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六十三章 张诚告老,锦衣当国,特别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外面有亲兵通传,如今都义身份又是不同,不过在王通宅邸大家也都是熟人了,没那么多虚礼客套。
说话间邹义已经走了进来,进来之后身边还跟着两个小宦官随从,都义郑重其事的说道:
“万岁爷有口谕,王通接旨。”
圣旨可大可小,却是让王通陪着张诚去天津卫的这件事,传完这个口谕,两名随从的小宦官就被打发了出去,三人落座,又是重新上茶倒水。
当年给虎威武馆上课的黄洋,就是年纪大了,宫中恩典,准许他出宫由自己的子侄接去养老,张诚这边面子更是足够,而且又是没犯错自己告退,万历皇帝少不得也开恩给了优厚。
“义父说在宫里京里呆了这么久,老了想去天津卫住几年,看看那边的新鲜事物,咱家本想写封信,后来琢磨,还是王兄弟你去和蔡楠那边说说,义父去那边,养老伺候的就是他来管了。”
王通注意到,邹义对张诚的称呼有了小小的变化,以往一般都是叫,“义父大人”或者“张公公”现在却变成了“义父”,地位变化,心态也是变化了。
闲谈几句之后,话题却是转了,说起今日在宫内看到的事情,邹义也是颇为感慨,张诚去万历皇帝那里辞别,所说的没有什么政事,也没说宫内的人事,却絮絮叨叨的让万历皇帝注意些琐碎细节。
比如说叮嘱万历皇帝一定要记得天冷的时候多穿衣,不要逞强染了风寒,天热的时候,不要贪图凉爽喝什么冰镇的果汁,伤肠胃等等等等,说万历皇帝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耐烦,听到后来却眼眶红了。
张诚在万历皇帝很小的时候就和冯保一起照顾伴驾,后来更是陪伴万历皇帝到现在,经历过许多的风雨,说是长辈和孩童也不为过,双方还是有真情在的,临别之极,也算是真情流露。
众人感叹了一番之后,又是说起今后的局面,都义有件事却是担,s:
“那田义原来是冯保的学生,冯保的徒子徒孙现在还是把持内廷各个衙门,这一上去,上下勾结,咱家这边就难做了。”
王通没说话,吕万才那边却笑着开口了:
“都公公不必担心,田义如果敢去上下勾结,那这位置也做不长远了,陛下让公公提督着东厂,不就是盯着他吗?”
邹义一愣,和三人交换了下眼神,都是一同笑出声来,王通还好,帮义和吕万才却都有些志得意满的意思,王通掌锦衣卫、邹义掌东厂,吕万才掌顺天府,这等局面的确是大好。
………………
护送张诚去天津卫,这个差事就算万历皇帝没有布置下来,王通也会亲自前往,毕竟天津卫是他经营起来的,过去安排也是理所应当。
张诚出皇城的时候,邹义、赵金亮以及内廷各个衙门的亲信徒众都来送行,一番惜别之后,张诚让他们回去,就在皇城大门外跪下,向着乾清宫的方向磕了几个头,起身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
王通心里也不是滋味,过去劝了几句,可一向是宰相气度的张诚却控制不住,眼丹一直流淌。
张诚没有从宫内拿出什么东西来,就是一个包袱几件衣服,很是萧索的模样,出宫之后,王通这边也都是预备好了,早就有四轮大马车备下,请张诚上了马车,王通领着亲卫们骑马随从。
出了京师,马三标却有些感慨,他跟王通的时间长,和宫内的宦官也有接触,知道的也比旁人多,所以格外感触:
“侯爷,当年这张公公多风光啊,看看现在,就是几件衣服一个包袱,这人啊!”
王通摇摇头,却是没说话,不过马三标有件事却是没说对,张诚身上或者包袱里肯定装着三江钱庄的银票,最少也在一百五十万两,不少银钱都是王通经手,他自然知道。
当然,比起在宫中和天下的权势地位,再多的银子都算不得什么,张诚心中萧索那是难免的。
“车内地方宽敞,王通进来吧,陪咱家说说话。”
离开通州之后,张诚就招呼王通进车厢去,进了车厢,王通发现,不到半月的时间,张诚苍老憔悴了很多,但也比从前轻松了很多i。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绿@色#小¥说&网--(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