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舍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不是想打你,丁文东的飞扬人生,司农舍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场大雪之后,村里发布通知,各村组织村民在田野路边指定位置,挖出一米六深度的小坑,说是埋电线杆用。
这个消息对于村民来说,就是喜讯啊!咱这穷乡僻壤里,夜里终于也能见到光明了!他们发挥出极大的热情,凿开覆盖着积雪的麦地,挖出一排排很标准的深坑。
王志峰罗红旗周大旺几个都开车出差去市里县里,拉回来大量电线杆、横担电料。
周大旺和姚二凤的婚期定在腊八,还有十多天的准备时间。两人在秋收时钻了玉米林子,姚二凤就怀孕了,这事儿眼看露陷了,不办不行。
丁文东在西林场不出门,鼓捣钢筋棚里的那些机床。
这个时代的国货质量还是有保证的,附带操作手册,故障排除之类的技术资料很齐全,因为这也属于相对高端精密商品,有的还附赠了录像带。
其他人不知道老板要玩什么名堂,各自依旧制作些原有的产品配件,这里就整天制造刺刺拉拉的噪声污染,闪烁着刺目的焊花污染。
本书首发:塔读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农机配件厂里现在三十二个人,经过考核测评,茅西也就是金乔西是主管,李凤绪和刘建中两个是正副领班。新招来的还有两个往年的毕业生,小伙子很喜俏勤快,别人下班休息了,他俩还围着丁文东转,递工具,帮忙按要求切割焊接打磨,问这问那的,问了名字,两人都比自己大些,一个已经结婚了的叫胡廷水,一个还没谈好对象的,叫刘进峰。
再加上一个经常过来帮忙的高君义,这三个人也很有培养前途。
几人看着丁文东操作这个那个车床,把需要的零部件切削出来,严丝合缝的组装成出需要的效果,两个人就做记录。
丁文东和他们闲谈,就说:“动手能力满足以后,创新不是一句空话,你随便做个产品,市面上又没有,只要人们需要离不开,那就是对的。做成什么样,创造者说了算。当然了,还要考虑升级空间,如果别人想改动都绕不开你的设计,那你的设计就是标准,别人就得遵从,这就是行业标准,或者说是实用专利。”
“老板这是要做什么?”
“产品不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自己使用,推广给别人使用,价格和价值一致了,咱就能赚钱,这就是创新。比方说,同样名叫播种机,根据实际用途,就分为很多种,咱们的玉米精播机,就有几大优势,第一是种肥一体,动力机小了,就带不动,这个可以小型化来解决。第二,行距是固定的,株距可调,精准点播,优点是播深一致,出苗均匀,不像他们撒播的,有的长七八叶了,有的才出苗,这样更利于管理,起码成熟一致。”
“但村民现在连小四轮都买不起,怎么推广它?我做的这个是手摇式面条机,因为零部件有通用性,这样的齿轮就需要很多。还有这个轧辊,就不能全部使用钢材,为了降低成本,为更多家庭减轻负担,这个铁皮筒里面就要装沙。你们看着吧!明天下午样品我就会做出来。”
如果是简单的手摇机械式面条机,丁文东不会下这么大功夫,他主要是自己组装了一个一百瓦的小电机,这种电机,机电公司那边没有卖的,同款产品里,要么是功率更小的电风扇上的那种四十五瓦,要么就是二三百瓦以上的,而且形状尺寸也不合要求。
他弄得整天身上满是污迹,自己绘制图纸,还制作出几个样品,拍照洗印,然后装起来,放到切诺基后座上。
丰乐林场制作出家用小型面条机,样品摆到街上家具店那边展示,许多人来围观,二凤和刘进峰来演示操作,轧出二十厘米宽的面片,可以更换刀具,切出二十根宽面条或者三十六根中宽、四十六根挂面,一家五口人,一大碗面,挤压三遍之后就切面,全程五分钟多点。
塔读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网站
大家关注的是价格问题,刘进峰就说:“这是我们的老板亲自设计亲手切削焊接打磨的第一台样品,这台是不卖的,价格嘛!咱们这个小厂,年后就开始批量制作,因为成本涨价,这个也相应高点,产品质量十六公斤半!零售价一百六,现在接受订货,订货的享受批发价,批发价是每台一百二十五块,年后五一开始供货。咱这个主要是对商户批发,因为工厂就在咱镇上,所以本地村民,购买一台,也按批发价订货。需要的朋友,预交一百块钱,明年五一是来带回家,补交二十五块钱就行了。没有预订的也没关系,也就多花三十五块钱。”
三十二个工人就有活干了,抽出十六个人来做这个零部件,其他人继续制作农具。胡廷水来做这个面条机线长,拿着图纸尺寸标准检查合格品。
这个利润就比较高了。钢材有碎屑损耗,按两块钱一斤计算,就是三十多块。支架原本想用铸铁,又嫌麻烦,直接切割焊接,冲床冲压出六个轴承座,然后就是制作配套刀具有些费劲,需要回火淬火,配制淬火溶液,加点硬度,这就是全部成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虽说市场上还没见到同款产品,丁文东甚至连申请专利的想法都没有。
另一个样品是自吸泵和微小型潜水泵,这个需要找合作厂家,由他们来制作或者合作生产。
这方面的事儿丁文东曾经有过,自己提供设计图纸,去浙江沿海找人生产代加工,他们那边的家庭工厂很厉害,而且成本更低。
周大旺的婚礼如期举办,魏老六开着切诺基,从周家过来来接新娘子回家拜堂,姚二凤在婆家住到三天回门,然后就住在东大院的房子里不走了,那里也是她的新房。
但他俩都不常在家住,姚二凤肩负着服装厂的伙房管理,农村人没有婚嫁观念,也没有蜜月的说法,休假三天就去上班,周大旺也跟着住在街上,负责家具销售。
丁文东和阿绣两个带着孩子,里外双方都得随礼,姚大舅这层关系就不说了,两个员工都是最初过来跟着帮忙的,一直很敬业,这份情谊就得表示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