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94章 亲临辽东,汉风1276,猫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494章亲临辽东
大汉七年九月,大汉帝国空前辽阔的疆域上,从南到北呈现着不同的景色:从息辣南洋总督府,到琼州之间的万里海疆,烈日于天空中散发着炽烈的光和热,正午时分把生鸡蛋埋进阳光直射的沙滩上,只须几分钟就能吃上热腾腾的石滚蛋;
琉球、闽广沿海,山间野花烂漫,地头硕果累累,泉州的刺桐枝繁叶茂,温柔的海风抚慰着远来的游子、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水手的心灵,山水明媚得恍如阳春三月;
临安、开封,树叶渐渐枯黄,打着卷儿,在略带凉意的秋风中悠悠飘落,自打“东晋楼船下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之后,经历过无数次水路大战的焦山、金山江段,又是一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萧索秋意;
辽东之地,则早已迎来了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定远堡地处辽东半岛和渤海湾交界之处,太平洋暖流和西伯利亚寒流在此交锋,暖湿的海洋气候节节败退,干冷的内陆空气逐渐占据了上风,两种气流交汇的对流层,云卷云舒变幻无方,一会儿彤云密布,一会儿艳阳高照。
辽东的蒙古牧民们,逐步减少了外出,马儿不再疯跑,关起来养膘,该收割的干草收集起来,码成垛,该准备的蜂窝煤堆在了毡房外,计算草料能养活的牛羊,把多余的卖给汉商,换回汉地出产的白米、面粉和茶叶,若是富裕一点的牧民家庭,还会多多少少囤上几箱罐头,香甜的黄桃、红艳艳的樱桃、脆生生的梨子,冬天生上蜂窝煤炉子,烫上一壶汉地来的烧锅酒,吃几口烤羊肉,腻了就开个水果罐头,那才是美到家呢!
汉商则抓紧了时间工作,冬季来临前,是生意最好的一段日子。呢绒大衣、鸭绒服、厚棉被这些御寒之物迅速走俏,因为要制作过冬食用的腌肉,南洋香料、高度白酒和海盐也销路大增。
黑脸膛、红脸蛋的牧民,卖了牛羊得到一札札的大汉金钞,出手比商人在南方的同族们大方得多――习惯了今朝有酒今朝醉,辽东部族似乎没有存钱的习惯,不把手里的小纸片换成实实在在的粮食、布匹和美酒,牧民们决不离开定远堡外的集市。
当然,汉商们不掏空牧民口袋里最后一枚铜板,也绝不愿意放他们离开,不少汉商通过帝国邮政系统,向老家发回了信息:钱多、人傻、速来!
市面上空前的繁荣,人人抓紧在大雪封路之前完成交易,每天一拨拨的牧民赶着勒勒车满载着牛羊肉、北方盐湖的硝石来到这里,又满载着粮食布匹蜂窝煤离开,商人们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无论汉商还是蒙古牧民,都抓紧做着手头工作,平静的等待着第一场雪。
但注定辽东的这个冬天不平静。
市场空前繁荣的日子持续了不久,天空中就飘飘荡荡的落下了大汉七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楚风也乘着二路汽车,不,海上君王号巡洋舰抵达了定远堡。
严寒的辽东,随时有可能大雪封路,只要第一片雪花落地,就没人再敢随意乱走,定远堡外的集市三天前还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此时却已空无一人:牧民回到了部族,钻进毡房拥着鸭绒服烤着蜂窝煤炉;汉商们有的带着全年赚得的利润,乘船回到温暖的南方,预备腊月里和家人好好团聚,留守此地的则把自己裹得厚厚的,关闭店铺躲进了室内,炭火把炕烧得热热的,人就像猫儿一样煨着。
见此情景,北洋总督刘喜脸上就有些挂不住,悻悻的道:“陛下,辽东便是这般,一到冬天就没人出门,市场上鬼影子都没得一个,前些天世面还是非常繁荣的,整个九月份,定远堡光商税就收了三百多万元。”
楚风点点头,目前大汉金钞的币值呢,大约相当于他生活那个时代货币的十倍,商税收了三百万,反推贸易额已达到了三千万,折合后世的三亿,而辽东贸易才开展四年啊!
“相当不错,辽东的贸易有很强的季节性,我知道。”楚风微笑着拍了拍刘喜的肩膀。
威震高丽、口木的北洋总督,就满脸感激涕零,心头暖流涌动,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半晌之后才道:“皇上天恩高厚,臣本布衣寒鄙,蒙陛下简拔于市井之中、得以身荷重任,皇上知遇之恩、简拔之德,臣虽结草衔环不能报之万一!”
听了这道酸到了极点的马屁,乌仁图娅抱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笑得直打跌,“刘喜大人呐,记得三年前您到辽东的时候,还是个目不识丁的粗人,识得的汉子比咱帐下的老牧民也不多几个,谁知道你装斯文,倒好像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酸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