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2 宁孑的溢美之词,科技尽头,一桶布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tet_c">窦廖真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标准的程序员,虽然他比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程序员都要高端。
比如不善言辞,略微自闭,是真的那种自闭,而不是喜欢让别人自闭那种。尤其是面对面聊天的时候,不太会找话题。但在网络上还是相当活跃的,往往会表现出现实不一样的一面,甚至可以很有进攻性。
跟宁孑没吵赢过,自然是说得是网络上的交流。
事实上,窦廖真还真没有在现实中跟宁孑见过面,等会将是第一次,毕竟两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社恐症状。众所周知,社恐患者一般都是不喜欢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去人家的地盘上交流的。
这次如果不是要庆祝n1人型机器人原型机正式问世,他还不会从深城来到京城跟宁孑见面。
当然,对窦廖真来说,这次来最重要的还是看一眼原型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通过网络跟视频与n1进行各种互动。
用一句大家最喜欢的比喻,n1人型机器人同样像他的孩子一样。
从蹒跚学步到现在不但能适应复杂情况的运动,还具备在复杂地形下进行作业的能力,同样离不开他这段时间一次次的修改各种算法,对各种硬软件进行微调。
当然,出力的也不止是他。
事实上很多关键的问题点都是宁孑这边给他的提点,这也是窦廖真不愿意跟宁孑争论的原因。有些东西没法比的。
他解决的了的问题,宁孑这边能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这边似乎也能解决,虽然嘴上不说,但次数多了窦廖真心里也是有挫败情绪的。具体表现就是一旦双方就某个技术问题产生争论,虽然嘴硬,但是心底也在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
当然事实证明,当他在网上跟宁孑展开争论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他错了。但心高气傲的人心底那口气却是淤积在那里的。就盼着有朝一日能找回场子。
只是到现在这个场子还没找回来过,所以只能暂时选择不争。
可惜窦廖真不知道的是曾经哈佛大学有位多米尼特·邓肯教授也在排着队想着要赢宁孑一次,但到目前为止同样还没成功,如果知道的话,他也许能跟多米尼特成为不错的朋友。共同倾诉心中的苦闷。
很多时候天才们的悲哀就是同一个时代有个更出众的人始终压着他们一头,让他们的成就显得不那么亮眼。
……
穿过了太空学院就是联排的大型试验大楼。
这也是体大最着名的实验室孵化基地。
每年世界范围内都有年轻有为的教授、研究员被吸纳到这个体系中,在一栋栋大楼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并通过接取基地发布的任务来升级实验室。这也是基地能始终保持科研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拿到实验室积分对于这些研究员来说是极有用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还没来得及在学术界功成名就的年轻科学家而言,他们可以通过积分换取他们所能想到的一切。
最新的设备,甚至是未来的前途。
当然这就又需要他们把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手中的任务上。哪怕是带研究生都得兢兢业业,毕竟有着合格的助手才能事半功倍。
经过这里时戈东树没跟窦廖真聊天,只是在心头默默感慨着。
说实话,看到这一排排的实验大楼,戈东树都佩服宁孑的管理能力。
能把如此多的心高气傲的大老都管理得井井有条服服帖帖,让上百个实验室进行有序竞争,每年都有晋级跟合并,还能让这些实验室都按照想法去使力,在做多了管理工作的戈东树看来,这难度可不比搞科研要简单,甚至更难。
这就需要非常细致的做各种统筹才能保证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分配。
即便有为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都做不到这一点。更别提体大的研发基地还不是以利润为第一要务,科研又很难界定kpi,自然就更难了。
所以戈东树是真的佩服宁孑能把如此庞大的基地管理得井井有条,各项工程的推进效率甚至比有为集团要更高。
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宁孑如果不做科研,做企业大概也能站在世界顶尖。毕竟只从结果就能判断出,维护整个基地的管理模式甚至已经是一门艺术。戈东树是很想找宁孑取取经的,也不止一次在电话里跟宁孑谈过这个事,希望能学习这边的管理经验,但都被宁孑推掉了。
宁孑跟戈东树说他根本不懂管理这事,戈东树是打死都不信的。
当然戈东树也专门深入了解过体大大型研发基地的管理模式,也大概明白这种管理模式顺利运行的要求极为苛刻,比如要有巨额的资金作为后盾,因为只有足够的资金流入才能满足如此多的科学家对于关键设备的渴求。
除此之外基地还必须要有一位能一言九鼎的绝对核心人物,尤其是这个核心人物必须能被所有心高气傲的科学家们信任跟敬佩。因为这样一个核心人物的存在,才能让这些科学家相信他们只要完成任务,按照基地的规则做出成绩未来就有足够的资源帮助他们争取到应有的地位。
这一点也是极为重要的。
科学家这个群体很多时候跟普通人的追求还真不太一样,不是光有金钱刺激就够了。甚至许多人钱够用就行,更希望的还是能得到各种名。恰好宁孑就有这方面的能力。而且还是公认的。
当然最终还是各种资源调配跟规划的能力,成百上千个个人管理的实验室,要让他们为了一个目标相互配合做出成绩,如何进行工作分配以达到最大效率绝对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这也是戈东树最佩服的。
事实已经证明了,宁孑在这方面的能力简直能吊打全世界最强大的管理大师。
这一点有为集团最有发言权。
因为双方本就是配套合作的关系,所以双方会定期向对方汇报机器人研究的各项工程进度。这一块基地给到有为集团的资料非常详尽。每周哪个或者哪几个实验室进行哪些合作,又做出了什么成绩,推动了机器人工程哪个层面的发展,在通报的文件里都写的清清楚楚。
仔细研究这些报表就会发现,这成百上千的实验室仿佛就是宁孑的左右臂一般,每个实验室的编号都根据其自身特点拿到了不同的任务,做出的成绩恰好能推动工程有序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