四方蛮夷通商。陛下也可在突厥之地养马养牛养羊,再用这些与我大唐交易,互换粮食。
突厥之地,不出几年,便会十分繁华。到那之时,一年怎么也不得给大唐带来数百万贯的税收?”
“至于那些想要回去突厥之地放牧的突厥蛮子,让他们尽管回去。说不定到那之时,突厥之地上的大唐百姓,早已是那些突厥蛮子的数倍。哪怕那些突厥蛮子被放回去,也只能是在我大唐百姓的监视下,继续俯头生活着。
而且,再用从突厥之地收回的税收,在那些突厥之地的城池里面,建造一些学堂,派出一些忠心爱国的夫子,教导我大唐子民读书识字,受我大唐教化。
长此以往,也不必担心那些突厥之地的中国人,会生出反派之心。”
李玄说完这些,李世民与房玄龄等人,已经满脸呆滞。
他们来李家庄,或许是有向李玄问策的意思。
但是,更多的是放松放松心情,再捎带着想带回去几瓶白酒。
只是,怎么也没想到,李玄将人还真能想出一套治理突厥之地的计策。
而且,经过他们的分析,他们好像只需要在李玄的策略上,精细的修改一些,还真能成功。
“玄霸高论!”
“晋王殿下乃是国之大贤!”
李世民与房玄龄等人,都忍不住冲着李玄称赞道。
随后,李世民便对一旁的李承乾问道:“高明,可将玄霸所说之策,都记载下来?”
“父皇恕罪,孩儿刚刚被夫子之策所震惊,并没记录。不过,我等都牢记于心,马上便可将其记录下来!”
说着,李承乾连忙往一旁的小屋走去。
------题外话------
《资治通鉴》记:隋朝鼎盛时期,人口有895万户。到了唐初定鼎天下,才发现有齐民编户二百多万户。消失的六百多万户人口,一部分是死于战乱,一部分是脱籍,还有一部分是应该是逃难海外或是西域那些地方,成了华人。
还有《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三年中国大丰收,结果是:“中国人归自塞外及开四夷为州县者百二十余万人。”
不管咋,唐初,在西域或者突厥那些地方,真的有大量的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