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糊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4章 没有希望,1991从芯开始,三分糊涂,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毕竟,相对于纯粹的理科,工科更容易直接地改变这个世界。”
苏远山说着顿了顿“当然,也有比较容易赚钱的缘故。”
台下再次传来一阵会心的笑声。
“同学们,这样不好。我们不能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还会后世的人们说——过往几千年,zg没有为科学的进步带来任何贡献——你们应该有人听过这句话,甚至还可能会认同,对吧?”
“没关系,理解不同。就我个人而言,我们只是未能诞生出现代科学体系而已,而非没有留下半点的闪耀。”
“上午的时候,有位你们的同学采访我,问我大陆的基础学科现状,我用的词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其实我想说的是,这无关地域……因为我们说着同一种语言,用着同一种文字。”
苏远山很认真地斟酌着词语,尽量用不张扬但却一听便懂的用词来表达他对两岸同根同源的强调和宣扬。
“重视基础学科,重视纯粹的理论和前沿研究,重视独立和创新……这不是特定的对象的责任,而是我们所有学生和科研工作者们,教育机构乃至教育体系的共同责任。”
……
这一圈演讲下来,苏远山早已经摸清了学生的喜好——相比自己在上面高谈阔论,他们在台下“捧哏”,学生们其实更愿意和自己交互。
因此,他特意留够了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回答学生提问。
当第一个学生的纸条递上来时,苏远山还颇有些几分“紧张”——他倒不是怕问出让他难以回答的、涉及两便关系的问题,而是他很好奇,这边的学生,在面临如此“宝贵”的机会,会提出什么问题来。
但当他看清楚纸条上的文字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毕竟这是岛上最出名的大学的学生,除非目的性极强,否则还是不会提出敏感问题的。
但这位学生的问题也确实十分尖锐——他问的是,请问苏远山教授,作为石墨烯的发现者,而且还是因此而获得物理诺奖的学者,是如何看待目前越来越“水”的石墨烯掺杂试验风气的。
学生在最后还用引号引用了一句原话——“光是一个石墨烯,就让太多的学者有了水论文的工具。”
嗯,这个问题好回答。
把问题迅速念了一遍后,苏远山笑着望向正在站着等待回答的学生,看得出,这个眼镜厚得跟啤酒瓶一样的男生是个学物理的。
“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把石墨烯引入到材料领域,或者说想要把它真正利用起来,那么……对它的任何想法和试验,都是值得的。”
说着苏远山便是一笑“我们简单地拿爱迪生和电灯来举例爸——爱迪生当初改良电灯泡的时候,唯一的差别就是他尝试上千种材料的时候没有一种材料发一篇论文。”
苏远山耸了耸肩“同学,这个回答满意吗?”
随着这位同学把话题引入到物理领域,接下来几个问题都和物理和基础学科相关,这倒让苏远山很有些惊奇——难道这些同学都不关注大事的?
譬如,谁都知道,东亚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落地后,岛上将会越来越被“孤立”——别说它现在半导体产业土壤已经几乎没了。就算有,也绝对竞争不过“穷凶极恶”大陆——连霓国都甘拜下风呢。
看来这些学生还是呆在象牙塔里无忧无虑啊。
把纸条看完后,苏远山笑着望向台下“请下一位同学。”
“苏教授你好,我有个问题。”
第二排,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站了起来,因为距离的缘故,他说话苏远山完全能够听到。
苏远山点点头“嗯,请说。”
“我们都知道,你除了是一位物理学家之外,还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远芯更是一家奇迹般崛起的超级企业……那么请问,站在你的角度来看,岛内的半导体产业以及科技企业要怎么才能够振兴呢?而随着东亚自贸区的建立,又会对岛上的经济,以及两岸的关系造成什么影响呢?谢谢。”
随着学生抛出问题,苏远山也轻轻地呼了口气。
看来还是有人问啊。
也对,不可能所有人都那么“天真”对吧?
甚至苏远山还看到,随着学生的问题,前面一排学校的领导和教授们——特别之前介绍过的,经济类专业的教授,纷纷望向苏远山,目光同时充满了期待。
这个细节差点让苏远山以为男生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些经济学老师的支招呢。
但……
苏远山含笑看了一圈礼堂,最后视线在几位经济学教授身上扫过,心中不免升起了一丝感慨。
——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能够跳出自身的环境和地位,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来看待问题的。
就譬如,这些教授们之所以还充满期待,怕是有些希望苏远山能够给点希望——因为岛上没有希望,已经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特别是国内经济学家们的共同认识。
“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我不是经济学的专家,我只能凭借经验来总结一下,一家之言,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首先,第一个问题……其实应该‘先问会不会’,然后才是‘怎么才会’……那么,很遗憾,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依靠目前岛上的技术和市场力量来振兴——特别是半导体领域。”
“至于科技领域,我只能说,创新——但这是需要土壤的,很可惜,我也没有看到岛上有针对新兴科技企业,特别是i和互联网企业的政策和扶持。”
苏远山一边说着,一边很严肃地摇头“我无意针对什么,只是根据我所见到的和我所听到的来做出判断。”
“而且,科技发展除了需要土壤,同时它也是一个群集效应很重要的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到处都在搞科技园、软件园、开发区的原因。而群聚……自然是人越多越好。”
苏远山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divid="er_ip"><b></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