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7章 真是宣德炉?,拣宝,烛,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炉和大钟也差不多的。”俞飞白嘴硬道。

“果然,问你也是白瞎。”唐清华切的一声,回头请教道:“钱老,您说说看,大炉子是怎么铸成的。”

“这个不好说。”

此时,钱老专注的观察炉子,听到询问之声,几秒钟之后才反应过来,温和笑道:“中国有三大传统铸造工艺,分别是泥范法、铁范法和失蜡法。永乐大钟就是采用泥范法铸成,至于这个大炉,就需要仔细研究才知道答案了。”

“不过,一般情况下,比较小型的炉子,就是用失蜡法制作的。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宣德年代制造的那批宣德炉,就是用黄蜡作模坯,经过装浇口、上料、煮蜡、烘烤模、浇铸打磨等几十道工序,才最终成型。”

钱老娓娓而谈道:“期间,精炼十二遍是基础,还要在炉子成型的时候,浸泡在特制的水银之中。泡了几十天,等到水银渗入铜骨,才取出来再进行烧炼和烤炼。就是经过了这道水银浸泡的工序,炉体才会呈现艳丽明亮的彩光和宝色。”

“之后,就是渗入赤金了。在烧炼的过程中,把提纯后的金粉洒在炉体表面,然后在高温的灼烧下,金粉慢慢的渗透炉中,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呈现绚丽的色泽效果。”

说到这里,钱老也有几分惊叹:“就是经过这些特殊的工序处理,最终成型的宣德炉,才会宝光四射。尽管经过一段时间,宝光会收敛起来,但是把玩一段时间,就会重新露出耀眼的夺目奇光,美不胜收。”

“举世公认,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能从黯淡中发奇光。而且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熠熠生辉。”在说这话的时候,钱老目不暇接的打量眼前的大炉,眼睛散发出阵阵惊喜涟漪异彩。

“钱老……您的意思是?这个,真是宣德炉?”俞飞白不敢相信道:“这么大的一个……不太可能吧。”

“为什么不可能?”钱老微笑道:“当年,宣德皇帝下令铸造一批香炉,有人说铸造了三五千多个,也有人说是一万多个。这些香炉,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及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香火旺盛的庙宇。”

“当年,道衍和尚曾经在庆寿寺居住长达二十年之久,甚至是在寺中圆寂的。由于他的原因,这个寺院的香火十分旺盛,也是京城名寺之一,自然也有被赐予香炉的资格。所以说,这个大炉的来历,也不用质疑。至于炉子的规格……”

钱老轻轻摇头道:“飞白,谁告诉你,宣德炉只能精致小巧,不能这样高大的?”

“流传下来的真炉规格,还有史料的研究……”俞飞白才想解释,却让钱老打断了。

“飞白,你就是被史料研究蒙蔽了眼睛。”

钱老微叹笑道:“要知道宣德炉烧造出来之后,注定是宫廷御用物品,只有小部分流入到民间。不过,流入民间的东西都在高官权贵手里,普通的文人百姓,根本无缘一见,怎么可能知道其中的详情,也谈不上研究了。”

“再之后,就是到了明末崇祯时期,大明王朝内优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就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钱老苦笑道:“这种情况下,不管宣德炉是一万多件,还是三五千件,估计也存留不了多少。哪怕说,明宫廷留下了一部分真炉,可是经过了李自成攻入京城、满清铁骑入关的事件之后,这部分真炉恐怕也荡然无存了吧。”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康雍乾年间,宣德炉仿品大量涌现的原因。主要是真品都没有了,只能铸造一些仿制品聊以**。”

钱老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大家都不能肯定宣德炉有没有这种形制的大炉。可能还有更大型号的,但是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一些小号的真炉在动乱中得以幸免。所以说,世人就以这些小号的炉子为蓝本制作仿品,久而久之,就让大家觉得宣德炉没有大炉了。”

“呃,也不是没有可能……”俞飞白动摇了。

“飞白,你不要考虑什么型号。”

这个时候,钱老微笑道:“如果这是宣德炉,你会怎么鉴别真伪?”

“看铸造工艺、铜质、款识、色皮……”俞飞白列举起来,然后不好意思道:“当然,我知道这样看,至于看得准不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没人笑话他,因为其他人也拿捏不准。真品宣德炉是个迷,至今为止,世上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器可供参考比对。哪怕可以确定这个大炉就是宣德年间制作的,也未必就是大家认定中的宣德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K线剑神

天凉好个秋哇

末日重生之靓妹断后我先走

独留书

此剑之势

我还在一直等待

我是永生人

萝卜军团

战神施正俊

施正俊

重生离婚当天,我成了宠妻奶爸

装甲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