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6章 血染午门,锦衣卫逞凶,刺明,拉丁海十三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726章血染午门,锦衣卫逞凶
黎明时候,崇祯照例起床很早,在乾清宫院中拜了天,回到暖阁中吃了一碗燕窝汤,便赶快乘辇上朝。这时天还没有大亮,曙色开始照射在巍峨宫殿的黄琉璃瓦上。一层层的光晕,将紫禁城笼罩起来,外表金碧辉煌的,十分的华丽。这让崇祯的精神,稍微振奋了一点,他认为今天是个不错的兆头。
今天是常朝,比每天“御门决事”的仪制隆重。早在五更之前,六只大象就已经由锦衣官,押着身穿彩衣的象奴,从宣武门内西城根的象房牵到,在午门前的御道两侧悠闲地走动着。水桶大小的象腿,重重的踏在地上,发出打鼓一样的响声。
午门上二通鼓响过之后,六只大象自动地走到午门的前边,站好自己位置,每一对左右相同,同锦衣旗校一起肃立不动。六头大象庞大的身躯,给人非常震撼而肃穆的感觉,无论是谁经过这里,都无法不看上一眼。这就是万人敬仰的天子的威仪所在。
三通鼓响过以后,午门的左右偏门掖门一齐打开了。中门是御道,平时是不开的。一队队的锦衣将军、校尉和旗手走进午门,在内金水桥南边,夹着御道,分两行整齐排列,肃立不动。校尉手执仪仗,旗手专执旗帜,锦衣将军则手持长戟。
要是仔细看的话,可能会发现,在这些锦衣校尉的腰间,还悬挂有腰刀。按照规格,任何人在紫禁城里面,都是不许携带武器的。这些锦衣校尉之所以携带弯刀,完全是因为前几天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让崇祯感觉不安,于是下令外围的锦衣校尉,可以携带武器,以策安全。
这个突发事件,乃是一群的老百姓,大部分是来自北直隶难民,他们在京城里面,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于是就想到来找皇帝。在他们的心目中,皇帝就是救世主,只要皇帝愿意,随时都可以拯救他们。他们找了几个文化人,写了一份奏章,阐述自己的苦楚,希望崇祯解救他们。
但是,崇祯对于这些老百姓,是从来都不屑一顾的。听说了情况以后,他连这些难民的奏章,都没有看一眼,就下令将这些“刁民”都全部驱逐出京。结果,执行法令的锦衣卫,和那些难民,发生了冲突,死了好些的难民。
后来锦衣卫担心事情闹大,引发京城里面的动乱,只好暂时将此事按下去。不过,此事已经激起很多难民的仇恨,来自各地的难民,都聚集在皇城的附近,人数有十几万之众。锦衣卫担心引发更大的动乱,于是要求在紫禁城加强警戒,崇祯皇帝自然是答应了。
在锦衣卫部署完毕以后,同时担任仪仗的一群太监从宫中出来,在丹墀下边排班站定。班尾是两对仗马,金鞍、金镫、黄丝辔头、赤金嚼环,整齐而肃穆。天家的威严,就是在这每一个细节中,一寸一寸的表现出来的。
尽管崇祯在上朝前总是乘辇,从不骑马,但是四匹漂亮而驯顺的御马,总是在三六九上朝前按时牵到伺候,成为仪仗的组成部分。另外四个太监拿紫檀木雕花马凳,以备皇帝上马时踏脚,站在仗马旁边。夹着丹陛左右,肃立着两行扈驾侍朝的锦衣将军,穿铁甲,佩弓、矢、刀、剑,戴红缨铁盔帽,这就是著名的“大汉将军”了。
又过片刻,午门上钟声响了。文武百官匆匆地从朝房中走出,从左右掖门人内。他们的队伍非常的齐整,而且非常的安静,没有谁敢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当最后一个官员进去以后,一对一对大象都把鼻子互相搭起来,不许再有人随便进去。
文武百官到了皇极门外,按照文东武西,再按照衙门和品级区别,排成两班,恭立在丹墀之上,等候皇帝陛下的到来。四个御史官分班面向北立,负责纠仪。他们的眼光,就好像是毒蛇一样,盯着周围的所有人。只要有人有任何出轨的动作,都会被他们毫不留情的记录在案,然后报告崇祯皇帝处理。
“皇上!”
“皇上!”
“我们要见皇上!”
当文武百官在五更入朝的时候,一千多北直隶土民由二十几位老人率领,来到长安右门外边。他们绝大部分是被战争毁掉家园的中小地主,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要求见皇帝的胆量的。但是,他们所代表的利益大大超出了他们所属的阶级,也反映了农民、中小商人和手工业主的利益。
如果说,当初张准在北直隶,使用手段拉拢了一批人,那么,眼前的这批人,就是不肯接受张准拉拢的。他们依然是忠于朝廷的,他们依然是相信朝廷的,他们依然是拥护崇祯皇帝的。他们选择了到京师来避难,而不是选择到山东去避难,这已经充分的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昨天上午,他们见到了皇上的御批,使他们大为失望。他们这一群老人当即又写了一封痛陈苦情的奏本,送往通政司。通政司因皇上已有旨叫他们“毋庸逗留”京城,且见奏本中有些话说得过于激切,不肯收下。他们不管如何恳求,都无用处。他们无奈,便趁着今天是常朝的日子,头顶奏本,试图“伏阙上书”。
古代的所谓阙就是宫门。拿明朝说,就是午门。耳熟能详的推出午门斩首,就是这个午门了。但如今老百姓向皇帝“伏阙上书”,不要说见不到午门,连承天门也无法走近。他们只能跪伏在长安右门以外,远远的看着宫城的方向,期盼皇帝可以有千里眼,顺风耳,听到他们的呼喊。
明代的文武官员多住西城,从长安右门人朝。百姓们都希望有哪位内阁辅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或哪位尚书、侍郎大人怜念小民,收下他们的奏本带进宫去,呈给皇上,谁知守门的锦衣官兵压根儿不许他们走近长安右门,用水火棍和刀、剑将他们赶散。一见大官来到,把他们赶得更远。
长安右门外有一座登闻鼓院,小厅三间向东,旁有一小楼悬鼓,有科、道官员在此轮流值日。按照明朝法律规定:百姓有冤,该管的衙门不替申理,通政司又不为转达,百姓一击登闻鼓,值日官员就得如实上报皇帝。但是今天,登闻鼓院附近站立的锦衣旗校特别多,一个个如狼似虎,打得百姓们不能走近。
这些可怜的百姓们见长安右门不行,就从棋盘街转过大明门,来到长安左门。在这里,他们遇到的情形一样。有些老人已经完全绝望,但有些老人仍不死心。他们率领大家避开中间的路,跪得离东长安门稍远一点,见从东城上朝的官员过尽,只好恳求守门的锦衣官员收下他们的奏本送进宫中。
锦衣官员当然不会干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一通的斥骂,然后将奏章接过来,全部撕碎。没办法,那些可怜的百姓,只好在地上长跪不起。他们想,就这样跪下去,迟早会有人怜悯他们,将他们“伏阙上书”的事上奏皇帝。只要皇帝知道了,他们一定会得到妥善的处理的。
他们跪得很乱,跪得很急。有人过于饥饿,几天都没有吃过饱饭了,跪不稳,倒了下去,软绵绵的躺在地上。有人身体虚弱得很,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仿佛随时都会昏厥过去。还有的人跪在地上,嘴巴里念念有词,谁也听不到他是在唠叨什么。
在紫禁城内,文武百官排班站定以后,有一个太监走出皇极门,手中拿一把黄丝静鞭,鞭身一丈三尺,梢长三尺,阔有三寸,用蜡渍过,安着一尺长的朱漆木柄,上刻龙头,涂以金漆。他走至丹墀一角站定,挥起静鞭在空中盘旋几下,用力一抽。鞭声清脆,响彻云霄。连着挥响三次,太监收起静鞭,走下丹墀站定。于是,午门内寂静无声,仪仗森森,气象肃穆。
过了片刻,内官传呼“驾到!”崇祯头戴翼善冠,身穿圆领绣龙黄罗袍,面带忧容,在一大群服饰华美的太监们的簇拥中乘辇出来。由翰林、中书、科、道各四人组成的导驾官员,从皇极门导驾而出,步步后退,将龙辇导向御座。文武百官躬身低头,不敢仰视。
崇祯下了辇,升入御座。这御座在当时俗称金台。在他的面前是一张有黄缎绣龙围嶂的御案。离御案三尺远有一道朱漆小栏杆,以防某一个官员正跪在地上奏事时突然扑近御座行刺。
当崇须坐下以后,有三个太监,一人擎着黄缎伞盖,两人擎着两把黄罗扇,从东西两边陛下上来,站在崇祯背后。他们将黄伞盖擎在御座上边,那两把黄罗扇交叉着擎在他的身后,警惕地保卫着他的安全。如果看见哪一个臣工在御案前奏事时妄想行刺,两个执黄罗扇的太监只须手一动,一道铁线圈会自动落下,从扇柄上露出利刃。
原来还有九个锦衣力士手执五把伞盖和四把团扇,立在御座背后和左右。后来因为皇帝对锦衣力士也不放心,叫他们都立在丹陛下边。在“金台”背后和左右侍立的,如今只有最亲信的各种执事太监了。以打倒魏阉起家的崇祯皇帝,现在对太监的信任,还在昔日的哥哥天启皇帝之上,真是莫大的讽刺。
等崇祯整理完毕自己的衣裳,仪表堂堂、声音洪亮的鸿肿寺官便高唱一声:“人班行礼!”随即文武百官面向金台,依照鸿胪寺官的唱赞,有节奏地行了一拜三叩头的常朝礼,然后分班侍立。
一位纠仪御史跪下奏道:“今有户部主事张志发,平身起立时将笏落地,事属失仪,合当拿问。请旨!”
崇祯因昨夜几乎通宵未眠,精神疲倦,只低声说了一两句话,群臣都未听清。一位容貌丰秀、身穿圆领红罗朝服,蓝色鹦鹉补子,腰束镶金带,专管上朝传宣的随堂太监,从御座旁向前走出几步,像女人的声音一般,朗朗传旨:“皇上口谕:姑念他事出无心,不必拿问;着即罚俸三月,以示薄惩。谢恩!”
不知道为什么,崇祯手足浮动,似乎十分焦急,心不在焉地看见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老臣从班中踉跄走出,匍匐跪下,颤声奏道:“微臣朝班失仪,罪该万死。蒙陛下天恩浩荡,不加严罚,使微臣生死难报,敬谨叩谢皇恩!”然后他流着泪,颤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人,自然就是那个倒霉的户部主事了。其实,以他的年纪,这么一本正经的行礼,的确是有点难为他了。在体力不济的情况下,手板落在地上,是完全可以原谅的。然而,他最终还是遭受了三个月的罚俸。要是在别的时候,罚俸没什么大不了的,户部主事捞钱的办法多的是,可是现在……难啊!
漕运被切断了,江南的钱粮无法运送过来,京城里面的粮食,已经非常的紧张。物资紧缺,自然导致物价飞涨。昨天的物价,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三四十斤的粮食了。这几乎等于一石粮食需要四两甚至是五两的银子了。而在以前的丰年,一石粮食,不过是五钱银子而已。现在的粮食价格,足足是以前的十倍啊!这不能不令人不寒而栗。
兵部郎中史可法也在人群里面,看到这个可怜的老头,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就被罚俸三个月,情不自禁的微微叹息一声。以前,在国运没有那么暗淡的时候,崇祯皇帝对于这样的小事,是根本不屑一顾的,挥挥手就过去了。然而,今天却罚俸三个月。
这算什么呢?算是通过这样的小事,展示皇权至高无上的存在吗?随着国运的暗淡,崇祯皇帝在某些小节上,是越来越斤斤计较了。对于一个大国的皇帝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国家大事无能为力,专门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下功夫,这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吗?
崇祯当然不会知道史可法内心的感慨,他仍然有点心不在焉的,脸上除原来的忧郁神色外,没有别的表情。当张志发谢恩站起来的时候,崇祯的眼光正在向左边文臣班中扫去,好像是要在人群里发现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