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主力舰,国策,闪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七十八章主力舰
虽然两支舰队来自两个完全敌对的国家,但是两支舰队里的主力战舰却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在驶向那霸港的那支舰队里,主力是8艘被称为“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的新式战舰,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那支舰队里,主力是8艘被称为“先进海上战术测试平台”的新式战舰。从命名来看,两者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
两者之间确实有联系,而且是比较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早在30多年前的半岛战争中,共和国海军就用大型战舰上的电磁炮取得过战果。虽然当时对付的是已经溃不成军的韩国舰队,但是在那场发生在济州岛南部海域的战斗中,电磁炮的对海打击能力得到了证实。在随后的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中,共和国海军的电磁炮不但在对地打击中表现出色,在对海作战中也表现得很不错。因为在需要动用电磁炮对付海上目标的时候,日本海军与印度海军已经被击溃,所以在这两场战争中,共和国海军的电磁炮瞄准的都是一些没有战斗力、或者只有有限战斗力的民用船只与准军事舰船,海战的军事意义也不是很大。直到2041年的半岛战争,电磁炮在海战舞台上的表现机会仍然屈指可数。可以说,海军一直没有把电磁炮当成主要制海武器对待,与其寥寥可数的作战记录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海军并没因此否认电磁炮的制海作战效能。
根据没有得到证实的消息,在2049年年底之前,也就是共和国当局做出了为世界大战做准备的战略决策之后不久,共和国海军就借助国家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准确的说应该是花钱租用,当时专门为军方搭建的超级计算机群还没有完成),利用之前海战的资料,对未来海战做了一次全面分析。正是根据这次分析得出的结论,共和国海军制订了为期5年的战前发展规划(后来延长到7年)。在这份规划中,就有代号为“炮火型制海舰”、以电磁炮为主要武器的战舰。在5年之后,该项目正式更名为“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舰”,而其开发结果就是前面提到的战舰。
从时间点上看,这个消息有比较高的可信度。
按照共和国海军在战后公布的相关资料,大约在2050年的时候,“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项目就正式启动了。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所以该项目的理论研究工作只用了半年时间,在2050年底开始设计,并且在2054年底之前完成设计工作。也就是说,从立项到完成设计用了5年。按照共和国海军装备采购工作的管理方式,在正式采购之前,肯定会将研发代号更换成装备代号,因此应该在这个时候,“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才正式命名。因为采用了全模块化设计,加上部分次要功能模块的建造工作在设计完成之前就已开始,所以第一批8艘战舰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就建成服役。
前面提到过,共和国海军的新一代巡洋舰强化了炮火,排水量增加了不少。
很明显,以电磁炮为唯一制海武器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的排水量肯定比只装备了3门第一代螺旋电磁炮的巡洋舰大得多。按照共和国海军公布的设计标准,该型战舰的标准排水量超过65000吨,按照20%的余量计算,满载排水量在78000吨左右,而实际最大排水量肯定超过80000吨。
建造这种近10万吨的战舰,肯定无法做到保密,更何况同时建造8艘。
因为用大口径电磁炮取代反舰导弹与舰载航空兵本来就是海军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共和国海军在启动“炮火型制海舰”的时候就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重视,而且受到了美国情报机构的高度关注。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2055年之前,美国海军也有类似计划,而且美国的情报机构肯定掌握了很多“炮火型制海舰”的信息。
别的不说,美国海军的“先进海上战术测试平台”的外形就与共和国海军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非常相似,而且显得粗糙一些,因此完全可以相信,美国海军“山寨”了共和国海军的开发成果,而且学得不是很到位。
这也很容易理解,“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制海舰,不但外形奇特,战术使用也与以往的战舰截然不同,就算能够模仿,也最多只能得其表,而很难掌握其精髓。
事实上,就连共和国海军的很多官兵都无法理解这种新式战舰,以及代表的新式战术。
仅从外形上看,被海军正式命名为“秦”级(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命名)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一般情况下,海军官兵称其为炮舰或者主力舰,而西方国家则称其为战列舰或者主力舰,所以后面通称为主力舰)与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战舰都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反而与海军航空兵的j-22战斗机有点神似,即整艘战舰成规则的多边形,而且外表面非常光滑,几乎没有突出物。
基本船型上,“秦”级抛弃了被高速舰船普遍采用的双体与三体结构,而是回到了原来的设计上,为单体船。当然,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弹体船。仅从外形看,“秦”级的船体与美国海军在21世纪初设计的ddg1000,即“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非常相似,即舰体水线以上部位向内倾斜,并且非常光滑。不同的是,“秦”级将这种倾斜结构延伸到了舰体水线以下部位,而且一直延伸到7米左右,然后才以110度的转交内收,形成钝型舰底。受此影响,很多人都认为,“秦”级的这一舰底结构主要是为了防御鱼雷,并且提高被鱼雷击中后的生存概率。事实上,“秦”级的舰底设计与抵抗鱼雷攻击完全无关,与提高生存能力更是扯不上关系。这一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采用单体船型的基础上,让航行速度达到海军的战术指标,即最大航速超过70节。正是如此,“秦”级采用了“前浅后深”的吃水结构,即战舰的龙骨并不是水平的,而是从首部向后倾斜,在距离舰尾大约四分之一个舰长时达到顶点,然后向舰尾收起。结合特殊的舰底结构,“秦”级的水下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冲浪体,在高速航行的时候,舰底具有飞机机翼的效果,即产生相当于战舰排水量六成的浮力,缩小吃水,减小湿面积,也就减小了航行阻力。做个形象的比喻,“秦”级就是一艘放大了数百倍的快艇!
如果说为了提高速度采用特殊的水下结构还有点道理,那么“秦”级的水上结构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首先就是为是没要采用单体船型,而不采用更有利于提高速度的双体与三体船型。按照海军给出的答案,“秦”级并不承担支援航空作战的任务,对甲板面积的要求不高,也就没有必要采用多体船型。显然,这个道理根本说不通,因为多体船型的主要好出不是提供宽大的甲板,而是提高航行速度(“重庆”级以前的航母都是单体船型,照样拥有非常巨大的飞行甲板)。从实际情况出发,“秦”级采用单体船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降低被弹面积。要知道,作为一种用电磁炮作战的战舰,肯定得考虑遭到敌人炮击时的生存问题。因为电磁炮是高弹道火力,炮弹几乎是垂直落下的,所以船体的宽度就成为了衡量中弹率的主要指标,也是制约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毋庸置疑,甲板面积宽大的战舰,肯定更加容易被砸下来的炮弹击中。
受此影响,“秦”级的水上结构几乎是水下结构的翻版,只是更加夸张。从正面看,战舰就是一个三角形,侧壁从水线处以15度的倾斜角笔直向上延伸,并且在舰体中线上方交汇。因为舰首为锐角三角形,所以从侧面看的话,又是从舰首的水线处以30度的坡度向后方延伸,并且在距离舰尾大约三分之一舰长处达到顶点,然后以60度的俯角向下延伸,最终在距离舰尾大约20米处折为水平,留出一块面积不到500平方米的飞行甲板。虽然从基本外形上看,“秦”级与21世纪初的战舰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拥有明显的上层建筑,在尾部设置一块供直升机(垂直起降飞机)使用的飞行甲板,并且沿战舰的中线布置各种武器装备,只是采用核动力,所以没有烟囱,加上采用了保型设计的电子设备天线与武器弹药投射窗口,看不到比较明显的突出物。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秦”级是一种靠人力控制不可能稳定航行的战舰,因为该舰的重心在浮力(升力)中心的前面,即战舰在航行的时候肯定处于不稳定状态(停泊的时候,舰首将沉到海面下),所以只能依靠计算机控制,而且得不断调整航行姿态,才能稳定航行。
这一区别,让“秦”级从根本上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战舰。
要知道,在此之前,还没有哪种战舰敢采用不稳定结构。当然,这种不稳定结构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战舰的机动能力大大提高,特别是在高速航行时的转向能力,以往的任何战舰都别想与之匹敌。
由此可见,“秦”级是一种对机动性要求非常高的战舰。
这就是关键所在,对于一艘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大型战舰来说,有必要如此重视机动性能吗?
在此之前,就连驱逐舰都没有如此重视机动性。
原因很简单,海战中,配备了大口径电磁炮与远程巡航导弹的大型战舰,根本没有必要靠近敌人,也就只需要考虑敌人反舰导弹与远程弹药的威胁,而拦截系统对付反舰导弹的能力肯定比战舰的机动性更加可靠,也更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作为作战平台,不管是航母、还是巡洋舰与驱逐舰,都对航行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也就不能以牺牲稳定性的方式来提高机动性。
从这一设计看得出来,“秦”级是一种用来与敌人进行炮战的战舰。
要知道,只有密集的弹雨是拦截系统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对付不了的,而能够制造弹雨的也就只有战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
既然为炮战而生,就得拥有足够的舰炮。
在这艘排水量超过历史上吨位最大的战列舰的战舰上,总共有6门大口径电磁炮。虽然从绝对数量来看,还比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列舰,但是从战斗力上看,“秦”级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炮舰。
单从配备的电磁炮数量来说,“秦”级就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战舰(仅指按照军用标准建造的战斗舰艇,而不包括以民用标准建造的火力舰)。更重要的是,“秦”级装备的是专门为其开发的“重型电磁炮”。
根据共和国海军公布的信息,“秦”级的电磁炮有7种炮弹,主要配备3种炮弹,即900千克级的半穿甲弹、800千克级的高爆弹与850千克级的集束子母弹。无一例外,这3种常用炮弹都是半制导弹药,即只有弹道修正系统,没有末段制导系统。因为是螺旋电磁炮,所以“秦”级主炮的射程与弹药的种类没有太大关系(也可以采用增程弹药),而是由发射能量决定,即通过调整发射时的输出能量,赋予炮弹不同的炮口动能,从而使炮弹获得不同的弹道高度,由此决定基本射程。更重要的是,螺旋电磁炮是非接触型电磁炮,即炮弹不于加速轨道接触,所以“秦”级的主炮可以使用所有小口径炮弹,比如在海军的弹药库里堆积如山,且能够应付绝大部分对地支援任务的450千克级炮弹,甚至是加装了加速线圈的200千克级炮弹。
与巨大的口径相比,更加惊人的还是其惊人的射速。按照海军公布的数据,“秦”级主炮的最大射速达到了每分钟30发。虽然只能以该速度持续开火20秒,即以标准初速投射10枚900千克级炮弹,如果6门炮同时开火,也能在同一时间向目标投射60发炮弹,达到惊人的炮击密度。正常情况下,“秦”级主炮的射速为每分钟20发,并且能以这样的速度开火15分钟,或者以每分钟15发的速度开火60分钟。如果全部投射900千克级炮弹,相当于1艘“秦”级能在15分钟内投射1620吨炮弹,或者在1个小时内投射6480吨炮弹,而8艘“秦”级在1个小时内的炮弹投射量就超过了1支3航母战斗群内所有护航战舰上的所有电磁炮的投射量。
惊人投射能力的背后,还有更加惊人的射程。
虽然按照共和国海军公布的数据,“秦”级主炮的最大射程为1200千米,但是根据很多实战战例,这很有可能是“秦”级单独作战时的最大有效射程,也就是战舰上观瞄系统的最大测量距离。在得到支持与协助的情况下,“秦”级的主炮完全有能力将900千克级炮弹发射到1500千米,甚至1800千米之外。如果使用的是450千克级炮弹,最大射程甚至有可能超过2500千米。当然,实战中,“秦”级创下的最远交战记录是1650千米,而且是在使用450千克级炮弹时创造的。从实战情况分析,影响射程的不再是电磁炮的输出能量,而是非制导炮弹在超远射程时的精度。说得准确一点,如果不能命中目标,就算射程再远,也没有实际意义。
不管怎么说,哪怕是1200千米的有效射程,也足以让“秦”级成为制海主力舰了。
要知道,如果能够得到空中养护,即将敌人的战斗机阻挡在1000千米之外,让敌机无法使用反舰导弹发起攻击,“秦”级完全有能力用电磁炮打垮1200千米外的敌舰,甚至消灭敌人的航母战斗群。
事实上,“秦”级上最神秘的肯定不是其重型舰炮。
不管怎么说,这种专门为“秦”级开发的重型电磁炮是海军的专利,而且是海军大型舰船的专利,不但陆军用不了,连海军的中小型舰船也用不了。暂且不说这套电磁炮能不能拆解之后装到几十台车辆上,900千克级的炮弹也能成为陆军后勤补给的噩梦,再加上惊人的射速,更能让陆军对其敬而远之。要知道,陆军不但对900千克级炮弹无爱,甚至没有大规模使用450千克级炮弹。在99%的情况下,200千克级炮弹就能应付所有地面战斗,压根没有必要装备威力更大的电磁炮系统。
对一艘战舰来说,生存能力是与打击能力同等重要的战术指标。
前面已经提到过,很多人都认为“秦”级的很多特殊设计都是在为生存能力考虑。这也不假,毕竟任何一种大型战舰在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生存能力。问题是,“秦”级绝对不是很多人猜测的那种“配备了电磁炮的战列舰”,即没有厚重的装甲。从排水量上也看得出来,如果按照战列舰的标准,即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必须能够抵抗由自身主炮在正常交战距离内发射的穿甲弹的打击,那么“秦”级的排水量就不是65000吨了,即便采用最新式的高强度合金装甲,其标准排水量也会超过20万吨!
不能依靠装甲,就只能依靠主动防御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