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小云中毒,云深知何处,巅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小云是天元王朝中意侯府的四小姐。
她父亲叫王德康,是中意侯王武的庶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在中意侯府中排行第四,府里人都叫他四老爷。
虽说是中意侯最小的儿子,可中意侯最不喜欢他,他的出身有些不光彩。
中意侯夫人刘氏看都不愿看他,因为一看见他,就想起中意侯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让自己在京圈贵妇中抬不起头来。
所以在王德康很小的时候,侯夫人就把他连同仆从王赶打发到了侯府西北角。
请安问候全免,年节吃团圆饭时,也把他赶到仆人桌上去。
但王德康读书好,学问高,长得英俊儒雅,性情温和。
侯夫人的侄女刘心婵从小就喜欢他。
王德康15岁那年,侯夫人第一次正八经地接见他说:
“德康,娶了心婵之后,你就记在我的名下,跟你二哥德远一样,算是我的嫡子。”
不成想,王德康不同意这门亲事。
待侯夫人想硬逼他跟侄女成婚,他游学走了,回来娶了个姑娘叫艾软儿,据说是商户出身。
从此王德康在侯府更不受待见,侯夫人把他的吃穿用度都给断了。
王德康和艾软儿夫妻俩,再加上仆从王赶一家,在侯府西北角艰难度日。
十多年过去了,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叫王小风,女儿叫王小云。
这次要不是王小云中毒,侯府的人几乎都忘了,西北角还住着四老爷王德康一家。
此时是天元王朝,运昌4年。
王小云6岁。
每天早上,王德康都跟儿子一块出门,王德康去上衙,他是翰林院待诏,进士出身,儿子王小风去族学上课。
妻子艾软儿带着仆从王赶一家,在家操持家务。
王赶干些外边的体力活,王赶家的在内宅忙活,夫妻两的女儿叫翠喜,比王小云大一岁,算是王小云的小丫鬟
两个女孩子整天在一起玩。
这一日忽听翠喜在外边变了声喊:
“小姐!小姐!你怎么了?怎么了!”
艾氏赶紧跑出来,翠喜连抱带拖把王小云弄到门口,艾氏抱起女儿,把她放到了床上。
女儿的头发已经乱了,一身簇新的衣裤脏了。小脸紫红,紧闭双眼,白米粒般的小牙咬着下唇。
“云儿!云儿!”艾氏着急呼唤,翠喜吓得在一边直哭。
这时,王小风下学回来,听到屋里的喊声,冲进来:
“娘,妹妹怎么了?”
艾氏拉过翠喜哄道:
“翠喜不哭,告诉我,小姐怎么突然就昏过去了呢?”
翠喜抽噎:“我也不知道,小姐在荡秋千,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艾氏赶紧检查女儿的脑袋,没有伤处。
“娘,我去找郎中。”王小风说着,就跑出去了。
此时,王小云的脸色由红开始发白,嘴唇发紫,口吐白沫。
“夫人,小姐好像吃了不好的东西。”
王赶家的年轻时家里特别穷,家人吃了馊腐的食物中毒死了,她自卖自身,来到了王家,嫁给了王赶。
“那快去熬点绿豆汤。”艾氏吩咐。
不一会儿,刘心婵来了,她母亲早逝,自小就长在姑姑侯夫人刘氏身边。
当年她没嫁成王德康,一堵气,随意嫁了个男人,结果不几年,那人死了,她守了寡,又回到了中意候府。
这次回来,刘心婵的变化特别大。
没了先前清纯单纯的样子。
穿着上喜欢露着脖颈和胸脯,一双桃花眼美则美矣,只是乱瞟
侯府的人再不能称他侄小姐了,都改叫她小刘氏。
他对艾软儿一直耿耿于怀,整日闲着没事观察打探王德康一家,巴不得艾软儿倒霉。
见王小云中毒,艾氏着急上火,痛哭流涕,她心里舒畅,假意叹息:
“唉,好好的,怎么就中毒了呢,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艾氏一听便冲了上来,抓住了小刘氏的胳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