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糊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章:单片机,1991从芯开始,三分糊涂,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远山点头:“嗯,新架构,先从八位机开始。”
苏星河看着儿子的一脸坚毅,捏着下巴,思索良久后慢慢点头:“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不像X86已经形成垄断,也没有那么复杂,确实可以尝试。不过光靠我和你几个师兄可不行,要搞只能和系里成立联合课题组。”
“联合课题组没问题,只要你是组长,最大的成果就是你的。最主要的是,现在搞还来得及。”
现在单片机才进入国内不久,市场还处于群雄纷争的年代,远不是后世几乎Intel的8051家族一统8位单片机江湖的局面。
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国内的茫然——不知道该采用哪个架构来发展。因此别说本科生没资格学单片机,就连硕士博士都只能跟着导师研究自己导师掌握的架构,从而真正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领域。
譬如秦为民唐文杰他们就跟着苏星河学的Z80单片机。
51单片机之所以在以后独霸天下,一方面是Intel几乎放开了所有专利任由获得授权的厂商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它推出了详细的教材,占领了学校这个高地。以至于到了21世纪,国内各大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清一色都是51单片机的原理。
——说起来微软的发家也是如此,先占领学校阵地,再影响民间。
——好吧,远芯EDA也会用这种臭不要脸的方式。
一旦远芯联合电科大搞出了自主产权的单片机,只要性能不掉链子,那国内市场起码是稳了。
……
苏星河叹了口气:“单片机现在搞还来得及,但X86就难了。咱们理工科不像文科,一旦没有接触到前沿技术就真的很难追。现在西边的CPU搞得如火如荼,我们这边半点响动都没有……还扯什么授权——人家AMD也没授权不也几凿子就复刻出来了么?”
“你秦师兄马上就要毕业,前几天我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很犹豫。一方面想留在远芯,另一方面又想申请出国看看,我也不知道怎么给他建议了。”苏星河看着儿子,路灯下,儿子的脸庞虽然依旧稚嫩,但目光却成熟深邃得不像个年轻人。
苏远山笑了笑:“让秦师兄留在远芯跟着你搞单片机吧,等你评上博导之后,再让他跟着你读博。”
苏星河闻言,摇摇头笑了,他拍着儿子肩膀轻声道:“儿子,现在就你我两个,我就给你说实话。如果秦为民的追求是只需要一个博士头衔的话,我当然愿意带他。但如果秦为民想要在半导体行业、准确的说是集成电路设计这一块走得更远的话,你爹我啊……怕是要误人子弟。”
苏远山敬佩地看着父亲——一个能坦然承认自己学术水平还欠缺的教授,是真正值得尊敬的教授。
和苏星河两世父子,他再清楚不过自己老爹现在是什么水准——带硕士绰绰有余,带博士差点意思。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国内所有与半导体、计算机行业相关的教授、副教授所面临的尴尬。因为这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一旦没有上到车,再追就很难。要改变这种局面,还得等十几年,等到那些带着先进技术和理念的人才回国才行。而那时已经不是追不追得上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资格追的问题了。
“不,爸。”苏远山轻声道:“技术除了可以通过学习,也可以被钻研出来,以前没有条件和环境。现在你有了远芯,国家也在搞908工程,只要咱们能咬着死追西边那帮人,就算不能弯道超车,也能扯条裤衩下来。”
“如果你带着秦师兄他们搞出了自主架构的单片机,起码这条裤衩算扯下来、算追上了。追的过程的收获,就是我们的知识和财富。怎么算误人子弟?”
沉思良久,苏星河重重点头:“我听你的,明天我就给他打电话,就说我俩的意见都是让他留在远芯。”
秦为民现在还带着一个团队在江阴那边,负责进行与PCL进行模拟对接——他那里是EDA最后一道工序。相当于把设计好的版图交给自动化设备,最后由自动化设备完成流水线生产。
夜已深,苏星河起身准备回家,突然想起这小子还有个小组没说。
“对了,还有个小组干什么?谁负责?”
苏远山微微一笑:“由田耀明师兄负责,我帮他打下手,我们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出两片用寻呼机的解码芯片来。”
现在摩托罗拉正在联合浪潮搞解码芯片,国内的寻呼机编码选择的是国际无线寻呼一号标准码,这套编码地址容量大,发送消息无限制,最适合中文。但在目前这个汉字输出要还靠汉卡的年代,搞一块专注中文编码的芯片直接插在无线寻呼台上原地升级,无疑是最优秀的选择。
至于田耀明,则是电科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的博二学生,也是被“借”过来的。
三个团队,三条腿。
(求推荐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