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刺明,拉丁海十三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76章夜阑人静思辽东(上)

夜阑人静,张准的舱室,却还亮着火光。

李绩成舰队在渤海湾上快速的飞驰,从东海堡回去柳家堡港口。张准的心思,同样是在快速的运转。现在的他,丝毫没有睡意,仔细的翻阅着很多有广宁城战斗的资料。

东海堡的战斗,激荡起张准的很多想法,很多关于辽东的想法。作为后世人,张准对于辽东的理解,要比明朝人更加的深刻。明朝人眼里的辽东,只有今天辽宁省的一部分。张准眼里的辽东,却是包括今天的东北三省,甚至还有更遥远的黑土地。

有人说,是萨尔浒的裂变,导致了辽东的沉沦。有人说,是沈阳、辽阳的沉沦,导致了辽东的丢失。还有人说,是广宁城的失守,导致了辽东的彻底沦丧。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张准比较倾向于后一种。

如果广宁城现在还在明国的手上,辽东的局势,不可能糜烂至此。如果广宁城还在明国的手上,鞑子不可能两次越过长城南下,而且还将第三次越过长城南下。如果广宁城还在明国的手上,虎贲军刚才的东海堡战斗,也没有可能发生。因为,只要广宁城不丢,东海堡肯定会掌握在明军的手上的。

那么,广宁城是怎么丢失的?辽东的局势,为什么又会变得如此的恶劣?这一切,都要从尘封的历史开始说起了。

天启初年,努尔哈赤用闪电般的速度占领了辽阳,并将都城迁到了这里,开始了对辽东的统治。武力征服之后,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前题,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即对被征服地区实行强有力的统治。

但是,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要想对文化先进民族实行统治,是极其艰难的事情,这是一种融合:落后的处于征服者地位的民族在一定程度要吸纳处于被征服者地位的先进民族文化,被征服民族在高压下也不得不接受一些异族文化。换言之,就是建虏必须接受汉族的文化。

努尔哈赤进入辽阳不久,在建设政权上便提出了“参汉酌金”的主张,对中原政权的一些先进制度几乎是原样照搬,迅速实现跨跃式的发展,由一个落后民族很快跻身于先进民族的行列。而汉人也不得不在屠刀的威胁下执行剃发令。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种融合过程中无不充满血腥。五胡乱华时期就不必说了,辽、金、元等时期都是如此。一个新生政权取代旧政权往往是通过暴力完成的。在政权初创时期,新生政权总是要对旧的势力残余进行最后的围剿,即所谓的斩草除根,这是巩固政权的需要。

旧势力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必定要进行殊死反抗。也有一些旧政权死灰复燃的,但最终还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旧势力只能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比如近代史上的张勋复辟、康梁二人由维新派变成保皇派等等。

明王朝在辽阳毕竟经营了二百余年,正统思想在这里根深蒂固,要想让汉人接受异族的统治简直比登天还难。普通民众也许不大在意谁来统治,只要能让我们活下去就成。读书人则不然了,他们信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他们从骨子里鄙视梳着个大辫子的女真人。

努尔哈赤在辽阳遇到了汉人们强烈反抗。而这些反抗主要是由这些读书人挑起的。努尔哈对此进行了坚决镇压,着实是杀了不少读书人。现在的一些史学家们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他是晚年失政。那么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客观的来说,努尔哈赤一开始对汉人是十分优待的。甚至,不排除努尔哈赤在汉人读书人的面前,有点自卑的想法。就好像是现在的读书不好的孩子,在清华、北大学子的面前,可能会觉得自卑一样。你要说那时候的努尔哈赤,觉得自己可能会问鼎天下,那完全是扯淡。这样夸张的想法,就连皇太极都不敢有。

张准认为,努尔哈赤其实是羡慕读书人的。他一辈子都在深山老林里过日子,连数几匹马都不会,甚至连自己有几个女人都说不清楚,当然羡慕能吟诗作对的汉族才子了。可惜他不是姑娘,否则,嫁给汉族才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野猪皮的后代子孙,为什么都要拼命的学习汉族文化?那是自从祖宗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自卑思想在作怪!

汉人在大金国的地位虽然低下,还拖着一条难看得要死的猪尾巴,但经济上绝对比在明时好。正因为努尔哈赤的优抚,归顺的汉人们才能相对安心生产,后金的经济才得以迅速增长,从而为进军辽沈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即使是最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努尔哈赤不仅是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位政治家。他以方圆不到五里之地的赫图阿拉起兵,经三十年余年的奋斗成就了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走出大山的煌煌伟业,靠得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谋略。

史载努尔哈赤精通《三国演义》,他不会不懂得欲收其地必先收其心的道理。再者,他已经从优待汉人的政策上尝到了甜头,因此,进入辽南后,他继续坚定地推行这一既定方针。辽南最重要的金、复、海、盖等卫所归顺后,他像在抚顺一样,对归降的明朝官员一律就地使用,官复原职,用汉官管理汉民。如任命降将杨于渭守盖州,单尽忠守复州、刘爱塔守金州。

然而,正应了“此一时彼一时”的古话,在辽南,他的优抚政策不但没有见效,相反还遭到了汉人们的强烈抵抗。带头反抗或积极参加反抗的大都是读书人,在他们的鼓动下,受到满人的虐待或欺侮的民众,或偷袭,或下毒,或聚众山林,或集体逃亡,一时间反抗的火种四处焰烧。

努尔哈赤在安抚政策失败的情况下,转而大开杀戒。他将矛头主要对准了读书人,凡是不肯归顺的,发现一个杀一个,毫不留情。据史料记载,辽南的士子被努尔哈赤杀了一多半,其余的则隐姓埋名,潜伏了下来。纵观历史,这也许是一个政权从开创到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只不过是努尔哈赤的镇压是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而已。

好吧,你如果是一家公司的老板,麾下一大群清华、北大学子,而你自己却是出身草莽,连关电脑都是直接拔电源的。结果,下面的一群学子,想要反对你,鼓动员工起来造反。你说,你会怎么处理?当然是大开杀戒了……这番话有给野猪皮洗地的嫌疑。不过,当时的情形,的确是这样的。结果,当你把这些学子都清理干净以后,公司又安静了,又向前发展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努尔哈赤发动了对辽西的进攻。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进攻辽西?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巩固政权的需要。

残酷的镇压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起到些镇慑作用,但巩固政权绝不应仅仅靠屠刀,努尔哈赤要想在辽东立足,就必须要让辽南的汉人们杜绝复辟的幻想。但辽河以西仍是明朝的天下,河西的明政权对河东的汉民众是一个永远不尽的思念,许多汉人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地向河西逃跑,逃到他们心中的正统政权的怀抱。

努尔哈赤要想实现在辽东的永久统治,就必须斩断辽南汉人们对辽西明政权的眷念,这是努尔哈赤之所以要用兵广宁的重要原因之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釜底抽薪,先将你的家给抄了,让你无家可归。

其次,争取蒙古部落的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幻之盛唐

猫疲

尖刀之特种兵王

贵卿

超级空间

佛曰佛曰

男多女少真可怕

金大

来到了秦时明月

蛮蛮

缘起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梦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